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简论社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现代化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内容的,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以及自己所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社会条件、精神条件的革命性的社会变迁过程。我认为,社会现代化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整体性。社会现代化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而绝不仅仅是社会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环节的现代化变迁过程。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一词在理论研究中有多种表述:①现代化指在近现代经济上落后的国家通过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②现代化就是工业化。③现代化是从科学技术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急剧变化过程的统称。④现代化是人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我国农村正经历着一场巨变。工业化以磅礴气势向农村推进,农民的生活方式日趋城市化,各种现代化的价值观念开始渗透新一代农民的思想意识之中。面对当代中国农村中所发生的举世瞩目的社会变迁,社会学工作者亟须对这一过程的起因、特征、趋势作出科学阐述,并参照世界范围内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克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诸种障碍因素,以促使现代化健  相似文献   

4.
政治现代化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和探讨政治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化这一社会大背景。现代化是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演变进化过程,是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推进过程。现代化既包括经济现代化,同时也包括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中的一个特定目标和将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的政治体系,沿着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末 ,中央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后 ,对广东提出了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要求 ,这一要求的提出使广东肩负起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探索经验的重任。现代化作为一个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 ,在向目标推进过程中应分阶段逐步实现。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已经带来很多负面问题。今天人们已开始认识到 ,现代化并非仅仅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 ,经济的繁荣也不是人类现代化的全部目标。随着人们对现代化认识的逐步深化 ,现代化的标准在不断调整。从内涵看 ,人们追求现代化的核心经历了从经济增长———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业现代化是《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一个隐性议题,具体呈现为农业工业化、农村社会关系现代化与农民职业化三个维度。农业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与本质,农村社会关系的现代化转型是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前提与社会基础,农民职业化则彰显了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向度及其资本限度。资本主义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农业工业化,农业越来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部门,为资本所支配。要推动农业工业化,资本不仅需要变革原有的农村关系,建构一套与资本主义农业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基础;而且需要通过对传统农民的改造,创造出适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雇佣劳动者。这一过程既表现为资本剥夺农民的残酷血腥过程,也昭示着人类摆脱“人的依赖关系”迈向“物的依赖性”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农业农村农民更高形态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历史孕育过程。基于马克思农业现代化的研究视域,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中国特色以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自觉。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这一表明近期社会发展变迁特征的深刻观念,已广泛体现在许多国家社会活动和事务运行的各个方面。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因而从各方面对现代化理论进行探索和研究就十分迫切和必要。“现代化”既是近期社会变迁的物质进程的客观标志,同时也是近期社会变迁相应的精神文化活动的意识标志,它已成为民族精神振奋的灵魂和世界文明复兴的内驱力。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改革,无疑是一场真正的趋向现代化的社会运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这既是说如果没有现代化了的人任何现代化都会失去基础,也是说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只有人的解放和主体性的跃升,才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其实,无论是经济方面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是政治方面的民主,都只不过是人的活动形式和交往形式。现代化的过程与人的解放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中国当代为实现现代化所做的努力,只有被放到主体坐标系中,通过在人的发展和解放过程中的特殊历史定位,才能真正体现它的历史作用和意义。马克思曾从主体发展的角度把社会历史的演进划分为三种形态;即人…  相似文献   

9.
杨爱君 《学术论坛》2012,(6):110-114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和互促进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新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国经济发展工业过程基本上是优先发展工业化,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本原始积累。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发展缓慢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我国经济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而且在不同的国家有着各自的特色。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以其对中国国情和世界时局的深刻理解,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思想。本文从现代化的目标模式、逻辑起点、途径、推进时序、主要特色等方面系统地阐释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深刻内涵,以揭示这一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化变迁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现代化”置于一个比“社会发展”更宽泛的概念“文化变迁”的基础上来加以审视、思考和规划,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运动是在个人、社会以及自然环境这三个关系人类文化生活的基本方面用新的联系方式、新的和谐取代旧的联系方式、旧的和谐的历史过程。一“现代化化”理论的开创人之一帕森斯在他的名著《社会系统》一书中,把工业化和民主化加以综合来衡量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水准,这一观点无疑是有价值的。但是,帕森斯以及许多资产阶级的“现代化理论”家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即要求民主化和工业化首先必须是要求者——文化的创造者获得了对文化与社会的支配地位和主体意识。也就是说,只有当  相似文献   

