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黎庶昌(1837-1898)两任清朝驻日公使,首任自光绪七年到十年(1881-1884),第二任自光绪十三年至十六年(1887-1890),为晚清驻日公使中任期最久者。所著原有《使东奏议》、《使东文牍》各两卷,今已佚,但在后世编纂的一些外交文件集中有片断保留。存世的著作《拙尊园丛稿》六卷及《黎星使宴集合编》有若干篇记述与日本文士的友谊及文字因缘。本文简述黎庶昌在日本的外交活动和文学活动,以见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日关系以及甲午中日战争背景之一斑。  相似文献   

2.
据日本《古事纪》记载,大约六世纪末中国的《论语》、《千字文》等典籍经朝鲜传入日本.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传人日本的最早记录.从那以后,一千多年里中国典籍以各种方式不断流入日本,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而在中国,由于战乱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少古文献散佚失传了,在日本却有收藏.清末黎庶昌、杨守敬等出使日本时曾收集到二十六种,辑刻为《古逸丛书》,杨氏另撰有《日本访书志》.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不断有学者前往东瀛访求古书,成果颇丰,中日汉籍的流布已成为学者关注的课题.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应该说日本所藏汉文典籍的情况已日益清楚,要想有新的发现是不太容易的.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一部清代的古籍《酒中趣》.经查《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综录补正》、《丛书总目续编》、《中国善本书提要》、《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孙殿起《贩书偶记》及其续编、《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以及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汉籍目录》、《东京大学总合图书馆汉籍分类目录》、《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分类目录》、《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汉籍分类目录》、《内阁文库  相似文献   

3.
一、最早的文集刻本就目前所见资料而言,最早的曾国藩文集刻本,当属清同治十一年(1872)刊于苏州的四卷分类本《曾文正公文钞》,黎庶昌编、张瑛刊.卷前有黎庶昌同治九年(1870)五月《序》,并载同治十一年三月十六日(1872年4月22日)黎氏《后记》.卷末《跋》为张瑛同治十一年六月所作.黎庶昌,贵州遵义人,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子”,据序中云,到幕之初即有意系统抄录曾文.曾国藩同治二年五月初九(1863年6月24日)日记:“观有人抄册,抄余文颇多.自以无实而享盛名,忸怩不宁”.黎庶昌于是年三月九日(5月6日)到安庆大营,曾国藩当时所见之“抄册”是否“黎本”,尚无确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著名藏书家傅增湘之孙傅熹年先生的长期宣扬和多方奔走,由清代名臣翁同和收藏,以后又被带往美国的一批宋刻古籍的祖本、孤本,已被引回故国,编为《常熟翁氏世藏古籍善本丛书》,交付出版.这是多年来古籍整理中的一次空谷绝响.这套丛书,由翁万戈先生供稿,由著名版本专家冀淑英先生撰写“影印说明”,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签.为使广大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套丛书,现把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贵州方志》总49期载有《尹珍籍贯问题》一文,文中称。“(敝邑)县在六冲河流域,不在遵义播州,(敝邑)县在遵义播州之说,纯属臆测”等语。 按(敝邑)县在遵义之说,有《方舆纪要》、《说文·段注》、《遵义府志》、《华阳国志·刘注》等。《尹珍籍贯问题》的作者,指责诸家所说,“纯属臆测”,但自己又拿不出充分的理论根据,要别人凭空信服,实在很难。 《华阳国志·刘注》称:“延江即乌江,有南北二源,南源三岔河,北源六冲河。”《水经·延江水》载:延江水出犍为南广县。可见古代以发源于今镇雄界的六冲河为乌江正源。 既然六冲河是乌江的正源,那末六冲河就不是(敝邑)水,六冲河既不是(敝邑)水,那末(敝邑)县又怎可能在六冲河流域呢?  相似文献   

