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北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人才流失率高、回流率低的现状,这对河北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并成为制约河北省跟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基础性问题。通过对河北省人才资源现状问题研究和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加快河北省人才回流的对策,有助于促进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沈瑶 《中文信息》2013,(7):110-110
现在社会妇女的地位提高了,与男子平等的参加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是培养人才的源泉,只有培养大量的女性职员人才才能让男女真正的平等,从而达到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促进整个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常态下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转型对接的重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基础是明确三地的功能定位,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其中,天津由于在协调区域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其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城市功能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天津城市功能演化的历史轨迹为参照,系统考察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框架下,天津城市功能新定位的逻辑架构。在此基础上,对天津城市功能发挥中存在的若干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进一步对提升天津城市功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常态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十分重要,借助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做法也较为可取。新时期,河北省也在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且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但也需要看到,现代服务业发展并不简单,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在发展上更是存在着明显不足。对京津冀协同背景下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更好促进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构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动态联盟状态下京津冀各区划协同发展的博弈演化过程,结果证明:作为动态联盟的协同发展的预期收益、风险成本和联盟资源是影响协同发展这一动态联盟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基于动态联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路径,并以此路径为方向,从降低联盟风险、增加联盟收益、和提高联盟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提出合理化新建议,以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子然 《理论界》2006,(12):133-134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人才始终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语人才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剖析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外语人才的重要性和需求特点,指出了我国当前企业外语人才发展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人才发展战略选择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下,三地会展业发展水平、产业规模和发展速度差距明显。基于"钻石模型"分析了河北省会展产业竞争力要素,对三地会展业发展概况进行比较,认为应从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政府服务等层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与河北省人才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作为全国区域人才合作的一部分,其对于河北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促成三方人才开发一体化的过程中,河北做出了许多努力,由于京津合作愿望并不强烈,加之经济、文化思想的差异和行政区划的分割,使这一合作的实质性进展并不大。尽管如此,人才开发一体化仍是大势所趋,合作已成定局。本文对河北在三方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中的基本状况进行理性分析,即看到优点,更分析劣势,从而提出河北人才发展策略的基本构想和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9.
创新发展是五个现代化天津的核心战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雄安新区的大时代背景下,天津应该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和巩固自身定位,推进区域性的产业价值链,创新资源链和市场资源链的三链互动,实现天津与雄安新区的错位发展,通过价值链输出,分享雄安新区的政策红利。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通过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了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发现京津冀三地在产业结构发展上存在阶梯性差异,河北省第二、三产业发展状况与北京、天津存在较大差异,且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其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阶段,发现十年来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从重度失调阶段历经轻度失调阶段,逐步发展到初级协调阶段,现过渡到中级协调阶段;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推动河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使各县(市)明确自身在全省的相对位次。文章以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为切入点,探讨了河北省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炼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提高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已成为河北省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在此过程中承接首都产业的转移已成为急迫的现实需要,但如何在实践中顺利推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河北省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从河北省角度提出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进一步推进产业承接的对策建议,从而为相关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高校人才培养对河北省产业结构进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至关重要。将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需求结构对接起来,以实现培养的人才满足人才市场的结构需求。文章对河北省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拟合及偏离情况进行基本分析,结果显示:七大产业毕业生人才供不应求、三大部门高校毕业生人才供过于求、卫生部门和农业部门人才供求基本拟合对接。并提出了河北省优化调整高校专业结构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确立互利型思维方式,建立利益诉求机制,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提倡公众参与和完善干部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京津冀区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京津科技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全国第一;京津冀区域内传统产业比重大,急需改造升级;而京津冀环境和制度竞争力则有待进一步提高。北京长期实际上定位不明确,制约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区域必须实行“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京津应该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河北省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现代化的重化工产业和制造业。京津冀经济技术的合作领域:以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为契机,实现京津冀区城内的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京(廊坊)津塘高科技产业带是京津冀经济合作的重点,河北省可以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以首钢搬迁河北(?)妃(?)为启动点共同建设环渤海重化工工业基地,将河北省建设成京津能源供应基地(包括火电和风力发电),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实质性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生存基础。英语听力教学是英语专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衡量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探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以"支架式"教学策略为理论依据,将"支架式"教学策略的脚手架搭建、创设问题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及效果评价的五个环节应用于英语听力教学,以实现听力教学质量的提高,改变听力教学的现状,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技能。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探索性的民办高校,它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文章分析了独立学院与母体学院的关系,探索了独立学院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与错位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纪良纲  晓国 《河北学刊》2004,24(6):198-201
区际产业转移是区际商品和要素流动之外的另一种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方式。整合京津冀地区的存量资源 ,积极推动京津冀形成基础设施衔接、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梯度开发模式与分工协作体系 ,是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