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六年十二月爆发于江西和湖南交界地区的萍(乡)、浏(阳)、礼(陵)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立后,由同盟会会员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正如起义军檄文所宣布的,这次起义的目的是:推翻清朝政府,结束千年帝制,建立共和民国。史称六千安源工人参加这次起义。这是目前所见中国工人阶级参加大规模武装起义的最早记录。这次起义虽然最后惨遭失败,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朝政府,教育和鼓舞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人民群众。它同武昌起义以前各次重大起义一样,是辛亥革命的一次演习。值  相似文献   

2.
吴示模同志在《试论锺相杨么起义在历史上的作用》(《史学月刊》1960年3月)一文中提到:这次起义发明了“脚踏车船”,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一次技术革命,打下了用机器代替人力的基础,揭开了我国舟船绽展史上新的一页。这一说法,与史实不符。车船不是这次起义军发明的。早在唐德宗时  相似文献   

3.
纲领与社会历史背景一八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彼得堡参政院广场集结了三千多名军官和士兵,持枪实弹,举行起义,被刚刚登上沙皇宝座的尼古拉一世所绞杀。史称“十二月党人起义”的这一历史事件,在俄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至为重要。这次起义的性质,一般称之为贵族革命运动。苏联专门研究“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涅奇金娜,在为纪念这次事件一百五十周年而写的《十二月党人》一书中,即持此见。在我国,有的同志论述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性质,也说:“按其  相似文献   

4.
1992年9月19日在西北大学召开了由陕西省历史学学会主办的纪念陕西回民起义130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陕西省内高等院校、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等单位的从事陕西回民起义史研究的回汉专家、学者共40人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陕西省历史学会会长彭树智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与会代表们就起义的准确时间、起义的原因、起义的性质、起义军的策略、与云南  相似文献   

5.
在十九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之间,中国大陆上爆发了规模巨大的汉族农民和少数民族的起义。这次起义,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间经过二十多年。起义从西南地区开始,逐渐发展到长江和黄河流城,后来一直扩展到西北和西南边疆,席卷了中国大部分省区。参加起义的群众,不仅有汉族农民,而且有回族、苗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这次起义,虽然由于  相似文献   

6.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公元1787年1月)林爽文起义是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台湾番族(当时还没有高山族的名称)处在什么地位,他们和起义者以及清政府的关系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不少论著都认为番族参加了起义,并在起义中起了不小的作用,而对清朝统治者利用番族镇压起义则很少提到。本文试图根据有关这次起义的档案史料,对上述问题加以辨证,并且探讨在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清政府对番族所采取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在1928年春爆发的湘南起义中,发生过一件震动极大影响极深的“反白事件”。对这个事件的性质,党史界以及参加湘南起义的幸存者,几乎都作了比较一致的定论,即反革命暴乱事件。笔者近十年来,开始陆续接触这方面的史料,而后比较深入细致地查阅了凡有关这一事件的历史文献,革命回忆录以及国民党政府当时的报刊对这件事的报道资料。对事件的定论逐渐产生了疑问。近一年来,更  相似文献   

8.
清朝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继苏四十三起义不到三年时间,又爆发了田五、张文庆领导的甘肃回民起义。这两次起义有共同之处,都是马明心所创哲赫忍耶进行的反清斗争,且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是在不同时间、地点,由不同的领导者发动的起义,又各具特点,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史学界对前一次起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而对后一次起义研究较少,对除田五之外的其他首领在起义中的地位,起义是如何引起和发动的,斗争经过,起义规模,统治者采取的政策以及这次起义的作用等,大多不甚明晰。为了搞清楚这次起义,特撰写这篇文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末在四川大足县爆发的余栋臣起义,是我国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反洋教运动的深入和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继太平天国革命之后,在义和团运动爆发以前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关于余栋臣起义的性质,历来众说不一。笔者认为,起义不仅是反帝爱国的,而且含有反封建的因素和内容。本文着重对余栋臣起义所含的反封建因素和内容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孙恩、卢循起义,是东晋末年一次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的农民大起义。参加起义的农民群众最多时达到几十万人;起义农民转战于当今的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广西等九个省区;时间前后长达十三年(公元三九九——四一一)之久。起义农民烧官府,杀官吏,把斗争的锋芒直指腐朽的东晋王朝和世族大地主,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晋王朝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豪强门阀势力,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为中国农民战争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然而,解放以来,史学界对于这次起义,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意见;虽多数人认为它是农民起义,但又颇感语焉未详,有些问题并未说清楚。因此,笔者不揣粗陋,试就对这次起义的社会背景、起义的组织形式、起义的斗争经过、起义失败的原因和起义的历史影响等几个问题作一阐述,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 一 恩格斯曾指出:“任何地方发生革命,总是有一种社会要求为其背景”。孙恩、卢循起义自然也不例外。孙恩、卢循起义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呢?概括说来,有以下两点: (一)豪门世族肆无忌惮地大量兼并土地,使广大劳动农民、甚至中小地主日益破产,沦为佃客或奴婢。  相似文献   