6.
《河北学刊》2005,25(3)
关注的报刊及方式 日期 被关注的文章题目 作者 刊期(以页为序)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复印 加以·6只绍一35 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 陈思和 团以·Zn伪es.‘1 16 《新华文摘》转载 加以·解只左一弓协 创新思维的哲学路径 孙洪敏 加以·4R绍一32 《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复印 团以·12只拐一召2 论社会治理活动中的道德行为选择 张康之 团以·4环吟一花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 《社会科学报》摘要 团以·6刊乡侧刀 团以·6R艾.一1犯 即以‘IQ】4(刃 “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  相似文献   

7.
湘乡派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历史面临根本性转折时期,出现的一个散文流派。它标举桐城“义法”,但实际上却摒弃方、刘、姚的基本观点,而力主“文章与世变相因”(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以“经济致用”(曾国藩在《圣哲画象记》、《致吴南屏书》中均有表述)相号召,不但使濒于“文蔽道丧”、“浅弱不振”(黎庶昌  相似文献   

8.
清代星使乘槎异国,往来频繁,一般均有日记,取白香山“早风吹土满长衢,驿骑星轺尽疾驱”句意,总名之为星轺日记。此类日记为数浩如烟海,《小方壺斋舆地丛钞》所收甚多,期南人民出版社编《走向世界丛书》,又有所增删,此外旧刻本未归入丛书者亦更仆难数。使欧日记系写普访者,如我国第一次奉派赴欧之张德彝《航海述奇》(1865)及《欧美环游记》《1866),1878年黎庶昌《两洋杂志》、1890—4年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日记》及续刻、  相似文献   

9.
《清史稿》卷五百十七《土司六》中《脱铁木儿传》云:“脱铁木儿……随大将军徐达招抚十八族铁城、岷山等处,赐姓赵,更名安。”其实,脱铁木儿不是赵安。查《明史·赵安传》,赵安并无“脱铁木儿”一名;《康熙临洮府志》,《道光兰州府志》及  相似文献   

10.
由上海社联组织、六百余名社会科学工作者参加编撰的《社会科学争鸣大系(1949—1989)》丛书,历时三年,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该丛书按学科分类共设《哲学卷》、《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卷》、《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卷》、《社会学卷》、《历史卷》、《法学·政治学卷》、《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运史卷》、《教育学卷》、《文学·艺术·语言卷》、《部门经济卷》等十卷,共五百万字。各卷均由著名学者分别担任主编。每卷以“篇”目”构架,“目”以专题分列,一“目”一题,“篇”为“目”归类。多数卷在“篇”末还列有主要参考资料,以备读者查考。  相似文献   

11.
《苍霞草全集》是晚明叶向高的一部诗文集,天启间刻本,由于内容涉及建州史事,在清初修《四库全书》时列为查禁销毁之书,世之传本极少。谢国侦先生在撰述《增订晚明史籍考})时,只查阅到美国国会图书馆善本书目中伊《续纶扉奏草》十四卷,《后纶扉尺续》十卷”,系全集的零本。谢先生叹息道:“古籍沦亡,考史者无微,可胜法叹!”①但实际上国内图书馆仍有珍稀藏本,福建师大图书馆即藏有一部。近年来,福建省文史研究馆为抢救地方珍稀古籍文献,编辑《福建丛书》,《苍霞草全集》被列为《丛书》第一辑第二种,由杨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根…  相似文献   

12.
口口尸....口,尸,.、关注的报刊及方式日期被关注的文章题目作者刊期(以页为序)《复印报刊资料·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复印么1拜·6 P78一印论石家庄市民营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课题组么刀3·5只乃一书乃《复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复印加以·1 茅盾与萧伯纳:中英戏剧交流史上的一段情缘黄彩文沮仑·SP】创卜.1公《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复印困以·6 P135一】如论马克思主义人论中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内在冲突(上)徐长福困以·IR刃一必《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复印加以·6R捧一韶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文化建设郝立新杨…  相似文献   

