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考察大学生关于能力与热情的内隐混合性别刻板印象。方法:从某高校选取90名大学生,采用两个内隐联想测验(IAT)探讨大学生是否对男女两性存在热情和能力两个内容维度的混合刻板印象。结果:与女性相比,大学生更多地将消极热情和积极能力与男性相联系;与男性相比,被试更多地将积极热情和消极能力与女性相联系。结论:被试对男性存在着消极热情—积极能力的内隐混合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存在积极热情—消极能力的内隐混合性别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2.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材在男女出现频次、两性人物形象、两性角色特质等方面存在着对女性忽视、刻板化、扭曲的印象,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取向依然失衡。在此基础上探讨性别取向失衡可能引发的问题,以期对教材的编写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性别角色是儿童适应社会,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内容,3-6、7岁的幼儿阶段是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时期。儿童在习得性别角色的同时开始习得所处社会所固有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大量研究证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限制并阻碍了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双性化的性别角色类型更有益于心理健康、情绪情感、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适应。绘本是儿童普遍喜欢的儿童读物,绘本中蕴含的性别角色期待和性别意识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绘本阅读为出发点,探讨在教育中如何利用绘本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向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析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性别平等教育要从"源头"抓起,毕竟男女幼儿成长的经历和体验不同,造成了他们未来发展的不同.正确的性别教育应该从学前教育入手,尽早干预性别刻板印象对幼儿的不利影响,形成现代幼儿性别教育观.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含义与特点、教育目标及其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PCK体系视域下,基于教师教材中语言领域活动类型与幼儿年龄,着重关注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以 《创造性思维发展整合课程(教师用书)》为例,分析332条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活动目标,发现幼儿园各种语言活动类型比例 失衡;教材目标中体现的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不全面;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年龄特点不明显。因此,建议 平衡各语言活动类型,提高游戏化水平;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全面发展;根据幼儿年龄和核心经验制定 全面发展的活动目标。  相似文献   

6.
现代媒介在性别知识、性别影像的建构与传播中存在着将男女两性形象刻板化的倾向,影响了健康合理的现代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的建构。赵宝刚的"话题电视剧"对现代社会两性形象、两性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僵化的性别刻板印象,打破了传统二元对立的性别结构与性别秩序,试图建立多元并存、平等和谐、互为主体的现代性别关系与性别秩序。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中国大陆重庆市幼儿园作为脉络,探讨了幼儿园统整课程的涵义、理论基础与设计,提出幼儿园统整课程目标旨在增进幼儿真正了解自己及其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并把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内容上,强调与幼儿的真实生活与社会经验相结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设计课程,并注重课程之间的统整性、综合性;在课程的组织上,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幼儿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者,教师与幼儿之间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课程评价方式上强调多元化、弹性化,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性别价值观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作为人最基本的生理基础,其差异性导致两性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义务、行为表现、态度观念等存在不同.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内外因素影响形成与发展多纬度多层次复杂的性别价值观,该观念又指导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表现.尽管关于性别的研究很多,但是主要是从刻板印象、性别角色态度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普遍的性别规制与偏见所引起的性别不公正会导致性别尊严伤害与性别刻板印象等后果,这种由性别偏见而产生的社会歧视与主体没有得到普遍的承认相关。社会歧视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从而限制了个人的自主发展。承担着个体社会化重要功能的学校场域,目前存在性别尊言伤害、性别刻板印象等性别偏见,这将严重阻碍男女两性的全面发展。真正的性别公正教育应该从承认并接纳性别差异开始,进行对话沟通,以消解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幼儿在游戏中完全的释放自己。儿童的性别角色意识几乎是在游戏中形成的。教师在游戏中的性别期待、性别教育理念影响其进行游戏指导和性别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双性化教育理论视角出发,整合出游戏中教师性别教育指导策略:教师应突破自身性别刻板印象,创设公平的性别教育环境,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性别角色认知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社会性别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社会性别视角探讨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本质及其对两性的影响,目的是让我们学会用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学会用性别平等视角来审视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努力消除传统性别观念中陈腐的、反科学的刻板印象,建立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促进男女两性各自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国内外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性别刻板印象在两性中确实存在,而且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步,这种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间接测量方法也在逐步完善。比较典型的有加工分离法(PDP)、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刻板解释偏差(SEB)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的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幼儿手安健康是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心愿。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在园幼儿的人身安全.是每所幼儿园常抓不懈的工作。一、教师要热爱幼教事业,细心周到地照顾孩子,保持敏捷的反应能力首先,教师只有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孩子,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积极参与幼儿活动,以自己饱满的情绪感染、带动幼儿,真正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细心周到地照顾孩子,观察了解每名幼儿.以充分掌握其性格、能力、兴趣,做到心中有数.哪些幼儿爱冒险,哪些幼儿爱打闹,哪些幼…  相似文献   

