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者语丝     
我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一个主要想法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坚持、建设和发展。同其它科学比较起来、它有其特殊性,但在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接受实践的检验、随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等方面同其它科学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能走应付临时需要的实用主义的道路,也不能走脱离人类社会实践的经院主义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要为人类实践服务,但它是以一门科学的身份为社会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植根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反映并表现时代,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自己、创新自己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实践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其仍然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有力思想武器。但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彰显都必须沿着正确的路径前进。在理论建设中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在社会实践中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功能定位。否则,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药方或公式到处生搬硬套,要求马克思主义直接提供现成的答案,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包括具有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的精华,也包括不具有理论形态的,但也反映社会存在的起积极作用的非理性。非理性是一种日常社会意识,它渗透在人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反映着精神文明的水准。扬弃、优化非理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目标。一、强化非理性积极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我认为强化非理性的积极作用不外乎通过如下几个途径和方法:(-)通过社会实践。非理性是第二性的,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其能动作用的实现也要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因而…  相似文献   

5.
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学基本理论之一。应该赋予新闻真实性涵义以科学的规范。为此,必须从唯物论的反映论出发,坚持新闻的本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坚持新闻报道的事实业、须完全符合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维护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命题。同时,必须根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报道全面性的观点,向新闻受众作出全景式的总体展示,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流,昂扬时代的主旋律,深刻揭示现实世界的本质,明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度发挥党的新闻传播事业的巨大作用。事实是新闻之本原新闻传播媒介以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及自然界为自己…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任何社会实践活动或科学研究活动都应该具有审美特性,这是由人类活动的审美本质所决定的。科学既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也是审美反映,科学理论本身的美在一定程度上是检验一种理论真的直观标准。美是推动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动力。科学精神实质上是审美精神的具体表现。教育理论作为科学理论之一,也是对教育活动的审美反映。审美精神推动教育理论反映教育实践活动的美和建构系统、完美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7.
理论之所以是理论,正因为它是以理性形态显现出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必然性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性本质表现为理论的和现实的两个方面.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的续延和发展,反映了它对理论理性的继承;又是对现实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趋势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反映了它对现实理性的掌握.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续延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内容;作为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紧攥着中国现实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合理性和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性,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统一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基于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状况,面向未来科学发展道路的主观正确反映,是中华民族在全世界范围内本土独立身份和主体意识的充分展示和体现。中国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它是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实践选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是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以一种彻底开放的姿态,时刻跟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使它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和各国不同的情况,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奥秘之所在。 一、社会主义百年实践的启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随着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 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  相似文献   

10.
姚修杰 《北方论丛》2018,(1):125-13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为基础,阐释了当代社会产生生态危机产生的真实根源,批判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导致全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危机,以及当前资本主义制度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无解性.与此同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生态危机理论体系,重新确立了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消解生态危机的中心话语权,指出了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对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与此同时,历史和科学的事实告诉我们,任何理论和实践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都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认识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必须认清它所存在的某些理论不足.在新时代的今天,重新思考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和它的理论体系的不足之处,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加以仔细甄别和筛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对于当前我们国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理论,以及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和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优秀成果,它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都根植于社会的实践。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的。它的命运和前途取决于实践,它的曲折和挫折也只有从实践中才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只有着眼于新的实践,才能为社会主义开辟前进的道路。一、科学社会主义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实践的产物,有其时代性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同样来源于实践。但并非先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尔后才有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正>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理论是指导我们进行各项改革的科学基础,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科学理论,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始终严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科学的客观实践性在于能够正确反映现实,适时切合现实的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逻辑与价值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的实践性的内在合理性的原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与历史观,实现了理论、历史、现实的内在的逻辑统一,具有现实的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始终严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科学的客观实践性在于能够正确反映现实,适时切合现实的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逻辑与价值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的实践性的内在合理性的原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与历史观,实现了理论、历史、现实的内在的逻辑统一,具有现实的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所谓艺术上的真,我们认为它有两个基本含义: 一、艺术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与实际的社会生活基本是一致或相符的,但又不完全相等。它和科学上的真一样,是认识论问题,指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即对客观现象的主观反映是否正确。只不过科学家是用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反映现实世界,而艺术家是用形象思维,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典型形象反映世界。当科学家用概念体系准确地掌握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时,我们就说他的认识是真实的,具有客观真理性;否则便是假的。当艺术家用形象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客观现实时,我们就说他创造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的程度是前人难以想象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和开放性的内在本质,只有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新境界的开拓中放射出灿烂的真理色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反思和总结了二十年前实践标准大讨论以来相关学说的发展,分析了实践标准理论从真理论向价值论、规范论,从认识论向社会历史观,从科学哲学向人学哲学的广泛扩展,从而论证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贯通性地位。文章指出:实践标准的这一地位证明,科学实践论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核心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8.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最大特色在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实践问题。它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将使中国社会主义的全部社会生活,社会实践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大变革,也必然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具有跨世纪的新形式的哲学。因此现代哲学面向现实、面向经济、面向实践、面向发展、面向未来,是哲学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我认为市场经济大实践对现代哲学提出的以  相似文献   

19.
姜迎春 《江海学刊》2012,(5):55-60,238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马克思的哲学批判、经济学批判和文化批判理论的总称,它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实践性的重要体现。其批判所指是资本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体系。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这主要表现为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客观主义批判与主观主义批判、精英主义批判与大众主义批判的统一。把握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实质的需要,也是正确把握当代社会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长期的新闻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积累和发展了关于报刊独立、报道客观、新闻真实和服务社会的新闻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思想尽管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依然充满了真知灼见,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