12.
浙江的现代化进程与发展模式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经济现代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核心内容。以市场化为特征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是推动浙江经济近二十年来高速增长的最大动力。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这一资源配置优化动态过程的两个主要表现。在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浙江经济发展模式,是浙东北地区与浙东南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相互交融的结果;而“温州模式”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中国现阶段一个最富生命力和最有前途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是当前浙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理顺企业、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对于现代化这一社会发展运动所进行的理论研究,以及对于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所作的实际考察,都清楚地告诉我们: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发展过程,它包括科学技术、经济、政治、法律、思想、心理等一切社会方面,自然也包括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也即,总体的现代化包括两大方面的现代化:社会和人。前者指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存在系统,其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社会结构;后者则指人自身的社会意识系统,主要地表现为人的观念。正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在一切社会运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样,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政治、经济上的现代化,也包括文化上的现代化。经济的现代化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而文化上的现代化则是社会迈向现代与文明的精神力量;政治上的现代化则是社会现代化的制度保证,三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同时代表了社会现代化的三个主要方面。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只顾经济建设,而忽视文化建设,认为经济建设上去了,文化建设也会自发地上去,我以为这是一种偏颇的观点。经济现代化诚然重要,舍此就等于舍弃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但文化现代化也是需要人们自觉地,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建设,文化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谈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素质、能力、知识的现代化,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类型和行为模式的现代化。很难想象一个文盲充斥的社会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社会。本文将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冲突与融合二个方面具体地阐明我对文化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儒家经济伦理与中国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与现代,既是一对范畴,又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在原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如西欧诸国,在16至18世纪已经解决了这一课题;在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如西欧以外各国,则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迁.正在着力解决这一课题。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经济伦理对现代商业精神,乃至整个现代化进程有利还是有弊?学术界讨论热烈,各执一辞。现代派认为,现代化就是告别传统,就是对传统的否定,因而现代化不会借助传统的经济伦理;相反,传统的东西只是历史的惰力,只是一种羁绊。传统派认为,各国各民族的现代化,无不具有自身特色,那些经历历史发展过程的文化,是有生命力的东西,是国粹,因而对现代化是动力,可以推动现代化事业。我们认为,对于儒家经济伦理所发生的现实作用,不能笼统地、简单地定性为推动或阻碍,也应该贯注“历史与现实”的辩证方法:历史是现实的前提和基础,现实是对历史的扬弃与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儒家经济伦理可以对现代化产生动力,但要通过”转化”。  相似文献   

16.
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现代化作为一项世界性的现实运动,已越来越成为世人所关注的一个全球性的热点。但不管哪方面的现代化,只有与人的发展内在地结合在一起,使其与人的本性及发展一致时,才具有真实的意义,才能使其实现成为可能。社会现代化应以人为本,这是几十年来理论和实践探索所得到的一个真理性的认识。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发展观,对于我国现实的现代化过程和社会发展研究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人的一般本质人的一般本质是指所有个人都具有的共同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无…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而国家建设是现代国家的形成及其过程。现代化和国家建设是走向现代国家的两个重要条件。对于特定国家而言,要成为一个现代国家,不仅需要国家建设,而且需要实现现代化。早发国家和后发国家现代化与国家建设的启动时间不同,现代化与国家建设呈现的关系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自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叶的中国近代历史,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加以研究。从政治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这一段历史可以看作是中国这样一个传统主权国家,对西方列强的挑战作出回应而引发的社会变迁过程。 对于一个传统的主权国家而言,早期现代化过程取得成功或导致现代化的挫折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传统国家能成功地应付西方挑战,而有的则相反?这种现代化的关键,除了外部因素以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传统主权国家,能否在原有体制和文化的基础上,及时形成一种对西方挑战的“综合性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变迁之一。它几乎对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有着极为深层的影响。在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第一次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出现,这主要是由于现代化依靠的是科学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不同因素之间的变化速度差异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人们正在经历的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总体性变革过程。对于这场变革的总体性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近年来学界已有相当数量的研究。但对于这一总体性变革中不同部分之间在变化速度上的差异,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这个问题对整个现代化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即是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探讨。一、奥格本与文化堕距美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奥格本可以说是研究社会变迁中社会不同部分变化速度差异的开先河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