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马藏人全族共一万余人,分散居住在川甘交界处的四川省平武县、南坪县和甘肃省文县。其中,平武县白马乡和文县铁楼乡是最大的聚居区。 直到本世纪中期,白马藏人还保留着氏族公社的残余,没有统一的社会组织,没有明显的等级制度,头人按照习惯法负责调解民事纠纷。森林、草场、荒地归公共所有,一个宗族有共同的磨房、墓地和祭祀活动。生产上实行“伙耕”制度,每年耕种季节集中全寨劳力和耕牛依次将全寨土地耕完。婚姻方面,有早婚习俗,婚前社交自由,婚后  相似文献   

2.
高梧 《天府新论》2020,(3):封二-封三
“跳曹盖”是流行于白马人聚居区的祈福辟邪驱鬼仪式的一部分。曹盖是白马语,意为面具,跳曹盖意即戴着面具跳舞。“跳曹盖”于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平武县三个白马藏人村寨的田野调查,运用民族志的方法,展示出这样的一幅画卷。生活于藏彝走廊边缘的白马藏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计模式和文化内涵。对于这个群体来说,葬礼等情境中的礼物赠予和互助行为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人们遵照传统习惯,以食物作为最主要的礼物赠送他人,以彰显空间和物质的行为分类来区分社会性别等,不仅仅展现出人们之间深厚的情感,更加投射出白马藏人文化的深层涵义。笔者试图从生存需要和文化逻辑双重角度出发,诠释葬礼情境中白马藏人在食物、空间等方面的禁忌与隐喻,从而解读葬礼中的礼物、猪肉与羊肉的对立、村落与墓地的对立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四川省绵阳地区平武县白马乡祥述家、色如加、扒昔加三个白马村寨为例,通过白马藏族不同历史时期谋生方式对白马社会影响的调查分析,探讨了现阶段白马藏族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文信息》2008,(4):84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竣自治州德钦和维西县境内,属横断山脉。群峰连绵,白雪皑皑,远眺终年积雪的主峰。犹如一匹奔驰的白马,因而得名“白马雪山”。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本区经受了多次构造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云南契丹青牛白马图与古契丹八部考辨杨毓骧一、青牛白马图解说“青牛白马”是古代北方民族契丹人对其祖先溯源的一个神奇而有趣的传说。在《辽史》卷32《营卫志》中就有一段记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白马盂山浮土河而来,有天女驾青牛由平地松林,泛黄河而下,至木叶...  相似文献   

7.
背景资料 报恩寺坐落在平武县城的东北角,始建于1440年,1460年全部竣工费时20年。 报恩寺是一座仿北京紫禁城建筑的寺院,修建这座“皇宫”的主人,是昔日龙州(今平武县)宣抚司土官王玺父子。  相似文献   

8.
婚姻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生活在汉藏文化交融地带的白马藏人传统婚姻制度以“族内婚”为主,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族际婚”。这种婚姻制度从“划分边界”向“跨越边界”的变迁,是在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强、频繁和深入的结果。因交往交流交融而产生的“跨越边界”的行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马藏族繁衍生息于藏彝走廊东部北段地区。由于地貌形态复杂,地势高昂偏僻,解放前与外界族群间的走动较少之故,其文化中积淀有较多与斯巴苯教相关的民俗事项。这些习俗深深根植于远古苯教文化,遗存在当地的文化生活及民众记忆中。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就白马藏区的一些与宗教信仰相关的主要民俗事象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考释。  相似文献   

10.
白马与黑马     
姜钦峰 《快乐青春》2011,(11):32-33
白马和黑马生活在同一片草原,它们都梦想出人头地,名扬天下。白马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是名副其实的“白马王子”,它希望凭借漂亮的外表改变命运,于是每天都精心梳洗打扮,保养毛发。黑马自知不如白马英俊,可它相信世上一定会有伯乐,只要自己是真正的千里马,不愁没人赏识,于是每天勤学苦练,奔跑起来风驰电掣一般。  相似文献   