14.
教师惩戒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幼儿园教师惩戒的种类及次数及其对应的幼儿反应,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惩戒方式较多出现短促告诫,有效性不高;较少出现个别、集体交流,有效性较高;幼儿反应以行为减少为主。建议幼儿园教师应提高惩戒行为的针对性,关注幼儿对惩戒行为的行为反应,增加师幼交流的频率。  相似文献   

15.
儿童性侵事件的不断发生,引发我们对幼儿性知识教育的思考。对幼儿进行性知识、防性侵教育主要应从幼儿园、家长两方面入手,同时,还要强化国家和社会责任。幼儿园开展性知识教育,首先,应积极引导幼儿及家长科学理解性知识教育的含义,让幼儿具有性别自认能力和建立性别角色;其次,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组织各种活动,侧面进行性知识教育,培养科学的性态度,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教师要正确面对、理解班级幼儿之间发生的“性游戏”,为幼儿防性侵打下坚实基础。在家庭开展性知识教育,要求家长正确面对幼儿的各种提问,掌握好性知识教育时机,坚持正面教育原则,注意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的培养,实时为幼儿解答疑惑。家长、幼儿园同时还要重点对幼儿开展防性侵教育,让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范措施;教会幼儿求救方法和力所能及的反抗;培养孩子生命意识和独立自理能力。国家和社会还要完善幼儿保护法律,健全“二次伤害”防范机制,学习、参考世界各国对儿童性侵案的处罚方法。只有社会、幼儿园、家庭全方位筑起防性侵的“防火墙”,才能预防幼儿性侵事件发生,才能还儿童一个健康、自由、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16.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学性别平等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研究发现,教学中隐藏着性别不平等的问题,主要有教学标准的“性别中立”、教师在教学中所持有的性别刻板印象等。要改变教学中的性别不平等现状,社会、教师、学生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可以通过淡化传统性别角色、发展多样化的教育、优化教师的性别平等观、促进男女生和谐发展等措施逐渐实现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科学素养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达成,并决定着幼儿科学素养的水平。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236名幼儿园教师进行科学素养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学历、专业、教龄的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调查的结果,针对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提出建议: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训;通过多种途径为教师进行科学普及;引进更多男性教师加入幼儿园教师队伍;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科学活动开设情况的检查和指导;加强幼儿园教师自身的科学学习。  相似文献   

18.
在对媒体中报道两性高考状元的文本进行研究后,笔者发现,媒体在报道女性状元的时候存在着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媒体使用了带有性别偏见的词语进行报道,并淡化女性的学习能力,没有对女性在学业上取得的成功进行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命的重要表现形式,正确认识游戏的内涵价值,明确幼儿园游戏组织开展的指导策略,对于提高幼儿园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场地比较狭窄,游戏材料种类、数量不够丰富;开展的游戏类型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不一致;幼儿园缺少对教师游戏活动的针对性指导,幼儿教师在组织开展幼儿游戏活动中存在角色定位不正确、解决冲突方式不恰当和缺少活动反思等问题;且公办园和民办园在游戏材料更换频率和活动开展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对幼儿园、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和社会都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解决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有助于促进文化传承及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增进幼儿民族自豪感。通过感知体验、初步认识、丰富理解、拓展提升四轮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行动研究,结果显示: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促进了幼儿、教师及幼儿园等多方面的发展,但也存在着研究方案设计缺乏整体性与灵活性、幼儿对节气文化探索兴趣不高、教师缺少对节气融入教育活动的深入思考等问题。为此,应该从转变思想、选择资源、提升素养、创设环境等方面完善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