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玉杰 《职业》2022,(3):15-16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立足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高位谋划 "十四五"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生态将发生重大变化.在劳动力供给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劳动力供给总量持续减少.  相似文献   

2.
陈玉杰 《职业》2023,(1):16-18
深刻理解把握劳动力市场的"技能趋势" 随着信息化、自动化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迭代,大多数职业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在不断发生变化,终身职业已经成为过去式,学习和工作转向"学、做、学、做、学……"的循环往复过程.世界经济论坛研究报告提出需要建立以技能为核心的劳动力市场新标准,准确衡量个人在一生中获得的能力,更好地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解决劳动力市场技能不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3.
《职业时空》2005,(2):50
上世纪末期,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一大特点是不少公司鼓励老年职工提前退休,以便腾出岗位招收年轻员工进而提高效率.但是,近年来这一情况逐渐出现逆转,老年人开始成为美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新宠".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相对于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供过于求的基本情况,当前的"民工荒"只能算是局部的、短暂的现象,但却不能加以轻视.从某种角度上说,"民工荒"是中国劳动力市场未来矛盾与问题的先兆.改革以来的30年,我们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占领国内外相应市场,但是,金融危机的冲击却展现了我国低层次产业结构的危险.有些企业开始进行了产品与技术结构的提升,但是却马上遇到了劳动力市场结构的不适应,在众多寻找职业的民工中,缺少的正是熟练的技术工人.正是这局部的、结构性的"民工荒",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有关问题并作出防微杜渐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军 《职业时空》2005,(18):64-65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都将存在着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将庞大的理论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无疑是一个难题。而教育培训是使我国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合理流动和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途径。劳动力市场与教育培训的关系对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问题西方理论界讨论得比较多,对有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具体有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等。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与角度探讨了教育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一)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是解释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取收入最主要的变量,一个人的教育成就与其终生的工资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劳动力市场是媒  相似文献   

6.
张明斗  毕佳港 《城市》2020,(4):46-55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对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鉴于此,笔者通过对城乡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现状及成因的全面解析,基于制度视角从需求的总动力、供给的总动力、阶段性发展动力和持久性发展动力四大维度对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进行论证阐述,并构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的运行框架,提出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制度、城乡劳动力就业服务制度、城乡劳动力教育培训制度以及城乡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等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职业时空》2005,(3):50-50
上世纪末期,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一大特点是不少公司鼓励老年职工提前退休,以便腾出岗位招收年轻员工进而提高效率。但是,近年来这一情况逐渐出现逆转,老年人开始成为美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新宠"。近几年来,美国50岁以上的劳动力日渐"走俏"。这在零售、保健以及其他服务业中表现尤为突出。比如,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目前拥有雇员总数约140万人,其中55岁以上的雇员人数高达22万多人。另外,美国医院在2003年和2004年招收的18.5万名护士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竟多达13万人,占招收总数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8.
论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困境与实践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劳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总结和回顾劳动力市场有关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客观上仍存在某种程度的劳动力商品化的条件。依据这一前提,作者认为,要解决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的劳动就业问题,有必要建立劳动力市场。进而比较详细地探讨了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模式,并指出劳动力市场成立后,还必须处理好如择业与充分就业、贫困与经济无保障以及计划与市场等关系或问题,从而使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赵西亮 《城市观察》2015,(6):161-167
伴随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工业化的加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到城市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对城市劳动力市场必然造成影响.本文利用2005年广东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对城市工资的影响,发现总体上农民工对城市工资没有显著影响,但农民工对城市低技能工资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对城市高技能工资有正面影响,而对城市中等技能工资没有显著影响.背后的影响机制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会诱导企业资本调整,通过资本扩张或新创企业的形式利用便宜的低技能劳动力,从而在农民工流入不断推动城市劳动力供给增加的同时增加了劳动力需求,抵消了农民工对城市工资可能的负面影响.另外,农民工与城市高技能工人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从而促进城市高技能工资的上升.如果考虑到农民工收入与消费的分离,可以推断"市民化"政策的作用可能使农民工对城市工资的影响变成正值,因而,本文的结果对"市民化"政策的实施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10.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劳动力市场形成职业分割。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在两类市场之间难以流动,即使流动,成本也是十分高昂的。  相似文献   

