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在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观摩课堂教学,并与师生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中,习总书记发表了题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此次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高瞻远瞩,从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刻阐释了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的重要性。此外,习总书记还就如何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做出了明确要 相似文献
3.
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关系到“如何是”的价值问题.在探讨打造中国“梦之队”的“好老师”过程中发现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点,其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显得比较重要.从本土文化观照,呈现出关注人性、滋养人格、以德立命三个特点.放眼世界,西方平等关系的教育、生活情境中的教育以及超越学科边界的教育等,都为新型师生关系的转向提供了基础和广阔的背景.为了在教育活动中践行好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核心价值观,有必要再认知和定位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由此,需坚持三个转向:由教者转向参与,构建平等的关系;由站讲台转向沉入生活,形成互动的关系;由单向度转向多维,促进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好老师”境界从低到高可划分为“良师”境界、“名师”境界和“教育家”境界。良师是“好老师”成长的起点,已兼具“四有”特质;名师比良师有名,在教育教学领域起示范引领作用;教育家有自己独到系统的教育思想,已臻“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境界。“好老师”境界步步提升,是教师自我驱动、自我体悟、自我超越的结果,但教育管理部门可施加外驱力,培育好适宜教师成长的“沃土”,以激励更多“好老师”涌现。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指出青年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保持正确的价值追求;牢固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幸福谋福祉。追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历史和现实来源,进而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科学指南,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教育成果,为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供理论遵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年力量。 相似文献
6.
7.
李震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57-62
王阳明哲学中的“心”“意”关系,有道德意义与境界意义两端,前者为源为主,后者为流为次。就道德意义来看,道德理性将自己表现为意念动机,并通过对意念动机的觉知来把握自身。就境界意义来看,作为情绪主体的心在各种具体的情绪中获得实存,并通过对拘泥于具体情绪的扬弃而回到本真存在的状态。两种意义上的“心”“意”关系既有区别,又统一于良知概念之中,共同表征出即体即用、即存有即活动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汤亚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5):183-184
"好"字的意义较多,过去一直认为本义是"美,"本文通过分析"好"字的结构,语源的探讨,以及它所包含的文化成份,认为"好"字的本义应该是"女能生育子." 相似文献
9.
10.
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必须深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他们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情操、博大的仁爱之心和牢固的专业发展基础,从而引领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成才,切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时代变化、国家发展和政党自身建设需要出发,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反映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管党治党思想的深刻理解,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管党治党经验的总结创新,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文化逻辑的有机统一,从理论、路径和价值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建设学说,从系统性、矛盾性和辩证统一性上揭示了管党治党的哲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以生活世界为根基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对传统理想信念教育范式的突破和发展。这首先表现在价值逻辑上是从“是-应当”转变为“应当-是”。在“应当到是”的逻辑过程中,这一转变需要一逻辑中介即道德信仰。道德信仰通过“价值还原”和“超越生成”机制,使大学生个体得以突破“主-客”、“个体-社会”和“真理-价值”的二元价值分裂,使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得以主体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初到荷兰,儿子入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我自然不敢怠慢。
家长会设在一个体育馆里,数十张桌子在百余尺的场地一字排开,每张课桌前都有一位老师正襟危坐,我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儿子在国内上小学的时候,就是班里有名的淘气大王,每次开家长会,儿子总是老师重点批评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纪超凡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113-119
党的二十大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希望,号召青年们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据此四重特质,新时代好青年应该是坚定理想信念的追求者、民族复兴使命的担当者、勇毅拼搏的吃苦者、踔厉前行的奋斗者。理想信念是精神的引领,使命责任是历史的担当,吃苦精神是实践的要求,奋斗品质是素质的支撑,这四个重要特质是新时代青年在新征程中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15.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7)
习近平"四个伟大"重要论述,是对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重大课题的科学回答,蕴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是习近平对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韩益凤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23,(2):35-40+74+124
教师发展受制于教师发展观,关乎课程改革,影响教育质量。江苏为解决传统教师培训中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指导不足、教师训后追踪和持续引导不力、教师同伴资源开发不畅等教师发展问题,在全省掀起“四有”好教师团队项目建设。项目实施三年来,在行动改进方面颇有成效,在省域层面探索出教师发展路径多样化、教师发展主体校本化、教师发展评估多元化等实践经验。综合团队建设实践中的典型问题和现实困境,“四有”好教师团队项目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师发展目标,激发教师发展活力,引领教师行动改进。 相似文献
17.
“好教育”理念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花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1):118-120
"好教育"是一个关涉教育价值的概念,是与"坏教育"或"病态教育"相对而言的.我们要用健康心态和批判意识来看待教育及其实践活动,以明确"好教育"的价值预设.我们所追求的"好教育",就是富于生命关切和人文关怀的真正人性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43-47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习近平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一心中四有要求,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逻辑必然。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践行心中四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密切党群关系,切实做到代表人民、造福于民、执政为民、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20.
季桂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21-133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建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常把中国传统文化称之为以“德”为主的文化。从古到今,“德”的文化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核心内涵变化不大,大致是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为主体,在中国的民间尤其如此。在儒家思想中,“德”的核心理念为孔子所说的“仁爱之心”、孟子所言的“本善之性”,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包括道、理、志、向。迄今为止,该体系在中国人的精神中依然发挥着作用,是我们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