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布依族人口约有212万(1982年统计),主要聚居在贵州中南部.根据史籍记载,布依族源于古代的“百越”民族集团.秦汉时期,建立了一个夜郎国.夜郎国的疆域包括今贵州中南部,其中心在现在的安顺、兴义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带.我们布依族的祖先自然就成了夜郎国的主要居民之一,史书上称的“夷濮”便是. 布依族并没有受“夜郎自大”之嫌,但确有值得夸耀的东西.我们民族喜种水稻,有“种家”之称;  相似文献   

2.
说他怪并不怪,他有家庭有事业,见过他的人都会感到,他是一位质朴热情的人,说他不怪,他却创造了一个新奇的艺术世界。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个来自“夜郎国”人的艺术世界吧。众说贵州出怪才,这并不奇怪。人们总把贵州说成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过去封闭落后的贵州,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对百姓来说,落后贫穷自然是不幸的,然而保留下来的民间传统艺术,对艺术家们来说却是个万幸。今年44岁的刘雍就出生在这块贫脊而又万幸的土地上。刘雍的父亲是布依族上层人士,著名的诗人。母亲是金陵女子大学毕业生。因此,家庭的文化薰陶从小便诱导了刘雍的人生第一步。5岁时,父亲并非  相似文献   

3.
浚泉 《民族论坛》2003,(9):42-43
《辞源》注:夜郎古县名。1、汉置,在今云南宜威县境。南朝梁大宝以后废。2、唐武德四年置,在今贵州石矸县西南,贞观元年废。3、唐贞观五年置,以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五代时废。北宋大观二年复置,宣和二年又废。另有资料云:贞观十八年在今贵州桐梓分置。还有资料表明:夜郎县在今贵州的平坝、安顺、镇宁。再有现今以出土文物为据,申报夜郎县的贵州赫章。诸多的古夜郎县地说法不一,但过去却很少有人问津。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抢注“夜郎”已为湘、黔、川、滇、桂,甚至更大范围的“大事”。那么,古夜郎县应被谁“注册”?笔者据手中现有的…  相似文献   

4.
“这酒甘甜,这酒醇厚,纯真的友谊永长久,草原牧民真好客,请喝一杯马奶酒……”活泼美丽的蒙古族姑娘,身着水红的蒙古袍,手捧哈达,高擎酒杯,向客人唱着动听的敬酒歌。这里就是我们的民族乐园,坐落在北京广安门外护城河畔。伫立广安门桥头,凭栏南望,色彩鲜艳的帐顶便映入眼帘。行至近旁,“民族乐园”四个大字与一个小小的蒙古包群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5.
在“贵州龙”的故乡腾飞──记兴义卷烟厂厂长、回族企业家马达祥老木,刘凤文在苍茫的贵州高原西南部,兴义市郊外的坝子里,90年代崛起了民族经济的又一新秀——兴义卷烟厂。因为兴义卷烟厂的超常规发展.长期被贫困所感所扰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又矗立起一根新...  相似文献   

6.
张瑶 《中国民族》2014,(12):59-59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地处贵州中南部、黔南西北部,北邻贵阳、南近广西、西连安顺、东接都匀,聚居着汉、布依、苗、回、壮、侗、满、水、白、毛南等17个民族,素有“贵州小江南”之称,是天造地设的“山水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7.
“小个儿”唱出的“大戏”记清镇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图·文/本刊记者远程贵阳西去60余里,便是贵州有名的民族风情旅游胜地清镇。清镇的名气在哪里———在湖光山色天工巧夺的红枫湖、百花湖;在丰富多采令人神往的民族文化氛围里;更在改革开放中迅猛发展的社会变革中。...  相似文献   

8.
朱基总理不久前在视察贵州省时指出 :西部大开发贵州是一个重点。在谈到贵州在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时 ,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省长钱运录说———西部大开发对贵州来说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又是严峻的挑战。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有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教育、加快人才培养、扩大对外开放等内容 ,非常符合贵州发展的实际情况。钱运录省长说 ,去过贵州的人都知道贵阳市有个“大十字” ,那是贵阳市的交通枢纽。贵州的开发 ,就是要建设全省的交通“大十字”。在这里 ,公路建设又是个重点 ,就是…  相似文献   

9.
水族地区最美的酒,要数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一带土法酿制的糯米酒,人们习惯称它为“九阡酒”。毛主席生前还亲口尝过呢。那是在1957年“五一”节国务院举行的盛大宴会上,当时三都水族自治县副县长蒙世花代表9省、市、自治区少数民族参观  相似文献   

10.
速写民族情     
从此以后少了一些花哨和外秀而倾心地去表现火热、激越与深情 我不会喝酒,平生却大醉过一次,醉得是那样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大概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去内蒙古采风,车刚开进旗里,道两旁身着节日蒙古袍的少男少女手捧哈达──敬酒。这叫“下马酒”,耳旁回荡远远飘来的祝酒歌,唱得叫人心醉……。同行的朋友告诫我,进蒙古包前这一关是无论如何也脱不掉的,要入乡随俗。 好家伙,这酒和唱的歌词确有大大的差池,明明唱的是一杯,敬的却是一大碗,而且是满满的,真是凿凿实实地敬你个下马“威”了。我硬着头皮,认真地模仿用指点酒弹三…  相似文献   