11.
白马文化是白马人的人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颇具魅力,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文章认为,有效保护白马文化,是白马文化的当务之急;合理开发白马文化,是白马文化的关键问题;永续利用白马文化,是白马文化的不变主题.作者还就利用白马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建议:摆正白马文化保护与白马旅游发展的关系;树立白马旅游的鲜明形象;解决旅游第一要素"行"的问题;解决旅游核心要素"游"的问题;在总体规划下,提高旅游者的参与性;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把利用白马文化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大项目抓,采取多种渠道,切实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什邡市湔氐镇风景优美.有“白马青山山青白马,龙居秀水水秀龙居”.以“白马嘶风”闻名的下院寺就位于此。不论是平时还是节日,总是香客盈门,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是当地的一道风景线。门前的“白马”造型栩栩如生,英姿飒爽,颇有唐八骏石雕的神韵。大殿内有五座“金身”佛像.  相似文献   

13.
受骗的骗子     
袁丁 《快乐青春》2010,(10):63-64
从前,有位商人要到外地去,他在一座房子附近挖了个洞,把钱藏在了里面。 那座房子里住着一位老人,这位老人一向被人认为是品行高尚、忠诚老实的人一、他看到商人挖洞藏钱,便把钱偷走了。  相似文献   

14.
由于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和自身的文化传统,白马藏族实行族内婚并有入赘婚习俗。白马藏族称入赘婚为"抱儿子"。通过对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汉族以"抱儿子"入赘白马藏族这一现象的考察,笔者认为,通过入赘汉族融入到了白马藏族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交融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一个族群文化中较为固定的声音模式会引发当地人明显的情感反映.白马藏族歌谣的音乐风格是忧郁、哀伤的,但人们在歌唱过程中却有愉悦、哀思乃至迷狂的不同情感体验.歌声引发的不同情感体验与白马藏族的社会文化情境密切相关,歌声饱含文化的情韵,是展现当地社会结构、历史记忆、宇宙观念乃至文化体系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西南地区会计管理工作协作会第四次会议最近在四川省平武县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广西、云南、贵州、西藏、四川、重庆、成都等五省(区)七方会计事务管理处、会计学会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代表共50余人。会议在交流会计管理工作经验充分肯定近年来会计管理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围绕会计管理工作如何进一步深化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与会同志分析了西南地区会计管理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对于财会法制的贯彻执行,缺乏有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趋势下,似乎少数民族的生计变迁都是被动的,但本文对白马藏族的研究则发现:白马藏族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迁是与人们的自主性的不断发育、不断释放的过程相契合的,这一变迁历程同时与国家政策、市场力量及当地社会和传统文化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前期,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等人因为教育与文学的共同追求汇聚于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他们结庐于白马湖畔,彼此情投意合,不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现象——白马湖散文。白马湖散文是形成于特定地域文化中的创作现象,这一文人群体在清幽宁静的白马湖畔教学写作,从而在散文创作中呈现出对教育的思考,对生活的艺术化追求,整体风格趋向清新素淡又自成境界。白马湖作家对佛学有着自觉的靠近,他们认同世间的苦难,并以心灵的平静去超脱苦难。他们以心理上的亲和来感悟佛教与人生,以宗教的虔诚靠近儿童生命的本质,在现代散文史上呈现出独特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9.
“白马非马”小议康中乾“白马非马”是公孙龙名学思想中的著名命题。这个命题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一般的解释是:“白马不是马”或“白马不等于马”。由此,公孙龙被扣上了诡辩家的帽子。本文认为,“白马非马”是一个正确的认识论命题。这里的白马和马都是在两重不同的意...  相似文献   

20.
李福林生于西藏,出身汉藏通婚家庭。从1890-1910年间,他从马兵开始,一路升至把总、都司、游击等职,屡获驻藏大臣升泰、文海、裕钢、有泰、联豫等任用或赏识。有泰在日记中对李福林有较多记述,他是一位“知藏”官员,擅长办理西藏地方具体事务,亦颇会处理与驻藏大臣的关系。在查办藏事大臣张荫棠参劾有泰等驻藏官员案中,李福林因“知藏”而免于严厉惩罚。但是,在宣统元年西藏地方因派遣川军赴藏问题与清朝中央政府发生冲突时,李福林在其中的行为,被赵尔丰认为可疑,联豫指他为“内奸”,最终受到清廷“回川监禁”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