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本论》是一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巨著,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他不仅凝结了马克思一生的全部心血,而且还有恩格斯卓越的贡献。回顾恩格斯与《资本论》的这段历史,学习恩格斯优秀的思想品质,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对我们将起积极的鼓舞作用。《资本论》创作的支持者和协助者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年代,由于没有固定收入,是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从事《资本论》创作的。当时,贫困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一家经常一连几个星期只能吃点面包和土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也是《资本论》第二卷发表一百周年;《资本论》第二卷是恩格斯编辑出版的。为纪念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的逝世,纪念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著作——《资本论》第二卷的发表,笔者特意探讨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二卷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8月5日,是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为纪念这位世界无产阶级领袖,本文仅就恩格斯对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所做的贡献作一点滴回顾,以悼念受人爱戴和敬仰的伟人,并激励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共产主义大道奋勇前进。1885年3月8日,恩格斯在写给马克思的二女儿劳拉的信中说:《资本论》“这部书将成为他(指马克思—引者注)的纪念碑,这是他自己树立起来的,比别人能为他树立的任何纪念碑都更加宏伟”。然而,马克思曾多次指出,没有恩格斯的帮助,自己是不能完成《资本论》三大卷的巨大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恩格斯逝世已经90周年了。在这个纪念的日子里,我们自然会想到他对《资本论》所作的巨大贡献。恩格斯对《资本论》的贡献表现在:一是马克思逝世以后,整理和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二是通过为《资本论》写序言、插入语、加脚注,亲自写第三卷第四章和为第三卷写增补等,补充、丰富、发展和捍卫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本文仅就后一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以此作为对恩格斯的怀念。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于1867年9月14日在汉堡出版,后两卷是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准备付印和出版的,第二卷于1885年出版,第三卷于1894年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先后被翻译成许多外国文字出版。1872年4月8日,《资本论》第一卷俄译本在彼得堡出版,它是《资本论》的第一个俄文版本,也是《资本论》的第一个外文版本。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不朽著作——《资本论》,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资本论》的问世,象一把利剑刺向资产阶级的心脏,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资本论》的光辉思想,一代又一代地哺育着革命人民,激励他们为推翻黑暗的旧世界,创造光明的新社会而斗争。恩格斯赞颂《资本论》时说:“自地球上有了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象我们面前这本书上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63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经济研究的方法在《资本论》中获得了完善的和经典的体现.恩格斯认为创立这个方法的伟大成就同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创立具有同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得很明白:“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8页)由于人们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不同,因而,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产生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另一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方式;第三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第四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本文就《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罗斯多尔斯基认为,很多马克思的批判者甚至马克思主义者都不理解马克思的方法及其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从而以经济学的方式“误解”了马克思。《大纲》构成了黑格尔思想与《资本论》之间的桥梁,因而对《资本论》的方法的揭示要诉诸对《大纲》的研究。《资本论》的核心方法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表现为从抽象概念到具体概念的“抽象上升法”;其二表现为具体概念的辩证运动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运动的统一,这表征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这种方法规定了《资本论》的核心理论性质,它们都与黑格尔有密切关系,而与经济学有本质性区别。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和马克思毕生的诚挚友谊,广为美传,恩格斯对马克里主义和马克思《资本论》的巨大贡献,举世赞颂。但是,恩格斯本人却自谦申明他不能与马克思相提并论,并风趣地自喻为第二小提琴手。是故,当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罗郁聪教授的《恩格思经济思想研究》专著时,胡培兆教授以《第二小提琴手的奏鸣曲》为题向读者评介该书。两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罗教授新著的《恩格斯与〈资本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问世。喜读之下,自然联想起恩格斯这位出色的第二小提琴手的另一支奏鸣曲,又在作者的精心发掘、整理成章后,奉献给《资本论》的读者。这支奏鸣曲音符的系统结构,虽然读者自可从作者的著作中而概知,然而我们还是乐于将读后的几点难忘的感  相似文献   

11.
关于《资本论》结构体系两个争论问题的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以毕生心血凝结的划时代巨著——《资本论》,其结构体系是十分坚实和严密的。《资本论》的逻辑结构问题,是指《资本论》科学理论体系的骨骼问题。它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结构的理论表现。马克思、恩格斯非常珍视《资本论》的逻辑结构。马克思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整体”。他还说:“在象我这样的著作中细节上的缺点是难免的。但是结构、整个的内部联系是德国科学的辉煌成就,这是单个的德国人完全可以承认的,因为这决不是他的功绩,而是全民族的功绩”。恩格斯也高度赞扬马克思《资本论》的结构。他说:“我祝贺你,只是由于你把错综复杂的经济问题放在应有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第1卷出版后对它进行修订的过程和各种版本的特点,着重阐释了工资和原始积累独立成篇的意义及其在内部结构上引起的变化。研究《资本论》第1卷的完善过程,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第1卷出版后对它进行修订的过程和各种版本的特点,着重阐释了工资和原始积累独立成篇的意义及其在内部结构上引起的变化。研究《资本论》第1卷的完善过程,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马克思的这两个伟大发现,最完整地凝结在《资本论》这一巨著中。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内容是从研究政治经济学产生的”①。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是如此。1842年—1843年间,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主编,第一次遇到了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因而推动他去研究政治经济学。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了唯物史观的丛本原理。后  相似文献   

15.
<正>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是恩格斯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在这一著作中,年青的恩格斯用社会主义的观点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这部著作对马克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克思曾摘记了其中的要点,热情地称它为“天才的大纲”。《大纲》的诞生,对马克思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而导致巨著《资本论》的问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大纲》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一颗唐明星。在1842—1844年期间,恩格斯生活在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他亲自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详细调查了英国工人的生活和斗争,直接参加了工人运动。在实践的同时,恩格斯还深入研究了英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大纲》是恩格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在这一著作中,恩格斯根据自己对英国资产阶级社会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主要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研究这部伟大著作的创作历史,对于深刻了解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本论》创作史分期的基础研究《资本论》创作史首先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划分《资本论》创作史的不同时期.一般有两种不同的分期方法:一是按照写作自然过程和阶段来划分;一是按照马克思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每个阶段所达到的发展水平来划分.我认为后一种分期方法更能深刻地了解马克思经济学说形成的发展过程.因为《资本论》首先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经典巨著,《资本论》创作史首先是马克思经济学说形成的历史,而马克思经  相似文献   

17.
去年《中国社会科学》第三期发表了张薰华同志题为《试校<资本论>中某些计算问题》一文,对《资本论》中一些计算上的笔误予以修改。文章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学风,读后很受启发。仅对其中几处的计算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数量分析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地位,数学方法在《资本论》中的应用和特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同时指出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数学方法的运用同以往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五年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一百周年和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一百年前,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公开出版了。如果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无疑是向资产者(包括士地所有者在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那末,《资本论》第二卷的出版肯定又是向资产者(包括土地所有者在内)胸膛刺戳的最锐利的匕首。它向人们严肃地宣告,资产阶级丧钟再次敲响,资本主义的整个大厦将要倾倒。同时,《资本论》第二卷的出版也给资产阶级学者的庸俗理论予以致命的打击,因而它同样遭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无耻诋毁。但不论资产阶级及其御用学者采取何种伎俩,《资本论》的光辉将永远照耀着人们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20.
《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是一个相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术争鸣的过程。在《资本论》第一卷教学与研究中进行学术争鸣较多的几个问题是:学习《资本论》的原因、《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关于资本与剩余价值的问题、资本积累的规律及历史趋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