11.
贵州的天柱、锦屏、黎平、三穗一带的侗族婚俗中,有一必经程序叫“卡求”(侗语音),当地汉语叫“卡舅公”或卡舅“,就是在结婚之前,男方必须提着一笔钱财和肉、粑、酒、糖果等礼品送给女方母舅家。古代们家联姻同姓不能通婚。极少数姓氏虽行同姓结婚之习俗,但也有极严格的宗支限制。从表面上看,这似乎表示侗族婚俗中近亲禁婚,其实不然,侗族婚姻由于受氏族社会固定婚姻集团古俗的影响一直崇尚“老亲老成”、“亲上加亲”的陋俗。据清代有关记载,康熙年问,侗族婚姻仍以“母党为重,婚先中表而后外人”。常选“姑表”、“姨表”、“…  相似文献   

12.
“六六六”,这里说的不是农药,而是全国少数民族企业家、徐州回民食品厂厂长崔金林同“六”结下不解缘的故事。同共和国一起诞生的崔金林,出生在苏北丰县欢口镇西街一个贫苦的回民家庭里。1968年初中毕业后,到乡兽医站任会计。尽管算盘打得叮(口当)响,却始终没打出好日子来。直到1977年,他入了党,出任欢口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兼大队长,主管全大队工副业,后来借着三中全会的东风,热火朝天地办起了油坊、印染、运输、饮食、缝纫等12  相似文献   

13.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西岭山一带的过山瑶瑶胞,因长年居住在高山地带,而那里的雾气、湿气大,当地的瑶族人故有泡“酒浴”的习惯。瑶家“酒浴”,即每次入浴前,在约35公斤摄氏40℃的温水中,加约0.5公斤饮浴两用的特效酒及30克左右精盐,身体泡入温水中约10分钟。浴后使人感到全身舒服,皮肤光洁如玉。瑶家人把这种浴称为“驱寒玉肤”之浴。浴中所使用的酒,是一种以大米和酒糟为原料的清酒。其制法是将经发酵的酒糟和发酵的酒米混合,再蒸制多次而变清酒。所谓清酒,就是瑶家人自制的米酒,色淡黄,醇香可口,存放越久越好,其味越香。瑶…  相似文献   

14.
“阿拉”是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1970年起到三都至今已经18个年头了。在三都,“阿拉”当过县机械厂工人、技术员,干过中学教师,1984年底在县人大会上被选为副县长,分工管工业。以水族为主的三都各族人民,勤劳朴实,解放30多年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三都原来基础差,底子薄,加上一个时期里左的影响,在全国,甚至与贵州省内各兄弟县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在《沅水上游几个县分》一文中,曾这样描绘新晃县:“湖南境内的沅水到此而止,自然景物到此越加美丽”,“就地形来看,小小的红色山头一个接连一个,一条河水弯弯曲曲的流去,山水相互环抱,气象格局小而美,读过历史的必以为传说中的古夜郎国,一定是在这里。”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西部,沅水上游,与贵州玉屏、天柱、万山特区相邻。历史上,这里是湘黔之间的重要商路和物资集散地,素有“湘西门户”之称。远自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溯水而来的商船也云集于此。  相似文献   

16.
美酒与毒酒     
藏族人离不开茶,门巴人离不开酒。聚居在墨脱的门巴人,通常喝的酒有三种:一是玉米酒,一是鸡爪谷酒(藏语叫“曼加”),一是大米酒。制作的方法十分相似,先把粮食煮熟,掺进酒曲,放在竹盘内发酵。饮用时,取出若干酒酿,装进一个下部有塞子的竹筒内,兑上凉水。稍顷,拔开竹塞,凉水通过酒酿滤出,就成了清凉可口玉米酒或“曼加”酒。如有喜庆活动,或遇尊贵客人,酒里掺酥油、鸡蛋,在酥油筒内加以搅拌,就更为清香甜美。门巴人离不开酒墨脱门巴人之所以离不得酒,有传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初,黔南都柳江上游的水族村寨,沉浸在在一片节日喜庆中,十多万水族人民,破旧俗,立新风,第一次在同一天里,欢度“端节”。那天,阵阵铜鼓声给山区水族村寨增添了节日喜气,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文艺团体,也来到水族村寨演出文艺节目,放映电影,各村的小学、农村俱乐部也演出了文艺节目,“端坡”(赛马坡)上还举办了传统的赛马会,真是盛况空前。“端节”是贵州水族的年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里,我们慕名来到位于天目山西部崇山峻岭之间的宁国县云梯乡。这里是安徽省畲族同胞的聚居地。近几年,这个乡出产的“千秋花泥”遐迩闻名,博得了“花泥之乡”的美名。从1980年至今,已开采出售花泥300多万公斤,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10万多元。千秋关海拔1000米以上,地势险要,是皖浙两省的交界处,花泥就出产在附近的鸡毛坞上。遍地的花泥,捧上一把,凑近鼻端,嗬!那幽幽的清香沁人心脾。那颜色,如黑漆,那形状,细如粉。这种花泥日晒不变色,雨淋不结块,畲民俗称“香灰土”。  相似文献   

19.
<正> “巫医”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事象,在贵州东部侗族地区广泛流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巫医”文化。贵州东部侗族的“巫医”具有族群的集体参与性,它反映着侗族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本文在调查之基础上,就“巫医”文化试作初步的探折。  相似文献   

20.
梁黎 《中国民族》2013,(11):8-11
作为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四特酒一直是江西引以为做的知名代表,既代表了中国千年的酒文化,也代表了物质文化的精神传承,更代表江西人民火热的红土情怀。1959年8月周恩来总理在庐山品尝四特酒后,赞扬它”清香醇纯,回味无穷“;1972年11月12日邓小平在樟树考察时,喝了四特酒,赞誉它“酒中佳品,味道独特”。今天,江西又创”四特”,只不过这次它不是名酒,而是”特色产业、特色村寨、特色文化、特色人才“。是一部推动江西民族地区发展、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轨道的秘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