13.
<正> 《阙里颜太史真稿》是清朝颜光献的时文选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将该书归到经部四书类(见经部四书类第三五一八种书),这是极不妥当的。颜光猷,字秩宗,号澹园,颜子六十七代孙,康熙癸丑科(1673年)进士,选庶吉士。著有《易经说义》二卷,《澹园文集》二卷,《水明楼诗集》六卷,《水明楼制义》二卷。《颜太史真稿》即《水明楼制义》,二卷二册。前册书刊刻于康熙甲寅年(1674),是颜猷的同学诸子评选,他的胞弟颜光敏(字修来,康熙进士)参订。书名题签为《颜澹园藏  相似文献   

14.
台湾本明代《宁夏新志》伪作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成文出版社于一九六八年三月,影印出版了一部《宁夏新志》(“中国方志丛书·塞北地方第八号”,以下简称“台本”),并注明是根据明代抄本影印,撰修者为胡汝砺。众所周知,《宁夏新志》为宁夏地区现存第一部方志,成书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由宁夏巡抚王洵主修,乡儒进士胡汝砺总纂,明刻板现藏宁波天一阁(以下简称“阁本”),各家史志目录书均有收录。据清乾隆《宁夏府志》后序追述:《宁夏新志》系“弘治辛酉,巡抚工公珣修之,郡人胡大司马汝砺笔也”。今天一阁之《宁夏新志》刻本,前冠王珣序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上·纪传类》第61页著录有"《三国志辨误》一卷。清刘履芬抄本(藏于国家图书馆)。《三国史辨》一卷,清叶名澧抄本,叶德辉跋(藏于湖南省图书馆)"。两书版本信息不全。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这两书实为一书之不同钞本,因撰文予以补正。叶德辉《郋园读书志》载"《三国史辨误》一卷。汉阳叶氏钞藏本。此书《四库全书》正史类著录,云‘不著撰人名氏’。《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已印行。而此钞本撰人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籍,记有一种动物,名为“类”。如《庄子·天运》:“类自为雌雄。”《列子·天瑞》:“亶爰之兽,自孕而生,曰类。”描述较为详细的则是《山海经·南次一经》:“(亶爱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为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那么,“类”之于今,  相似文献   

17.
《辞源》1979年修订第一版,第一册第611页,“堆垛”条释义之二,释“堆垛子”,云见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十五《禁旅迁补》。  相似文献   

18.
《愙斋集古录》二一·十六有《丙申角》,其铭云:“丙申,王锡箙亚器奚具,在■,用作父癸彝。”  相似文献   

19.
论伊尹的出身及其在汤伐桀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初的伊尹,在先秦古籍和甲骨卜辞中均有显赫的地位。《尚书·君》云: “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古本《竹书纪年》云:仲壬“命卿士伊尹”;“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尚书序》又说:沃丁“既葬伊尹于毫”等等,大概都是可靠的。在甲骨卜辞中称伊尹为“伊”(《京》3892)、“伊示”(《续存》下766)或“伊,(《粹》828),伊是其私名,尹是其官名,所以卜辞中又有所谓“多尹”。卜辞中又称伊尹为“黄尹”(《前》1·51·5)、“黄”(《乙》3037),亦即《诗  相似文献   

20.
一《全宋诗》卷一六二释惟政诗中 ,据宋·惠洪《禅林僧宝传》卷十九 ,收入《送僧偈》一首。诗云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此诗系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见寿考堂本《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之《陶隐居集》、金陵丛书乙集《陶贞白集》 ,末句“不堪持赠君”均作“不堪持寄君” ,余悉同。二《全宋诗》卷一七二《晏殊集》 ,据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卷一○ ,收入《社日》诗一首。诗云 :“山郡多暇日 ,社时放吏归。坐阁独成闷 ,行塘阅清辉。春风动高柳 ,芳园掩夕扉。遥思里中会 ,心绪怅微微。”此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