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近代中国农家经营模式的变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近代农家经营模式①的变动进行归类分析,认为“耕织结合”的传统模式主要呈现出四种变化:(1)以农业为主,以市场导向为目的的家庭手工业生产为辅;(2)以市场导向的手工业生产为主、以农业为辅;(3)纯农业经营户;(4)纯手工业经营户。从总体上看,前两种模式变动占据主导地位,纯粹的农业经营户和纯粹的手工业经营户在近代农村并不具有规模意义。因此,“农工结合”始终是近代农家最主要的经营模式。但是,结合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它既可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可能是面向市场的商品经济,关键取决于家庭手工业生产的性质。在“农工结合”的经营模式中,以市场导向为目的的家庭手工业,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即维生型与唯利型。站在农村工业化的角度看,唯利型的“农工结合”的经营模式是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但是,近代中国的农情决定了维生型的农工结合的经营模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近代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农业和工业的关系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农工关系进行了长期的讨论。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知识界基本认为农业和工业缺少关联度,但是到了后半期,出现了农业和工业相倚相辅的思想。20世纪30年代,农业和工业相互促进的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同,在此基础上,知识界对乡村工业这一概念进行新阐发,提出了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等概念。20世纪40年代,知识界认识到农业和工业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而提出了"平衡发展"的概念,对如何实现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农村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不仅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产业经济理论上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本文主要从三次产业理论的角度对农业产业化的产业特征加以分析,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施农科教结合,就是在政府统筹下,把农业开发同科技开发、智力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科技、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以形成强大合力。这也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客观要求。 1、农科教结合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又依赖于其各要素的充分开发和有机联系。构成生产力的各要素中,具有文化科学知识、掌握生产技能的人是第一要素;随着科技成果应用而革新改造的先进生产工具是第二要素;利用科技进步,人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理论与广东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经济学是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的、研究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门新兴学科。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理论在这一学科中是一个关键的而又颇有争议的焦点课题。本文试结合广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践做一些粗浅的实证分析。一、工业化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发展经济学属于西方经济学体系,它的理论形成和发展具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烙印。较为流行和影响较大的工业化理论认为,所谓工业化,是指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也就是农业国家在发展制造业以及农业人口转移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从加快实现工业化转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所扮演的角色和国家对农业的政策导向也在不断调整。从经济结构转型视角,结合各国普遍发展规律和中国实践经验分三个阶段梳理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和政策转变逻辑。研究结果表明:1953年以前是农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农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是国家的主要任务;1953—2003年是农业发展的第二阶段,我国在农业基础相当薄弱的基础上开启了工业化进程,这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但也出现了城乡差距扩大、农业农村发展落后等问题;2004年至今为农业发展的第三阶段,我国开始了工业反哺农业,通过农业支持和保护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我国第三阶段整体经济发展特点及农业发展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35年左右农业发展将进入第四阶段,准确理解和把握农业发展阶段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我们把农村工业化理解为二元经济尤其是环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在农村社区范围内建立和发展工业,并用工业来改造包括传统农业在内的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农村社会的过程。和一般的工业化过程一样,农村工业化在客观上也存在着启动或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是《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一个隐性议题,具体呈现为农业工业化、农村社会关系现代化与农民职业化三个维度。农业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与本质,农村社会关系的现代化转型是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前提与社会基础,农民职业化则彰显了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向度及其资本限度。资本主义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农业工业化,农业越来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部门,为资本所支配。要推动农业工业化,资本不仅需要变革原有的农村关系,建构一套与资本主义农业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基础;而且需要通过对传统农民的改造,创造出适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雇佣劳动者。这一过程既表现为资本剥夺农民的残酷血腥过程,也昭示着人类摆脱“人的依赖关系”迈向“物的依赖性”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农业农村农民更高形态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历史孕育过程。基于马克思农业现代化的研究视域,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中国特色以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自觉。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城市化达到相当程度后,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能力,这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之道。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具备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从经济发展看,我国总体…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业的历史性巨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不动摇,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动摇,从一个曾经长期缺粮的省份,转变为中国第一粮食产量大省和第一粮食转化加工业大省,形成了农工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破解了"工业化往往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普遍性难题.系统梳理河南农业30年来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河南农业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基本经验,对于巩固我国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更好地用改革开放的思路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南京四郊五县农村工业化发展的现状考察和分析后认为:目前,南京四郊五县的经济在全市的经济总量中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并奠定了农村工业化的基础;但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依然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两大最主要的难题。解决这两大难题的根本途径依赖于农村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为此,本文从乡镇企业改制、技术创新、大中小企业协作、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及现代化发展相互协调、区域比较优势与产业布局、工业聚集效应与小城镇发展以及市郊产业带形成与城镇柔性化发展等视角,提出了加快南京四郊五县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为确保上述思路和对策能在实践中有效地贯彻和实施,本文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革乡镇机构、人才培训、金融财税和科技信息等多个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关于曲靖市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杨贵平农业和农村工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城市的出现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又以对食品、工业原料和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带动农业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兴起,如何把城市的发展与农村的富裕结合起来,以城市为...  相似文献   