11.
青年农民工就业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具有两大特点:劳动力供给的长期相对过剩和劳动力的需求垄断,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工资的市场定价机制必然使青年农民工工资低于劳动力价格,导致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和劳资关系的紧张。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一系列“面对市场”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劳动力市场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二元局面.通过非正规方式吸纳的人员,身份不被认同,也是不断遭受社会排斥的一个群体。青年失业问题,总是与年轻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为获得工作而进行各种竞争有关。劳动力市场的瞬息万变不仅给个人及其家庭带来风险,同时也包括社会关系及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3.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劳动力市场形成职业分割。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在两类市场之间难以流动,即使流动,成本也是十分高昂的。  相似文献   

14.
持续多年的市场转型讨论中存在两个重要的偏颇:1.几乎所有的市场转型研究都将1979年至今发生在中国的社会转型归结为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转型,而忽视了中国同时正在经历的以工业经济高速成长为特点的现代化转型;2.转型导致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迅速的变迁,而市场转型研究中往往将劳动力市场结构看作不随时间变化的常数,将不同世代、不同时期参加工作的对象不做区别地放在一个模型里来分析市场效应。这两个问题都会导致研究市场转型对分层秩序影响结论的不可靠。本文提出了一个区分社会转型的现代化效应和市场转型效应的方法;同时提出应对迅速变迁的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转型研究模型的改进模型——APC模型。根据新的模型,研究发现,地位获得和代内职业流动中分别存在着现代化和市场化所导致的世代效应、时期效应和年龄效应;现代化转型和市场转型所影响的分层秩序存在差异,现代化效应更多地影响着职业的社会地位结构分布和代内的职业升迁;市场化效应则更多地影响不同所有制劳动力市场的分布;同时,市场化和现代化都对劳动力市场中职业的社会地位结构分布具有相互关联的影响。越晚进入体制外劳动力部门的个体收入之所以越高,是因为体制外劳动力部门从改革早期的次要劳动力部门逐渐成为核心劳动力部门,是体制外劳动力部门现代化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市场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高灵芝 《职业》2004,(11):54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成熟和开放度的提高,为进一步发挥公共职业介绍的主渠道作用,浙江省职介中心在创建优质服务品牌上做了大量工作,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为用人单位提供人力资源配置,牵连线搭桥做"红娘",促进了劳动者就业.满足了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已分化成为四种不同的流动类型。一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向乡镇企业的转移;二是“进城务工经商”;三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产业集中为拉动力的“打工者”;四是到西部地区拓荒的流动。其中,第三种类型为中国标准的现代化过程背景下的劳动力流动,它是当今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劳动力流动模式,也是社会组织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流动劳动力组合方式。因此,在这一种流动模式上,最集中地表现出中国改革后劳动力市场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管理体制上的冲突。本文集中讨论了深圳劳动力市场上外来劳动力的流动及劳动力市场管理的体制成本,并以此为基础实证地探讨可能的劳动力市场体制选择  相似文献   

17.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迅速转移和城市劳动力普遍流动,历史地提出了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客观要求。伴随这一主体市场的形成发展,人口流动、社会心理、人际关系、劳动竞争等方面,都将出现一系列社会学问题急待研究。因此在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中,重庆社会科学院提出的“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课题被列为国家课题。该院社会学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中的劳动力市场排斥——社会性别视角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3年迎来第一个高校扩招年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劳动力市场排斥表现为对大学生的生理排斥与个人经历排斥。同时还表现为大学生的自我排斥。在男女大学生面临共同的劳动力市场排斥过程下,女大学生还要面对特殊的劳动力市场排斥因素。  相似文献   

19.
吴伟东 《城市观察》2013,(6):96-102
现代劳动力市场一般通过劳动力素质与工作收入的对应性安排,推动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作为澳门经济的主导行业,博彩业的发展显著地改变了澳门劳动力市场的对应性安排,也由此影响到了当地的劳动力资源开发。澳门的博彩业发展前景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一旦陷入困境将很可能导致大规模的裁员和失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资源开发的不足,很可能会形成再就业困难等问题,给澳门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将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用人自主权,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技工学校必须围绕用人市场办学,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应设置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查,我们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