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成为当今的一大公害.要建设全面小康,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治理环境,保护环境是建设全面小康的基础与前提.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终身化、国际化提供了战略机遇,高等教育应遵循其本身的发展规律,选择社会市场导向型的发展战略模式,在做大、做强上下文章,努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创新,从而全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小康”概念的历史性、时代性、发展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要在不断发展、完 善的过程中来理解“小康”及“小康社会”的概念,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和发 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 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历史观,同时也是一种治国方略和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人借鉴继承并赋予其崭新的 内涵,小康社会理论被作为“三步走”战略的核心范畴。本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中国社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5.
全面小康建设的新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而关键的历史进程。全面小康的新观念从理论到实践的拓展折射出新发展观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它以多因素的整合发展为取向,将人的发展的完整性提高到空前重要的历史地位,手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多维推进,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均衡发展。全面小康的社会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本性、均衡性、持续性、内源性、开放性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论“全面小康”建设中的电视文化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文化力,是文化力的核心.在"全面小康"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它在引导文化、拉动经济、化育民众等方面的能动作用,又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以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始终保持其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孙立平 朱光磊 石小敏等在《南方周末》2 0 0 3年 1月 1日的发表一组文章 ,专门研讨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孙立平撰文认为 ,自 90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可以看作是 80年代的延续 ,而另外的一些则意味着重要的转折。正是这些变化使得 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与 80年代非常不同的社会。自 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新的趋势和提出的新的问题 ,有许多并不是暂时的、边缘性的 ,其中的许多因素会对我们这个社会的长远走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甚至其中的一些趋势…  相似文献   

8.
《金陵瞭望》2007,(14):12-12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市委“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战略部署.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发展定位.突出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坚持一切工作项目化、项目推进责任化,狠抓项目推进.全力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1-6月。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14亿元.  相似文献   

9.
民族贸易与全面小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地区进入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标志。民族贸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民族贸易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只有按照这些要求,进一步发展民族贸易,才能发挥民族贸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解析从“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应完成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由以政府主导的社会向以法制主导的社会转型;由以农业和工业为主的社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服务社会转型;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的提出向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 ,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型高等教育是两个重要方面。为此 ,我国当前必须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步伐 ,完善整个高等教育体系 ,使高等教育能够担负起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高水平、均衡、全面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面临诸多阻力,主要体现在经济和社会指标的实现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农业问题和外部环境成为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等方面。清醒地准确地看到存在的问题,树立更加强烈的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为了更好地明确工作重点,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民族经济发展则是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滞后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民族地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必须紧紧抓住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实用技术推广与人才培训以及基层组织建设等几个重点.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继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目标之后,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它从内容、发展阶段及实现步骤等方面,发展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未来20年的奋斗目标,它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现代化建设所必经的特定阶段,也是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奠基工程。  相似文献   

16.
要实现我党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不断创新。因为创新是党和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确葆机和活力的源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而积极通过理论创新能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的实践创新;领导干部与公民都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成为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对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反思,弗里德曼等人提出了满足"基本需求"的区域发展理论.该理论受到联合国国际劳工局的肯定和支持,并且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富有成效的应用.基于相近的发展条件和相似的发展目标,满足"基本需求"的区域发展理论,对我国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产业发展、市场发展、融资战略、人才战略和政府作用等方面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我们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时期。党的十七大对于全面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突破与发展,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和重点出发,全面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高校的扩招、教育机会均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等教育的质量、全球化和信息化下的高等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