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市场转型下的老年供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理论预测未来家庭纽带会减弱,对老人的家庭供养会逐渐减弱。我们认为市场转型过程中,子女的人力资本和收入的快速提高有助于供养老人。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对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来源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城市老年居民主要靠离退休金,镇和农村老年人仍有一半靠家庭供养,农村另有40%的老人依靠自我劳动生活。Logistic回归的结果显示农村家庭中子女的劳务迁移提高了老年人的家庭供养比。此外,农村、女性、高龄、低教育老人的家庭供养比高,而城市,男性,低龄,和教育程度较高的供养比低。分城乡老人家庭供养比,农村在不发达的西部最高,城市在发达的东部最高,反映家庭供养U型发展趋势。面对老人比例激增的局面,政府应积极扩大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加强扶持老年弱势群体,减轻家庭养老负担。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1990年人口普查及1992年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资料,将老年人口生活质量分解成3个核心方面,共选择7个核心指标。利用综合评分法建立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指教,并运用这个指数对我国老主人口生活质量的综合状况、地区之间或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和分析。得出如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普遍低下;老年人口物质生活水平不能完全体现老主人口生活质量;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引起老年人口生活质量城乡差异的主要内在因素是农村老年人口文化水平落后于城市较远等结论,为我国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口生质量提供理论上的对策依  相似文献   

3.
闫萍 《西北人口》2007,28(5):21-24
本文对农村外流子女和留守子女对留守父母的经济供养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他们在是否给父母钱,给钱的数量,给钱的方式,给物品的类型四个方面的差异,而且对女儿和儿子对留守父母的经济供养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子女外流所带来的子女对父母经济供养状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孝昌县坚持“以人为本,真情为民”的服务理念,结合实际,不断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解决独女、二女户后顾之忧,促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部门联动,建立女孩户供养体系。孝昌县出台《孝昌县女孩家庭养老保障办法》,规定对农村独女和二女家庭中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父母实行集中和分散供养,供养标准为每年1800元。人口计生、财政、审计、监察等县直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5.
<正> 婚姻状况是人口普查中有关人口和社会特征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人口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之一。婚姻状况的各项比例中,未婚人口状况的研究尤为人们所关注。这是因为,通过分年龄性别的未婚人口状况的研究和计算,可大致反映出该人口的分性别的已婚比和平均初婚年龄。50岁以上未婚者在同年龄人口中的比例一般可视为不婚率。这些都会对人口生育水平的高低产生影响。未婚人口状况这一指标已成为分析生育率乃至进行人口预测的依据之一。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在我国人口史上首次全面记录和综合了我国未婚人口的状况。本文即拟以此次普查资料为基础,同时联系国内外有关资料,对我国未婚人口状况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常宁县罗桥区有7个乡,58,000多人,其中五保老人327人。近两年来,他们认真抓了一下五保老人的供养工作,一是乡乡成立敬老院,集中供养92名五保老人,占五保老人总数的28%;二是由乡统筹供养费用,由村、组供养的235人。供养的标准:敬老院的老人,每人每年给钱100元,口粮700斤,食油6斤。由于落实了五保老人的供养工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1985年该区人口出生率为13.3‰,比1984年减少 2.22‰;一孩率为 71.73%,比1984年增加 14.01%。他们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7.
代际经济流动方式与我国老年人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老化,老年人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我国人口老化的原因、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体系状况及文化背景的特点,决定了我国解决老年人口问题的重点和方法与其他国家不尽相同。我国老年人口问题的重点仍然是养老问题,而养老问题的重点还是经济问题。据1992年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资料,1991年我国城市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中,没参加工作或未享有离退休制度的占被调查者的26.3%,在享有退休待遇者中,月退休金收入在150元以下者占88.3%;农村则有94.2%的老人未享有离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8.