11.
南宋初年的钟相、杨么起义,是我国封建社会千百次农民起义中规模较大的一次。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南宋统治者。在当时金宋对立,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起义军在反对南宋统治的同时,拒绝伪齐的诱降,保持了民族气节。农民起义军“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复杂环境中,坚持反对宋朝地主阶级的统治,又坚持抗拒金、齐、始终如一,大义凛然,充分表现了起义农民的坚定的原则立场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但近几年来,对杨么及其领导的起义军,也出现了不同的评价。如有人认为杨么“有亏于民族大节”,杨么“这支农民军已从一个具有民族斗争性质的农民政权逐渐蜕变为割据一方,甚至与伪齐勾连,破坏宋军抗金的反动地方军阀集团。”对于这种杨么“有亏于民族大节”的说法,我们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2.
1855-1872年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族人民大起义,是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贵州各族人民起义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起义军与清王朝进行了长达十八年的斗争,控制了贵州东南部大片地区,威震湘、桂边境,狠狠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地方封建势力,在中国农民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对张秀眉起义的研究尚有待深入,本文仅就这次起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如何理解白朗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之后的白朗起义,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唯一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是史学界所公认的。但在辛亥革命的巨大影响下,白朗起义的性质也有一个由农民革命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转化过程,诚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白朗起义未能走完“转化”的全程,但是“转化”本身却是客观存在的,也正是值得我们注意和加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中梁山聚义替天行道攻打官府的运动,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古往今来争论不休.古代文人多认为是忠义行为,也有部分正统文人认为是叛逆造反;上世纪20年代开始有人提出农民革命的说法,之后这一说法成为主导,似是不易之论;到了80年代才有人开始提出流民起义、忠义之举、武侠行为、反叛法律等非农民起义的观点.基于此,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学术界关于《水浒传》梁山聚义性质的研究进行了解读分析,认为《水浒传》粱山聚义性质的研究是一个假命题,由于人们的错误理解而进入《水浒传》研究的范畴,再加上我国文史不分的传统、阶级分析法的引进和政治形势使然,使得这一命题的研究俨然成了现实中《水浒传》研究的必然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1891年热河东部人民大起义爆发的原因、性质、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并指出,这次起义是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1890年大足余栋臣起义和同年发生的长江中下游反洋教怒潮一起形成为甲午战争前中国人民反洋教运动的三个“洪峰”,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史上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6.
<正>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甘肃河狄湟中等处爆发了一场撒拉族、回族人民起义。这是一场颇具规模的反抗清朝统治者民族压迫的斗争,但在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著作中却很少提及。本文试就这次起义发生的根源、起义概况以及如何评价这次起义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17.
文史哲一九五五年第四期华山同志所写的“南宋初的范汝为起义”一文,对於范汝为起义的性质、原因、经过,都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我最近见到一些有关这次起义而为作者所未经引用的材料。特别是这一次起义,有不少所谓“经绅人物”都参加进来了。“经绅人物”乃是高级智识分子,如欧阳颖士、吴琮、施逵、陆棠、谢响,就中陆棠是宋代理学大儒杨时(?山)的女婿,朱熹说他“有乡曲之?”,又“为士人时极端重,颇似有德器者”,在封建学者的眼光里,这当然是一件难於索解的事情了。杨时以老丈人身分,三次写信去劝他回来。他竟不理。另一位和杨同乡的理学大儒胡安国的儿子胡寅,在他的斐然集(卷三十)里,给陆棠做了一篇长达一千七百多字的傅记,结论是:“棠以?健之才,无形势之资,掉舌觅官,意欲乘  相似文献   

18.
渭华起义,是1928年5月至6月间,发生在陕西东部,以渭华原为中心的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至今已经六十个春秋了。这次起义是当时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暴动,也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起义之一.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叶,洪秀全、杨秀清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中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给腐朽没落的清王朝沉重打击。与此同时,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各族人民反清大起义,它与太平天国遥相呼应,猛烈冲击着清王朝在云南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作为这次反清大起义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两支队伍——杜文秀起义军和李文学起义军,在反清这个斗争大方向上同太平天国是一致的,客观上它们之间已经形成互相配合、互相声援的盟友关系;而处于全国人民反清革命运动中心的太平天国,给予杜文秀起义和李文学起义的影响,是通过参加这两支云南人民反清起义军的原太平军战士来体现的。深入研究杜文秀起义和李文学起义中原太平军战士的活动及其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太平天国革命与云南各族人民反清大起义的关系将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渭华起义,是一九二八年五月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陕西地区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西北工农革命军、陕东赤卫队的广大指战员和渭华原上的八万农民,同当地的地主豪绅势力和国民党的反动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在陕西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次起义虽然由于敌强我弱和缺乏经验失败了,但它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