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金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12-15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冲突,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章在介绍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基本内涵与主要原则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技术变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形态的升级与改造,推动了循环经济发展。然而,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企业循环经济中存在技术和产业转换等方面障碍。为此,本文提出了培育循环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政策性扶持,降低转换成本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以高于全国的平均速度持续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三大产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产业结构受资源制约,污染问题严重。严重地影响着我省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加快转度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解决河南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污染之间的尖锐矛盾,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循环经济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湖南的产业结构调整忽视了生态性和社会性,导致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必须应用循环经济理念作于湖南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以期促进湖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的分析,认为在现今的条件下,想要用行政命令手段来实现产业结构调优化,是行不通的。只有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确定适当的产业调整方针,不断推进改革进程,尽快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来,才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6.
集群规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产业集群发展必须考虑规模优化和“阈限”。通过建立并分析基于资源共享的集群规模关联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在集群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当集群成员企业收益dr;最大,即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新进出集群的企业出现大致平衡,此时集群成员企业数量即为集群最适规模。通过分析集群规模与资源利用、集群效应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了以集群规模促进集群效应增强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8.
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建立科学评价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体系和方法,对引导产业集群合理有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绩效三个方面着手,构建符合循环经济特征的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各指标的评价值及其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以后,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求得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综合评分值,既可对产业集群某一时期生态化发展水平及三个维度间的关系作出客观的评价,找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相似文献
9.
曹兴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2):152-153
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旅游产业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王兆峰教授新著《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将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竞争力评价与旅游产业集群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新途径,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延安产业结构问题及其调整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延安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集中表现在“资源型”产业结构特征明显、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偏低等方面。为使延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延安应实施主导产业选择发展的战略调整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用循环经济的思想及途径解决“资源型”产业结构与产业梯度转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以新兴服务业为主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理论界的研究成果来看,三明市集体林权改革基本完成后,缺乏基于实地数据分析的林业产业结构变化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2005-2010年三明市集体林权改革基本完成以来其林业系统的产值结构,结果表明,2005-2010年三明市林业三大产业与林业产值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解释了产生此排序的原因,指出了三明市试验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这对巩固我国的集体林权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小平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44-46
知识经济的到来 ,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并从根本上改造着国民经济。为此 ,从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动因入手 ,阐述了知识经济的概念、特征 ,以及知识经济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 ,提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是目前中部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如何排除这一障碍,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进行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是其重要举措.然而要进行基于循环经济的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首要解决的瓶颈问题就是路径和模式的选择.因此,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循环经济指导下,以中部地区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进行其生态化路径和模式的研究,旨在引导中部产业集群朝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快速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4.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47-50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是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嵌入产业集群的发展中,有助于解决石化产业集群存在的资源过度消耗、废弃物过度排放的问题。分析青岛市石化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现状,并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从集群企业的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集群企业间的副产物相互利用及产业链条延伸层面,构建青岛市石化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以对青岛市石化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汪建华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6)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传统增长模式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因此必须将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低代价的循环经济模式,促进经济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并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指向进行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视角的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5)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地带,地处三峡工程上游区域,是长江上游的核心区域和重要的生态屏障,在西部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在实现超常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四川省应牢固确立和遵循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理念,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对区域内的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产业进行限制,摒弃并逐步淘汰;大力发展耗能少、耗费资源少、污染小的高科技产业,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和生态产业的优势,使四川经济走上能源节约型、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化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形生产模式,以及以资源消耗型制造业为主的滞后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作为直接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素质高低的区域产业结构,就成为了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关键。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阐述了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结构优化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各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工业生态化改造、三次产业间形成三产互动的良性体系、通过虚拟产业链的延伸和对接实现区位优势互补,加强区域合作"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结构机制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循环经济角度出发,提出了按照集群与资源的关联程度将产业集群分成链环依托型和网络共生型产业集群两种类型,着重在资源关联强度、结构特征、集群形成及驱动机制、集群地理边界和规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提出了针对两种类型产业集群的政策设计的不同思路。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了邯郸市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邯郸市产业环境进行了总体分析,对传统行业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对邯郸市产业进行了SWOT分析;然后,提出邯郸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思路与原则;最后,从七个方面提出邯郸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林伯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0-20
当前,节能仍然是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手段。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节能是较为有效且成本较低的减排措施。中国过去在节能领域的工作以提高能源效率为主,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碳中和目标对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一个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碳中和背景下的节能不仅在于提高能源效率,同时也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低碳消费和循环经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未来经济仍将继续以中高速增长。由于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是“生产型”而非“消费型”,因此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更快地减少能源消耗,同时促进脱煤和减排,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中国经济增长需要鼓励消费,但其他条件不变,更多的消费却意味着更大的能耗和更多的碳排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鼓励清洁低碳消费。预期人均能源消费及居民部门能源消费占比将持续增加的前提下,中国需要倡导低碳消费以倒逼企业低碳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也是解决消费增长与碳排放矛盾的重要方面。中国正处于技术高速进步阶段,产品更新换代频繁,需要尽可能实现再利用、再生产、再循环。所以,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广义地看待节能的内涵,并制定和完善具体政策,坚持生产侧和消费侧并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