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只要一个支点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点燃和照亮了我们的生命、心灵乃至整个人类,世界也因为他们的奇思妙想而变的为之一新,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天才"、"大师"。但是天才也是人,他们的身上也有着许多明显的缺陷,有的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哲学家叔本华不信赖人,也不相信上帝。他  相似文献   

2.
正诚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从交际的角度看,诚信,既是现代人际交往的"信用卡",也是维系人与人感情的"信誉链"。有了诚信,人际交往才会变得有序和有效。诚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从交际的角度看,诚信,既是现代人际交往的"信用卡",也是维系人与人感情的"信誉链"。有了诚信,人际交往才会变得有序和有效。特别是在当今,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3.
论语数字     
"这种长假就不应该出门,也不知是人看风景,还是人看人。"——国庆出游景区爆棚,网友调侃。"电视可以给人娱乐,人们也有权享有电视带来的娱乐,但不能让人因为娱乐忘了道德。"——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管理系教师陈义认为电视娱乐节目确实该管管了。  相似文献   

4.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第七章开篇就说"民主政府的本质,在于多数对政府的绝对统治,这种统治之所以是绝对的,是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谁也反抗不了多数。"此即为多数人的暴政。多数人的暴政是指片面地强调民主,以维护多数人的利益的为幌子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民主"不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不是少数人必须服从多数人,这只是片面的"民主","民主"应该是提倡多数人利益的同时也保障少数人的权益,否则就是"多数人的暴政"、就是"以多数人的名义镇压"。允许少数人不同的意见是一种美德。  相似文献   

5.
当前教育无"人"、校园无"人"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学者的关注.校园无"人"是因为校园人已被异化为"物",因而教育也异化为物化教育.物化教育的根本缺陷在于对人之价值和意义的忽视,而缺乏人文关照的校园文化是不能担当起其应有之历史重任的.21世纪,关注人,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将成为教育的主题,而倡导"人"文化也必将成为21世纪校园文化建设之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6.
向阳生涯 《职业》2012,(25):44-45
此"小三"非彼"小三"。职场上的"小三"指的是职场上已经逼近30这道年龄槛的职场人。人说三十而立,但事实上三十真的很难立。事业发展困难多,房价再跌也还是买不起,没钱没房找对象也愁。职场"小三"如何才能一一跨过这些坎?  相似文献   

7.
中文中的"国家"由"国"和"家"两字组成,表达了中国人对"国家"的独特感悟和理解。绝大多数中国人都非常关注国运的昌盛,都认为国家的安定富强与个人和家庭的安康幸福密不可分,这种感受也是中国人经历了无数的"国破家亡"悲剧后所形成的集体历史记忆。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梦是一种"国梦"和"家梦"的结合。国家好,家才好,国家糟,家也糟,"国"和"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人的本质问题始终是哲学躲不过、绕不开的问题,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下对人的本质作出了重要论述:"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就是劳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这三种规定性呈现出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逐渐完善着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人都常谈"人之初,性本善"。但也从另一个视角告诉我们,后天的环境及教育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换言之,教育和人的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人的自由问题是萨特整个哲学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他从"反思前的我思"出发,主张人的存在即自由,人可以自主地选择和行动。个人自由不仅会受到"处境"的限制,也必须承担起责任。虽然萨特的自由观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内容,应引起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左林 《职业时空》2005,(5):26-30
健康即是财富,但世间日思夜想追求财富的人比比皆是,朝夕不懈追求健康的却不多见,难道健康可有可无吗?有这样一句俗话:"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健康!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病!"没有健康--有病,会怎么样呢?没有健康的人只是半个"人"!就好像"人"字少了半边。他的人生缺乏一个有力的支柱,他不可能走得很快,也难以走得很远,他的人生将因此大打折扣。有病的人是"坏人",由于身体"坏了",他无心地折磨了家人,损害了社会,也苦了自己。  相似文献   

12.
如今,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里,出现了一批"负翁"(对负债消费人士的戏称)。调查表明,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愈来愈超前,胆子也愈来愈大,有57%的人表示"敢用明天的钱",48%的人不为自己成为"负翁"担忧。社会学家分析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触摸到小康的生活水平,超前消费没人动员,没人宣传,也没有人用  相似文献   

13.
何明大 《老年人》2012,(2):54-55
"冬季进补,春天打虎。"老祖宗留下的古训成为了人们冬季进补的最大理由。为什么要冬令进补呢?因为冬季气候严寒,自然界的动植物均处于收藏蛰伏的状态。人也同样顺应着自然界的变化,进入冬藏季节,正如中医古籍《内经》所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又说:"冬三月者为封藏。"也就  相似文献   

14.
"人的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思想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历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发展成为独立个体,人的解放也在向前演进,人的全面发展终将实现。其中,科学技术对促进人的解放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先进的科技创造越来越多,人的解放程度也会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15.
利益本来就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真真切切而客观存在,对"利益"的追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私有制为主体的资产阶级社会,人的"类本质",劳动达到了异化的极端程度,人成为了"非人"。而无产阶级革命,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努力是对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是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无产阶级解放同全人类解放的一致性,决定了无产阶级不解放全人类,也就谈不上自己的彻底解放。而且,无产阶级在一国的胜利也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正是全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16.
<正>性骚扰,它不是强奸,不是猥亵,带给人们的也不是"痛彻心扉"的痛,但也绝对有让你"恨得牙痒痒"的难受。在许多论坛和帖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人谈及此,都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有着"雾里看花"的迷糊。疑问的帖子漫天飞,跟帖的人也常常是一笔糊涂账。"我老婆不喜欢别的女人给我打电话,如果有人故意没事找事给我打电话,引起了我老婆的不快,这算性骚扰吗?"  相似文献   

17.
马志国 《老年人》2014,(10):52-53
正有句俗话说:"人到老年心犹孩"。意思是说,有些人虽然年岁大了,却老有童心,经常做出像天真的儿童所做的一些事。这样的人常被人称为"老小孩"、"老顽童"。"老小孩"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返童现象",也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第二次儿童期"。从积极方面看,这是一种符合正常人的自然心理规律的现象。人到老年,能够主动寻找童趣,当当"老小孩",是一种心态年轻的表现。诚然,"老小孩"还有另一  相似文献   

18.
"面子"在汉语里既可以指一个人的脸面.也可以指这个人在社会中为自己塑造的形象。"丢面子"、"保面子",这些常见的字眼谈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脸面"问题。中国人的"面子"文化远比西方人普遍认为的"脸面"意义丰富得多!  相似文献   

19.
尼采借"酒神精神"对西方传统哲学中的理性进行批判,否定了以理性为基础的旧价值体系。现代科学使人的生活条件越发优越的同时也使人变得碎片化、同质化、单一化。"酒神精神"启发人们对当下的理性尤其是科学理性进行反思,反思当下社会的中人的价值所在,使人成为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20.
喜鹊最满意的应该是自己的名字了。在人们心里,"喜鹊"是吉祥鸟,对它的看法与对乌鸦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喜鹊报喜,乌鸦报忧,天下哪个人喜欢"乌鸦嘴"!从人们对"喜鹊"与"乌鸦"的看法来引伸,人类也是多么的亦同。专门说好话、漂亮话的人,总是讨人欢喜,即便说的全是假话、奉承话,也乐意听,且听起来十分舒服。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