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明,形成并发展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同于“一党制”,也不同于“两党制”和“多党制”,它是对人类政党制度文明成果的“扬弃”,彰显出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显著优势。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可以从结构、机制和效能三个方面把握。从结构层面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构了新型政党与政权、政党与政党、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构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新型结构关系;从机制层面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内在地包含了利益表达机制、政党协商机制、决策施策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从效能层面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内在地包含了共识达成效能、优化决策效能、高效执行效能、维护稳定效能。结构、机制和效能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彰显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
李凯 《学术交流》2004,(12):25-2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全面的发展观,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规律;坚持马克恩主义的政治文明观,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党的庄严使命,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建设的规律;坚持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揭示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最新科学成果。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的思想是世界形势深刻变化进程中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次自觉的理论转型。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在自觉地从革命的理论转变为建设的理论 ,工人阶级政党正在自觉地从一个革命的党转变为长期执政的党。这一转变尽管还处在开端 ,但是它的意义是十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又一次走在时代的前列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历程相结合的新飞跃 ,社会主义事业又将面临新的大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8,(10):29-34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群体或者个人,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发动者、承担者和实施者。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然主体。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资格,是因为她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一个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一个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使命的政党。坚持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实质上就是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地位不动摇。  相似文献   

5.
“政治多元化”实即西方的三权鼎立和多党制,这种资产阶级政治和政党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也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是一个可怕的政治陷阱,其实质是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建立反对党、从根本上动摇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政党与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结晶 ,现代政治就是围绕这两个轴心而展开。政党是不完全政治民主的产物 ,它的存在就是为节约政治交易费用 ,推进民主进程 ,实现人民的意愿。政治体系通过政党的过滤作用 ,将大众民主转换成精英民主。由于各国人民民主与政党发展的历史顺序的差异 ,各国在借助政党实现人民民主的道路选择上有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孙岩 《社科纵横》2015,(1):96-99
在现代化进程中,政党与社会建设天然的结合在一起。作为"整体"的政党与作为"部分"的政党在推进社会建设方面具有不同的价值,但对于后发国家而言,作为"整体"的政党则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民初,作为"部分"的政党无法有效的承担起社会建设的重任。作为"整体"的政党——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社会建设进程中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国民党实际运作中游离于社会建设之外,造成了政权的流失。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政党与社会高度融合的发展陷阱,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了政党与社会建设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8.
雨菲 《探求》2003,(3):80
面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迅猛变化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的实践经验,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到来之初,适时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提出了目标与方向。在全国人民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时刻,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历史新时期,江泽民同志又明确地提出了“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不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抑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课题,都是因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是时代召唤的产物,“与时俱进”正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本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俊霞 《社科纵横》2005,20(4):53-54
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亲密合作,“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种独树一帜的政党制度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政治经验与共识,又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政治现实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新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思想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后 ,“三个代表”思想将成为今后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之一 ,成为新世纪全国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践活动的总的行动纲领。民族理论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从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实践的结合上 ,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实现民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事业服务 ,是民族理论界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的时代性课题。本文仅就此课题中以下三个基本问题做了初步的理论分析 :一、少数民族利益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共产党如何对待各民族利益的态度问题 ;三、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宜芳 《探求》2024,(1):21-30
习近平关于“赶考”重要论述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基因、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学说的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情结、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逻辑基础上生成的,蕴含着“赶考”远未结束、确保长期执政、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内涵,走好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由之路、坚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路径,以及坚定的历史自信、团结奋斗、守正创新、彻底的革命精神的实践品格,为中国共产党在“赶考”路上不断创造新的更大成就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关键指引。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与文化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其文化使命是实现共产主义文明。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在中国现代化中的重要体现,践行党的文化使命是文化现代化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文化现代化要在践行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的前提下"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要在推进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黄炳颂 《探求》2002,(Z1):24-25
江泽民同志针对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使命 ,提出了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一整套创新的理论 ,重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并对“三个创新”和“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深入把握和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创新”和“三个代表”之间关系的思想 ,对于搞好我们党的自身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顺利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 ,有着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理论创新是实现“三个代表”的思想前提所谓理论创新 ,就是人们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赋予理论以新的形态和新的内涵 ,它是理论发展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4.
"坚守初心"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治品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政治决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98年革命、建设、改革探索实践中所形成的历史逻辑,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管党、治党、强党的从严治党史中所蕴含的革命逻辑。具体来说,革命逻辑要求从政党属性上认同中国共产党是革命党、领导党、执政党三重身份的统一体,从精神信仰上坚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革命精神的政党,从政治建设上认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政党,从时代发展潮流上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致力于社会革命的政党。廓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革命逻辑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从革命党转型而来的执政党。明晰执政党和革命党特征的本质区别,有益于深刻把握政党执政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在阶级属性、政治纲领和组织纪律方面具有独特的内在特征。内在特征的延展形成外在特征。政党的先决性、执政的长期性和执政的适应性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外在特征。执政的适应性规定了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和发展民主。民主政治的践行需要科学的民主理论指导,辨析当下的各种民主理论,有助于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民主。  相似文献   

16.
陈苹 《探求》2004,(3):17-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高目的、根本原则、现实根基、发展动力、价值核心方面,可以看到“为民”必须贯穿于党执政过程的始终。“为民”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王秀良 《社科纵横》2007,1(9):143-144
传统政治文化的自身特点和消极因素,已严重制约了政治现代化发展进程。为顺利实现这一社会发展重要目标,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实现转型的基本途径有:自上而下的政党文化的创造性更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扬弃西方政治文化建构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的他山之石,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客观对待传统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8.
王同起 《唐都学刊》2003,19(2):40-44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也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核心内容。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看 ,它是中国文化发展两次重大质变中后一质变的继续和新的里程碑 ;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看 ,是继武装革命、社会革命、政治革命、经济文化革命之后 ,开创了经济革命并举的新时期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看 ,则清楚地表现为第三次轮进式发展的重要开端。  相似文献   

19.
以“三个代表”为纲领全面加强党的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主化建设的执政党 ,必须首先实现自身建设的现代化。这是党的性质的内在要求和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基本保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 2 1世纪 ,怎样把我们党建设成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问题 ,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根本指导思想。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加强党的建设 ,最根本的就是要改革那些不符合“三个代表”思想的习惯和做法 ,大胆探索与“三个代表”要求相适应的途径和措施 ,进一步实现党的队伍素质的时代化、党内生活民主化和执政方式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黄和航 《探求》2003,(4):15-17
执政安全是指执政党执政不存在危险或受到内外执政风险影响下能保持执政地位。在新世纪,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除了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基本因素以外,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来自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挑战。而“三个代表”从中国共产党自身现代化建设和排除影响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安全的隐患出发,为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理论诠释开辟了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