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鞅及其变法 商鞅(?——公元前三三八年),战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前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本是卫国人,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受秦封于商,称“商君”,后世习称商鞅。 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正是社会变革急剧进行的时期,也是儒法斗争走向尖锐化的阶段。妄图挽回奴隶制颓势的儒家,日益不得人心。为新兴地主阶级上台大喊大叫的法家,随着封建制的逐步确立而登上政治舞台。 秦国开始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直到公元前四○八年,即鲁国“初税亩”一百八十六年之  相似文献   

2.
《商君书》是公元前二六○年前后,由商鞅变法路线的继承者编撰的一部书。这部书生动的记述了战国时期杰出的法家代表——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的斗争事迹,阐述了商鞅所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法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我们研究这一时期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重要资料,是我国历代法家著作中主要作品之一。这部书在汉时有二十九篇,现实存二十四篇。从现存这些篇章的内容来看,它对于  相似文献   

3.
韩非(公元前280——前232年)是法家杰出人物荀子的学生。他继承并发展了荀子以及前期法家李悝、吴起和商鞅的思想,成为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者。他的学说为新兴地主阶级创立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他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共五十五篇。代表作有《五蠹》、《孤愤》、《显学》、《说难》、《定法》、《有度》、《用人》等。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法家作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代言人,以崭新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和奴隶主贵族意识形态形成根本对立,和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儒家学派展开不可调和的长期的斗争。 韩非(公元前280—233年)是荀子的学生。他继承了荀子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和进步的法治思想;并批判地总结了前期法家的政治理论,尤其是商鞅十多年来变法斗争的  相似文献   

5.
谈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我国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时代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是当时新兴地主阶级革新派、法家的杰出代表商鞅(?——公元前三三八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的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本身,就是一座法家的胜利纪念碑。正因为如此,在儒法斗争的历史上,商鞅变法成了儒家攻击的一个重要目标。历代的孔孟之徒花了大量笔墨来诬蔑它、中伤它。叛徒、卖国贼林彪也对它进行恶毒的咒骂。今天,是彻底清除尊儒反法的历史垃圾、恢复商鞅变法应有的历史地位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6.
《商君书》一书,是公元前二六○年前后由商鞅变法路线的继承者编撰的一部书。这部书生动地记述了战国中期杰出的法家代表兼军事家——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的斗争事迹,阐述了商鞅所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基本内容。该书在汉时有二十九篇,现存二十四篇。在这二十四篇中,涉及军事问题的就有十二篇,其中  相似文献   

7.
商鞅变法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功绩如丘山,声名传后世。这是法家人物王充、桑弘羊对商鞅变法为秦朝统一中国奠定基础的功绩的赞美。商鞅(又叫公孙鞅、卫鞅)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坚持革新,反对复辟,为开创新兴地主阶级的事业,与奴隶主贵族反动势力和孔孟之道拼斗了一生。下面讲的是商鞅变法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商君书》是秦孝公(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至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时期商鞅和商鞅学派陆续写成的一部充满着强烈变革气息的法家文献。这部书反映了战国时代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内复辟与反复辟的激烈斗争,总结了地主阶级对奴隶主阶级全面专政的历史经验,对于封建制代替奴隶制,在中国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起了重要的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历史,“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末,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①正是在秦始皇时代完成了这一个重大转变,在商鞅时代则为这一个重大转变奠定了基础。商鞅是战国时期,继李悝之后前期法家的杰出代表。曾以“霸道”(即用暴力统一中国)说秦孝公,得到秦孝公的信任,而被任命为秦国的左庶长。于公元前359年至公  相似文献   

10.
(一)商鞅与商君書商鞅是卫君宗室的后裔,生在战国中期。当时,諸侯間在进行着频繁而剧烈的兼并战爭;社会在由领主封建制度向地主封建制度过渡(我認为中国由西周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学术界各个宗派在展开各种問題的辯論,形成百家爭鳴的現象,而以儒墨两家的势力为大。法家以李悝为先驅,商鞅是最鮮明的旗帜,与商鞅同时有申不害,稍后有慎到。商以法治为主,申以术治为主,慎以势治为主,这是前期法家的三“巨子”。商鞅在魏国做过  相似文献   

