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逸对《离骚》首六句之注,颇多讹误。“皇考”非言父,亦非言曾祖,乃言受氏之祖;“伯庸”即是,此伯庸乃楚武王之长子句王庸。“降”非言屈原出生,乃屈原自言降神;所以选“庚寅”,是因重黎此日被帝高辛所诛而成神。“度”非言时节,亦非言器度,乃回、次之意;“肇”乃“兆”之假借  相似文献   

2.
自东汉王逸以来,学界对<离骚>乱辞的解释存在颇多争议和疏漏,譬如彭成为何许人,为一或为二,彭咸水死说的证据何在,释彭成之所居为水死的合理性又何在?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楚辞>文本和当时语用实例,提出:彭成本为二人,彭咸水死说系汉人因屈原水死逆推所得,<离骚>中的彭咸是诗人对他所请教的巫师的借代称呼.居是安顿之意,从彭成之所居即听从巫师的指点,所居的内容则是远逝,这在<离骚>文本中皆有落实.因而<离骚>乱辞只是对前文的总结:前二句对应诗歌的前半篇,痛陈国无人莫我知的苦闷;后二句对应诗歌的后半篇,叙述彭咸等巫师的指点以及诗人如何听从他(们)的安排.  相似文献   

3.
《离骚》比兴手法在《诗经》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突出表现在:比兴形象由具体向抽象的变化;比兴由单一性向联系性发展;比兴范围更侧重于向政治宗教领域扩展;《离骚》比兴手法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企慕情境这一诗学主张是由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它不仅仅表现男女之间爱慕之情,也常常用来表现人们对生活中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用这一诗学观点来反观屈原,我们就会发现,在《离骚》中表现出的企慕情境就是诗人对美政理想的热烈追求以及求而不得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5.
“企慕情境”这一诗学主张是由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它不仅仅表现男女之间爱慕之情,也常常用来表现人们对生活中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用这一诗学观点来反观屈原,我们就会发现,在《离骚》中表现出的企慕情境就是诗人对美政理想的热烈追求以及求而不得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6.
自《楚辞》产生以来,历代学者对其风格有过许多表述。对《楚辞》风格的种种表述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以司马迁、班固和王逸为代表的汉代学者对《离骚》的总体风格的论述。司马迁以"兼"确认《离骚》的总体风格。班固以"弘博丽雅"定位《离骚》的总体风格。王逸以"博远"概括《离骚》的总体风格。以世界诗学为参照系对这些学说进行辨析,有助于我们认识《离骚》的总体风格,也有助于认识《楚辞》和整个诗骚传统,从而推动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离骚》的题义,迄今近20种解释均不确切;其确切意义应为“离开(楚语所说的)骚的人”,即“离开淫荡、躁臭、偏蹇的人——楚怀王君臣”。  相似文献   

8.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离骚》是他的代表作。《离骚》表现出了屈原的爱国深情和崇高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离骚》和《俄秋甫斯王》具有适合悲剧本质界定的许多共同特点,但《离骚》属于别一类型的悲剧作品,它采用了楚国巫风的戏剧形式展示了深刻的悲剧内涵,具有一般抒情诗所没有的浓烈的戏剧因素。  相似文献   

10.
洪兴祖《楚辞补注》所载《离骚序》作者再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今传班固评价屈原之语前后抵牾原因的探求,学界多有论述,或以为乃评价标准不同之故.然宋人晁补之已疑"露才扬己"说或为贾逵语.从洪兴祖<楚辞补注>中洪氏的一条校语出发,对比分析今传班固所作的两篇<离骚序>和<离骚赞序>,又以刘勰<辨骚>所引<离骚序>文字与现今所传<离骚序>文字上的差异,结合班固评屈的其他文献材料和贾逵的学术偏好与创作经历,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世传所谓班田<离骚序>中"露才扬己"一说当为贾逵语.  相似文献   

11.
《论语·先进》第一章即“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历来对其解释众多,其阐释的多样化备受关注。根据对于“野人”和“君子”的理解不同,主要存在着两种解读倾向:一种是从文质说方面解读,一种是从在位说方面解读。本文对前人的解释进行了总结介绍,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分析,提出了新的观点,即认为本章应当理解为“礼乐修行好的弟子,现在在野,没有入仕;而礼乐修行的不是太好的弟子,却成为了在位者。如果让我选用人才,我选择礼乐修行较好的弟子”。  相似文献   