13.
于明 《东岳论丛》2002,23(4):5-9
农业产业化 ,是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创造出的一种新的经营形式和组织方式 ,代表了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在推进农村由温饱宽裕到小康的过程中 ,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的改善和变化 ,农业产业化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把农业产业化推向一个新阶段 ,至少有以下几点应当引起注意 :一、应当更新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 ;二、切实抓住产品结构调整的关键 ;三、真正重视农业的工业化问题 ;四、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 ;五、迎接WTO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一、工业化进程中的海南农业工业化是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不断上升的过程,也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由传统农业占主导转化为工业占主导的过程。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指出经济发展是由于工业部门的扩张使农业部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被吸收到工业部门中就业,直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因此工业化广义上讲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是等同的。由于二元结构模型忽视了农业和农村的地位,以致50-6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时将发展简单化为加速工业的发展,并在各方面对工业实行一系列倾斜政策,结果是工业扩张与农业衰退、城市繁荣与农村调敝齐头并进。总结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台湾)工业化走过的路,得出的结论是:工业化的主题是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的现代化改造并举。  相似文献   

15.
一、农业产业化迫切需要高效的农村信贷服务农业产业化要求与农村金融部门建立起新型的信贷关系。农业朝产业化方向发展,使农业更多地依赖于金融部门的扶持,农村存、贷、结算业务发生更加频繁,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信贷部门,必须成为农业生产者和产业组织的合作伙伴。(1)农业产业化需要农村信贷的助推器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信贷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信贷在农业产业化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某一环节实施倾斜,必然会引起某一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或某一经济组织的重组。农业产业化对信贷的要求不再是为满足小生产应急需…  相似文献   

16.
江西农业开发总体战,作为规划五至七年时间完成的重大战役,不仅要重视发展的战略,而且要注重战术问题的研究。 江西正在实施的农业开发总体战,不只是某一方面的单项农业开发,而且是以发展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加速资源转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巨大系统工程。既是重大战略决策,又包含了一系列战术问题。 战术在农业开发总体战中的重要性,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农村人民公社社队企业,逐步实现公社工业化,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促使农业高速度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合理组织,关系到高速度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具体道路。因此,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公社工业化的各项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现静海县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有三个问题值得探讨。一、坚持以农村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现代农业要求使用现代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衰落与凋敝的总体态势和真实写照。在我国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多重因素驱动下,大量农民外流,不仅形成农村人口空心化,而且还引发了连锁效应——农业生产空心化、公共服务空心化、基层民主空心化以及社会心理空虚化等。直面空心化所带来的农村衰败格局,要求政府重新审视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心和方向,通过在农业生产、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层民主和农村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的政策革新,最终实现填充农村空心化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杨爱君 《学术论坛》2012,(6):110-114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和互促进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新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国经济发展工业过程基本上是优先发展工业化,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本原始积累。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发展缓慢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我国经济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