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扩大再生产形式的发展过程扩大再生产最早采用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形式,它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之初,这是一种瓦特时代的粗放式的扩大再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形式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如资源匮乏,资金不足,人力缺乏等,不能无限的扩大。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规模已具备之时,在已有的人、财、物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纷纷采取通过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和劳动者的技能,加强和改善内部的管理,挖掘资金和设备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扩大再生产。这种内涵型的扩大再生产,可以说是爱迪生时代产生的集约型的扩大再生产形式。  相似文献   

2.
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把再生产按其规模的不同,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又把扩大再生产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目前,学术界在如何区分这两种形式的扩大再生产和怎样认识“外延”、“内含”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等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要走提高经济效益的新路子,今后扩大再生产要以现有的几十万个企业为基础,主要依靠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3.
积累是否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这是关于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中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大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另一种观点只承认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不认为它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持以上不同观点的同志,对其观点所作的论证又各不相同。正确理解这个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我在《关于社会主义积累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在分析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问题时,首先讲了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主要来源,同时,也讲了积累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我认为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的。但奚兆永同志却认为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才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到底积累是不是扩大再生产的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们广西和全国一样,走的是一条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路子,忽视内含扩大再生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增加很快,而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慢,有时甚至下降。这从下表中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6.
实学同志在《如何在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中反映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影响》(见《江汉学报》1962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依据马克思的一般理论,把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剩余劳动率的提高这一因素,纳入由马克思提出的、并由列宁发展了的扩大再生产图式”。正如实学同志所说的,“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引起的剩余劳动率的提高这一因素,引入扩大再生产图式,不仅是再生产理论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问题。”我读了实学同志的这篇论文后,感到如何正确解决这个问题,还值得进一步研究。现在,我想对实学同志的文章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并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还请实学同志及读者们指正。  相似文献   

7.
农田基础建设是农业基础建设和农村基础建设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分。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加强农田基础建设的意义主要是能实现农业的外延性扩大再生产,能实现农业的内涵性扩大再生产,能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能显著降低单位农产品的价值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原理。这个原理揭示了在扩大再生产(伴随技术进步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说,在技术进步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下,要实现扩大的再生产,必须是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更快。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学界对扩大再生产源泉问题认识不一。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根源多半是由于对扩大再生产标志的认识有着分歧。只要弄清了这个问题,扩大再生产的源泉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我认为,要弄清这个问题,不能只以马克思的某一个论述为依据,而应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联系性上去把握精神实质,进而结合客观实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极其重要的问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农业部门本身来说,首先是改善农民生活和实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根本条件。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但是需要的满足程度,却取决于生产发展的水平。所以,农民要不断改善生活,不断提高生活水平,首先要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势动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途径。劳动生产率,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劳动的生产效果或能力。耗费一定量劳动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愈多,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愈少,劳动生产率就愈高。反之,劳动生产率就愈低。马克思曾经写道:劳动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扩大再生产有一个非积累的源泉 在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C+V+M中,C是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基金,V是劳动者的消费基金,它们的职能是维持简单再生产,只有M部分可以作为追加资本,用于扩大生产规模,而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因此,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有些同志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学术界长期流行的“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的观点,提出了某种异议。但是,对他们尚未展开的那些意见,公开赞成者分析得还不具体,而反对者的态度却非常坚决,例如奚兆永同志就曾发表文章《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的原理不能否定》坚持反对态度的。读了奚文,感到还不能说服人。为了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扩大再生产理论以加速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在这里提出一些和奚兆永同志不同的看法,参加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家庭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与农业组织形式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家庭小规模经营不利农业机械的应用;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实现技术进步基础上的扩大再生产和结构调整;最终表现为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克服家庭小规模经营局限性的出路在于组织形式的创新;实现这种创新需要相应的配套改革,调整农民进城的相关制度,完善和调整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相似文献   

14.
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正确认识两者的相互关系,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不揣浅陋,拟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传统观点认为,扩大再生产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指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即依靠增加投资、设备、人员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另一种是内含型扩大再生产,指依靠提高技术水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速实现农业的扩大再生产,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要实现农业的扩大再生产,必须要有积累,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我国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积累,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资金的积累,另一种是劳动的积累。一般而论,资金积累是基本的。但劳动积累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探讨劳动积累在发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要条件,但它本身并不创造新价值。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直接结果是使用价值量和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社会新价值也相伴随同时增长。因此,虽然直接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呈下降趋势,但由于活劳动效率的提高,社会新价值仍然呈现巨大增长的趋势。所以,活劳动是创造新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观点并没有失去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世界性的科技革命的根本意义在于,科学技术进步日益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成为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首要因素。科技进步的贡献大小,同技术结构的合理化和技术体系的现代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建国三十多年来,广西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即靠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取得的,全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划分标准问题有关社会主义再生产的论述中,一般是以再生产的规模大小,作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划分标准。但是,究竟如何表明生产规模的简单重复或扩大呢?社会生产规模是否扩大,是指社会产品总量有无增加,还是指有无积累或基本建设投资?社会产品量应该用价值或反映价值量的现行价格来表  相似文献   

20.
(一)原理的述概。关于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平衡,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中阐述的重要原理之一。先将要点作一简要归纳: (1)要扩大再生产,必须有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做为物质先决条件。在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基本前提下,两大部类产品在为扩大再生产而进行的交换中,实物形态上应该得到相互的满足。 (2)一切商品都可在价值上分为三部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各自的价值构成必须按照新的生产要求进行重新组合,但组合后Ⅰ部类需要与Ⅱ部类进行实物交换的商品在价值总量上应该是相等的。并且,产品在价值上互相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