居家养老:中国城镇老人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居家养老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是社会经济充分发展条件下的必然产物。选择居家养老的客观依据是 :城镇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方式基本实现了社会供养 ;城镇老年人口的生活服务开始出现社会化趋向 ;符合中国国情。就目前社会状况来看 ,养老社会保险和老年服务社会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实现居家养老的现实矛盾。大力发展企业经济 ,加快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改革 ,加强社会化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是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因此,降低人口出生率的工作十分重要。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要把现行的一切有效措施和迅速发展社会供养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并要着重解决好老有所养的问题。 那么,目前在我国普遍发展老年保险等社会供养事业有没有可能性呢?回答应是肯定的。 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完善程度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
1990—1995年吉林省劳动适龄人口就业状况崔雅萍按我国目前规定,劳动适龄人口范围的下限为16岁,上限男性为59岁,女性为54岁。利用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和研究我省劳动适龄人口就业状况和发展趋势,对不断改善就业状况和优比产业结构,促...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完善农村老年人口养老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泰洪 《西北人口》2001,(1):25-27,31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老年养老体系的分类及构成要素,以此考察了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养老体系的状况和所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了完善农村老年人口养老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建立现代养老体系与弘扬传统养老文化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李辉 《人口学刊》2001,(1):45-51
今后较长时间内 ,老年人自养、家庭养老、社会化养老等各种养老方式将同时存在、互为补充、不断发展演变 ,构成我国现代养老体系的基本框架。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必须在建立现代养老体系的过程中 ,弘扬传统养老文化 ,只有这样 ,才能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形成良好的“养老”社会环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养老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研究人口抚养比入手建立人口增长的差分方程组模型,据此推算人口总量和人口抚养比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有一个极限,不会无限制地恶化下去。同时,我国生育率控制指标的最佳调节时机至少还要再等待20年.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须维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稳定低生育率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及未来女性赤字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开始偏高且持续增高,2000年出生性别比已经达到116.9。出生性别比偏高不仅表现在分孩次的差异上,而且还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本文利用“五普”数据资料为基期,对1980年后出生、并受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影响的人口进行预测,分析30年间的分城乡、分年龄的女性赤字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尽管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 ,劳动力资源减少 ,劳动年龄人口老化 ;老年人赡养系数增加 ,总供养系数上升 ,国家用于老年人的支出增多 ;有储蓄能力的人口及储蓄额减少 ;家庭赡养照料老人的资源减少 ,功能弱化等诸多不利影响 ,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对立的矛盾 ,只要深化老年科学研究 ,增强全社会的老龄化意识 ,及时采取科学的对策与措施 ,充分利用老龄化的有利因素 ,老龄化与社会经济是完全可以协调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生育政策与经济水平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出生性别比为基础数据,分析它和人口生育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人口生育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出生性别比偏高不是简单的负相关关系,而是三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7.
谢杰 《西北人口》2010,31(6):93-98,102
企业年金在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年金替代率是企业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构建了一个测算企业年金替代率的现金流平衡模型。基于现金流平衡模型,我们对影响企业年金替代率的诸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不同于大多数的以往研究方法,我们应用三状态Markov转换模型分析了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率的长期走势。研究表明,逐步延长退休年龄或提供投资收益可以提高企业年金替代率。因此,应通过实施弹性退休制,改善企业年金资产的投资环境,实施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其他配套措施,以促进我国企业年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口现代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合理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理论,对中国与德国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考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口现代化进程中德国人口的性别与年龄结构分别趋于合理与恶化,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相反,从而明确指出人口现代化具有正负两方面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传统西方社会经济理论将养老方式的变革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之间划上必然的联系。事实上 ,养老问题是一个与经济、文化、政治、人口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城市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的今日 ,政府应在保障和激励家庭养老方面有所作为 ,使家庭养老这一最为经济的养老方式在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发挥更为出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的30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如何承载4亿多老年人群的各种需求,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课题。由于城市老年人口的抚养具有相对较强的社会性,因此,城市人口老龄化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更加突出。以齐齐哈尔市为例,就如何面对和把握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