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确立金融危机时点和经济刺激政策时点,构建干预分析模型推演刻画GDP序列的变动轨迹,并测算金融危机和经济刺激政策对我国三大产业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GDP负面影响最大时点处于2009年第1季度,而经济刺激政策对我国GDP拉动效应最大时点处于2009年第3季度,经济刺激政策能够有效缓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政策时滞存在且大约为两个季度,实际GDP变动趋势仍与国际金融危机前高度拟合。  相似文献   

2.
当前形势下浙江外贸出口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仍在不断加深。本文通过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对我省外贸出口走势做出了基本的判断,客观分析了我省外贸出口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对优势,提出了影响外贸出口稳定增长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对德阳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建林  李艳 《四川省情》2008,(11):15-17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逐渐恶化并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效应的国际传导速度自2008年9月以来明显加快,其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不断加深,全球经济下行已成定势,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国际金融危机对地震重灾区和全国重  相似文献   

4.
次贷危机究竟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美国经济何时能走出危机?中国的政府和企业将会如何应对新的国际经济局面?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首先判断美国这次源于房地产信贷、已经也必然波及所有金融信贷和实体经济领域的危机尚未见底,可能持续5至7年,而美国经济的复苏需10年甚至更久.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知道中国,事实上也包括与中国类似发展模式的很多其他东亚经济体,实体经济究竞要被迫做出哪些调整,才能对中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和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作一个方向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的次债危机发展成美国的金融危机,然后蔓延成欧美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现在,危机早就进一步深化和蔓延,金融危机已经延伸到实体经济领域,全球经济的冬天已经来临了。而此次发生在全球经济“心脏”部位的经济危机将可能成为有史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集中体现在2009年。目前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此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多数专家乐观的认为,中国经济出口受阻了还有投资、国内消费支撑。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国际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特别是去年9月以来,这一危机迅速蔓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出口加工业受到巨大冲击,大量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出现严重的生产经营困难,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分析实体经济的未来走势。近日,威海市统计局组织力量对我市具有代表性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纺织服装、化工、食品行业中的部分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市绝大多数企业面对生产受阻、效益下滑、市场萎缩、资金短缺等困难,能够做到主动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抢抓机遇用活政策,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强节能降耗减排,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逆境中实现了新的发展。总的来看,调研中企业对下半年的生产形势比预期要好。为总结经验,启迪发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逐渐波及世界各国,最终引发了世界金融危机。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经济步入衰退,具体表现为衍生产品价格下跌、投资银行破产或出现财务危机、信用循环断裂以及实体经济遭受剧烈冲击等。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必然是首当其冲。在次贷危机的猛烈冲击下,全球股市出现普遍爆跌的联动效应现象。同样,我国股票市场也在危机过程中显示出漫长而又迅速的下行路径,股指连创新低。  相似文献   

9.
周怡  满丽斯  徐莉 《四川省情》2008,(11):13-14,17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已逐渐波及全球,使全球经济进一步恶化,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拖累,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向下调整,导致全球经济增势放缓。从第三季度统计数据看,我国东部沿海省市经济增长明显回落,全国经济增长减缓趋势也较为显著,对四川工业经济的影响也开始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海啸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正在由金融领域波及经济领域,由虚拟经济波及到实体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将受到危机的巨大冲击。加上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深层次弊端,更加凸显了这次抗击金融海啸的严重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的次债危机发展成美国的金融危机,然后蔓延成欧美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目前,金融危机已经延伸到实体经济领域,全球经济的冬天已经来临了。此次发生在全球经济“心脏”部位的经济危机可能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全球经济,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对工业领域的影响尤为突出,工业增速下行压力加大,部分行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3.
一、金融危机对内蒙古进出口的影响   相对而言,2008年是中国经济比较困难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GDY从连续4年的二位数增长回落到9.5%左右.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是增长8%左右.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出来,特别是已经影响到我国沿边、沿海的外贸出口企业.外向刑经济为主的制造加工企业减产、转产甚至停产.……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的战火横扫西方发达国家,危机带来的"阵痛"愈演愈烈.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来看,由于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集中影响爆发于2008年末,即使经历了2008年诸多事件的洗涤,我国体育产业还是呈现增长态势,可以说是全球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就业效应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别利用2007年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和引入非线性因子的局部非线性投入产出模型,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为直接的出口、投资角度出发,测算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在最近一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影响是逐步加剧的;重点行业影响较为集中;由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及时准确,刺激经济计划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非线性就业弹性能够更准确的反应行业产值和就业人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其引入投入产出经典模型能使模型更好地反映真实经济情况。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传染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莉  林宝清 《统计与预测》2002,(4):27-29,25
一、金融危机传染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世界经济跌宕不宁,金融危机频频爆发。Michael D.Bordo和Antu PaniniMurshid(2000)对人类历史上近2个世纪以来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他们发现,由于近20年来金融创新和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加快,金融危机不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频繁,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而且表现出很明显的传染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国工业经济从2008年7月开始,连续呈阶梯式下降,每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都回落1个百分点以上。11月份,工业增长速度仅为5.4%,创2002年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源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扩散和蔓延,对实体经济影响逐步加深.受此影响,赤峰市经济增长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放缓,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突出显现.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的困惑:返乡还是留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等多种因素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农民工回流现象.特别是进入四季度后,农民工回乡提前,回流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农民工大量返乡,凸显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打乱了我国城市化进程.许多农民工在困惑:是留在城市继续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还是返回乡村种植那只够解决温饱的一亩三分地?一些地方政府也很困惑:是继续鼓励农民进城务工?还是把已经回乡的农民工留在当地以减轻城市就业压力?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0.
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中最容易产生严重问题的部门。20世纪90年代,波及诸多国家的区域性金融危机就发生了三次,1992年暴发的欧洲货币危机使大多数欧共体成员先后遭受影响:;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不仅影响了拉美地区,还使其他各洲的诸多国家受到冲击;1997年,开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席卷亚洲,即使经济实力异常强大的日本也未能幸免。金融领域的不安全隐患及其表现形式金融领域的不安全隐患有很多种类型,主要有:(一)货币流通量失控。是指货币增加量严重超过经济正常运行需要。物价快速上涨是其必然后果,甚至还有可能引发物价飞涨。引发货币流通量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