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才子佳人小说研究史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是才子佳人小说研究从发生至发展、从初创到形成一定研究规模的时期,版本的考证与溯源、作品的校勘与出版、文本的论析与评判,贯穿了才子佳人小说学术研究史的整个过程,同时也构成了研究史的主要内容。根据不同时期学术研究呈现的特点,可将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史分为初创期、停滞期和发展兴盛期三个阶段。总结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成果,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历来以饮食史和饮食民俗为主要视角,进入21世纪,仍延续这一传统,但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研究深度方面均有所突破。文化人类学介入中国饮食的研究,是从二十世纪后半期开始的。近20年来,中国饮食人类学研究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产生了一批有学科建设意义的成果。本文试就新世纪前十多年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变化和新发展作一概括性的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一、学术与现实:20世纪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理论趋向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在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独特的地位.这100年的中国史学与现实社会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都凸显了历史学自身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功用,进而深化了人们对于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认识,并从多个方面影响到了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4.
5.
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目标是寻求建立中国文论的现代知识形态,百年来经历了世纪初的转型发轫期、世纪中现代文论系统的形成期和新时期突破解构中的创新建构等几个阶段.新时期文论的创新发展走出了几种不同的路向,取得了一批相应的成果.当代文论仍保持着多元创新探索的态势,从总的趋向看是正在走向积极的重新建构.当代文论的创新建构,面临着如何重建中国文论的现代性精神,文论的体系化、学科化、科学化,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思想观念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试论20世纪前期的中国戏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戏剧的研究在20世纪前期已取得相当可观的成绩,这对20世纪后半叶乃至今日的研究而言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1908年当王国维率先开始其中国戏剧的研究时,可谓是孤家寡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等事件的发生,均有助于研究风气的形成。1930年梅兰芳访美的成功,则直接促成了30年代的研究繁荣。相继涌现的自然禀赋与学术背景各异的学术大家们,为中国戏剧的研究提供了各各不同的研究方法与路径,从而使得20世纪前期的中国戏剧学规模初具。 相似文献
7.
应当重视“道德风险”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兆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2)
本文认为 ,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公共生活选择结果对社会道德风尚与道德意识影响的不确定性 ,二是作为公共职责履行者的社会成员个人道德行为的不确定性对社会公共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作者指出 ,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提醒人们 ,应当注意公共生活中的任何一个重大决策对社会道德可能造成的影响 ,注意广义伦理环境的存在 ,注意在社会公共生活管理中将立足点放在加强制度体制建设而不是选拔贤者仁人上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宪法学说史的研究中,相关概念的解析是一个基本前提.在宪法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推动宪法制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说的功能与演变.而学说史的演变首先需要阐明相关概念的元素与具体内涵.本文的主要任务是,解析构成中国宪法学说史的概念要素,为学术史研究的体系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论20世纪中国爱情诗盛海耕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大变动,20世纪的中国爱情诗在这大变动中怎样兴衰升沉?有何经验教训?发展前景如何?本文拟对这一课题作探讨,以为引玉之砖。限于篇幅,专谈抒情诗而不谈叙事诗,专谈文人诗而不谈民间诗。爱情诗的时代回响... 相似文献
10.
1邮电通信是社会的基础设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邮电通信和交通并列为“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邮电通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一,邮电通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地位。邮电通信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缩短时间和空间,加速了社会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军事、外交等各方面产生巨大的效益。目前,世界经济出现了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趋势。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已经和能源、原材料等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三大支柱。不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竞相开发信息资源,发展信息产业。据有关资料介绍,进入70年代末期,经济发展所需的物耗、能源逐年下降,而信息流量却在迅速增长。由于我国信息产业不发达,则出现了与此相反的结果。在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三大要素中,我国单位GNP的物耗、能耗为发达国家的2—5倍,其中电力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界对太平洋岛国的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初创及缓慢发展时期、较快发展时期。本文从历史及发展的视角对中国百余年来关于太平洋岛国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影响太平洋岛国研究的历史背景与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研究、提升水平、形成特色,为中国发展与太平洋岛国的外交关系服务。 相似文献
12.
13.
方松华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2)
作者认为,20世纪中国哲学大致经历了准备、创立、繁荣、转折以及嬗变等五个时期。本文旨在厘清20世纪中国哲学纷繁复杂的线索,揭示其思潮的兴衰更替与消长起伏,把握东西文化论战的主题,并通过探索“中国当代文化精神”以显示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文学与20世纪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一个全新视角,即从世界文学对我国文学思潮、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的影响出发,反思和探索了我国当代文学47年历史道路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又从另一个角度,即从我国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自身走向方面探求了不同时期接受和选择外国文学的特点及其后者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文章带有一定总结性的学术价值,其中关于在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发展与昌盛方面应与世界文学建立何种关系的论断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内部推动现代化发展的两股力量初步形成。一是推动现代化开始的民间力量逐步形成;二是以胡耀邦邓小平为代表的上层改革力量形成。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文化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中国文化变革最激烈、最深刻、最复杂的世纪。有亡族灭种的危机,有救亡图存的呐喊与奋斗,有面对前路的迷惘,有中西古今的论争,有破旧立新的建设与破坏,有引导社会发展的探求,有经济繁荣背后的尴尬,有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尚与迷失。为论述方便,笔者将20世纪中国文化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1901年—1945年,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中国文学作为一种价值性存在,其价值走向经历了戊戌文学革新时启蒙社会、开通民智的文学救国论;五四时期以民主与科学实现人的启蒙与觉醒,文学完成了从古典形态到现代形态的整体转换;30年代在救亡背景下的文学社会化转向;40-70年代大众化的政治工具论;80年代在非艺术的轰动中复兴文学之梦,以找回人的尊严和文学自信;90年代在边缘中寻找本位,文学在非轰动的艺术坚守中回到自身等发展阶段.基于历史的逻辑和理论的逻辑,可以对百年中国文学的价值范式作出这样几种判断一是意义认同--社会本位的"世纪波";二是形态复归--构筑价值载体的"同心圆";三是本体认知--价值转型、价值游离、价值接轨的"三级跳"等. 相似文献
18.
敦煌学是一门以地名学的学科,谈到敦煌学,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就是敦煌和设在敦煌的研究机构--敦煌研究院及其前身--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20.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展能极大地推动经济增长。但为什么仍有那么多国家的金融部门没有很好发展呢 ?一个简单且由众多经济学家所赞同的答案是 :没有需求。按照这一观点 ,当经济体中发生融资需求时 ,自然会出现市场和机构来提供融资。不同发展水平的背后需求确实是金融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但并不是惟一的解释。需求不能解释为什么经济发展处于类似水平的国家在金融发展水平上差别如此之大。例如 ,为什么在 1 91 3年法国股票市场占GDP的比重比美国高得多 ,尽管美国那时的人均GDP并不比法国低 ?很难想象当时美国的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