12.
“道经”首篇是《老子》全书之总纲,当从“以老证老”、考虑语境、整体把握这三原则出发来考察,方能正确地阐释本章之旨。其中“道”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形而上的“非常之道”,而“无”和“有”则是老子分别对远古蛮荒与近古物质两个时代的称呼。  相似文献   

13.
<离骚>的结构模式并非单一,而是按照特定的文学惯例与代码,组合成各自不同而又相互依存的书写模式.<离骚>有序乱、对话、行动、回抱四种结构模式.<离骚>除序、乱外,其主体部分即围绕不吾知的主题进行了两次对话,两次行动.每次对话后各采取一次行动,两次行动目的皆为求女.如果说对话是屈原身陷精神困境的真实写照,那么行动则是他摆脱现实困境的真实记录.如果说对话是屈原宣泄情感的途径,那么行动则是他实现理想的尝试.求女也就是求知音,具体而言,就包括上求贤君和下求贤臣两方面的内容.<离骚>这四种不同的结构模式一方面是屈原自觉借鉴和吸收巫歌形式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他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而精心构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文献习见中的“隐括”、“隐揉”、“隐审”、“隐实”、“隐核”、“隐度”之“隐”都当读为“櫽”,因此,将《论语·子路》篇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读为“父为子櫽,子为父櫽”,训为“父亲要替儿子矫正错误,儿子也要替父亲矫正错误”,是完全可能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并非血缘至上主义者,社会公德与父子私情有违时,他们主张的是“不成人之恶”、“从义不从父”。因此,“其父攘羊”,孔子是不会主张子为父隐匿的。从上博简《內礼》篇的文义看,“而任不可”与子女为父母隐瞒错误并没有什么关系。至于将简文“任不可”补入《论语》“子为父隐”章中,说儿子不但要“替父亲隐瞒”,而且要“自己承担责任,承认是自己顺手牵羊”,这就违反了孔子做人的基本原则——诚信。  相似文献   

15.
韩国良 《南都学坛》2001,21(5):64-66
《老子》首章总共有五句 ,句句都被人作了歪曲的解释。纠正此章的讹误 ,对研究《老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论语》一书最早最真实地记录了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构筑起原始儒学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思想框架,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伦理、道德、哲学、政治智慧。它以"学而"开其篇,首章即提纲挈领式地概括了孔子一生进德修业之大端,囊括了终身学习、坚守道义的执着精神,对智、仁、勇三种君子之德的修炼及其境界的诉求。  相似文献   

17.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道德经>作为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中永恒不灭的经典,模糊美享悦了一代代读者.文学翻译中,精确性是相对的,模糊性是绝对的、普遍存在的.要将原文的美感真实地传递给译文读者,除了准确解读文本外,更要拥有模糊视野,运用模糊法则,视具体情况灵活变通.本文以<道德经>中"道"和"无"为例,阐释模糊法则在实际翻译中的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将变得越来越难以计算,甚至无法计算,由此,必须对传统的与商品价值相关的一些经济范畴进行新的审视。其中,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应表述为“价格尺度”职能。再有,由于无法论证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和全社会范围来看商品的总价格等于总价值,由此,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要求应表述为“等价格交换”。实际上,商品的交换价值才是商品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帛本《老子》"道可道"章虽是目前可见的本章最早文本,但以帛本为"道可道"章断句方式的唯一依据仍过于武断,也并不能排除帛本来自某一《老子》传本的可能。帛本、河上公《注》、王弼《注》关于"道可道"章的断句方式的确有着难以克服的阐释疑难,《老子》"道可道"章在"名""欲"前断句仍有很大的合理性。通行本《老子》首章的核心问题是"道"与名言的关系问题。通过对"无"和"有"这两个名相的互斥和双显,首章实现了对"道"之存在样态的描述,从而使处于名言世界中的人对"无名"之"道"的领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在现行法律解释体制下,行政解释、检察解释都具有溢出效力,因而行政机关、检察机关行使法律解释权易导致其权力的闭合运行,破坏法制统一,违背法治原则,不利于人权保障,且其存在已于法无据,所以应取消。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法律解释权符合人大制度逻辑要求,且其法律解释就解释场景来说也是应用解释而非立法,所以应当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为主体重构法律解释体制,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法律解释的监督者,法律解释权主要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