11.
晁错(公元前200年——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初期著名的法家,汉景帝的主要谋画人物。历任博士、御史大夫(副宰相)等职,很得汉景帝的信任,号称“智囊”。晁错年轻时,曾学习申不害、商鞅等法家的刑名之学,深受法家思想的影响。他热烈赞扬秦始皇,认为他的功业大大超过了儒家奉若神明的禹、汤、文、武。他善辩多才,曾向文帝奏请了不少“可行之事”,深得文帝和太子刘启(景帝)的信任和器重。升为  相似文献   

12.
《商君书》成书时间大约在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前251年)的晚年。此书非作于一人,也非写于一时,但其内容基本符合商鞅的思想实质,是一部以记述商鞅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为基本内容的重要著作,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这里只是就一个侧面即吏治思想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前言《商君书》是先秦法家的重要典籍。作者是商鞅及其他法家人物,关于这点,前人考之綦详,不具述。商鞅的法治思想,为韩非所继承和发展,虽然他也批判商鞅“有法而无术”。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商鞅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清代学者对《商君书》曾有校释,成绩卓异。近人和当代学者续有订补,或译为今语,朱师辙先生《商君书解诂》。高亨先生《商君书注译》、山东大学编写组《商子译注))等尤为详审。笔者参阅众家之作,在若干处提出浅见,藉资商榷,并作补  相似文献   

14.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家。秦孝公六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初步实行了变法。秦孝公七年,商鞅被任命为大良造。秦孝公十二年,商鞅又进行了第二次变法。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是:废井田,“开阡陌封疆”,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重农抑商,奖励垦荒发展地主经济;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耕战,废除奴隶制的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推广“连坐法”,统一度量衡。商鞅之法“行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先秦诸子中的一家,法家突出的特点是追求绝对君主专制。体现了前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思想的《商君书》重"壹",集大成者先秦法家思想的《韩非子》尚"道",而从"壹"到"道"正勾勒出法家追求绝对君主专制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晁错(前200—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是西汉前期著名的法家政治家,少时跟张恢学申商刑名之学,继承了先秦法家商鞅等的思想。汉文帝时为太常掌故,后为太子舍人,又任为博士,拜太子家令。以后景帝即位,以为内史,后迁为御史大夫等官。晁错所处的时代,是西汉新兴地主阶级在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基础上,巩固和发展新兴地主政权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三一六年秦王朝统一四川,此后对四川进行了大力开发。这是秦统一中国的重要一环,也是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奉行的法家路线的一个重大胜利。研究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法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总结历史经验,深入批林批孔。一四川是祖国一块富饶美丽的地方。在古代,这里生息着巴人、蜀人和其他成十上百个大大小小的部族、部落。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是现在一些少数民族的沮先。他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祖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考古发掘  相似文献   

18.
商鞅作为早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对“周礼”的态度秉持“更化”而非完全的“拒斥”。基于法家的功利认知,商鞅提出“礼者,所以便事”的基本原则。进而主张以“刑无等级”取代“刑不上大夫”,用军功爵制替代周礼基于宗法血缘的分封制,推崇耕战而斥责诗书。商鞅在秦的变法,实则是以“法”入“礼”的“更礼”革新。
  相似文献   

19.
商鞅是我国战国前期的法家代表人物,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有名的教育革新家。他总结和发展了早期法家李悝、吴起的变革经验和理论,发扬了大无畏的精神,以战斗的姿态,在秦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变法实践。商鞅的变法涉及到各个方面,他把教育革新也当作变法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鲜明的教育革新思想,为法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可是,古今中外的反动派,出于其反革命政治的需要,篡改中国教育史,从根本上否定  相似文献   

20.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约生于韩襄王十四年(公元前二九八年),卒于韩王安六年(公元前二三二年)。《史记》卷六十三本传说他是“韩之诸公子”,“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韩非素喜刑名法术之学,他总结了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丰富历史经验,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批判地吸收了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前期法家人物的政治主张,对儒、道、墨各家的学说也有所采择和综合,从而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