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川端康成审美观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端康成是日本唯美派作家,其作品的审美特征来自日本传统文化的凄婉美,早期作品表现出作者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妇女的同情与爱怜。二战期间,严酷的现实使他虚无主义思想与悲观主义情绪日益流露,战败后普遍产生的失落感,使他的作品着重表现感官刺激,寻求官能美与虚幻美的结合。晚期作品更以情欲以至性变态为主要表现内容,终至陷入颓废美而不可自拔。  相似文献   

2.
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超现实主义最具风格的艺术大师,在他创作的作品中将梦境出其不意的变成奇思妙想的画面,开启瞬间的潜意识让魔幻的想象破茧而出,运用具有代表性符号化的形象成就出一幅幅超越现实时间和空间的升华表现作品,打破因循守旧的规律,将他的超现实主义理想表现到极致。其艺术作品的高度和难度并对当时社会及后世社会具有巨大影响,提供前无古人的审美方式和审美内容。独特的表现形式创造出辉煌的艺术价值,自成一派,得到了艺术的永恒。  相似文献   

3.
从肖邦夜曲内在的矛盾性特征入手,论述了《F大调夜曲》的矛盾性因素,探究了作品矛盾性的渊源,依次对乐曲备部分进行了音乐分析.得出此曲以其独一无二的形式表现了作曲家内心无比矛盾的情结——肖邦秉持的创作原则是内容决定形式,他的这一悲剧性内容的表达要求与夜曲的传统形式产生了激烈碰撞,最终形成了极具矛盾性的作品特征。作品因其完美的结构力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同时也阐明了其内在的矛盾性因素,详细论述了演奏这部作品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恰当地表现出作品的矛盾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河南著名文学家侯方域在明末时期多次游历江南,深受江南文化的熏陶。他在江南参与的政治文化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他与江南的官僚、复社名士以及秦淮歌妓广泛交游,深深影响了他文学创作的内容与艺术风貌。其诗歌和书信等作品,是他在江南多姿多彩的人生实录,真实反映出明末江南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侯方域作品中的政治豪情、风雅情怀与乱世哀愁相互交织,既反映了早期的个性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明末江南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张养浩生活在残酷阶级压迫民族压迫的元代,经历了坎坷的仕途风险,使他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忧患意识。其中有对社会政治的忧患,对人民疾苦的忧患及对人生命运和宦途险恶的忧患,表现出他作品很强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相似文献   

6.
狄更斯思想与创作中有一个理不开、扯不断的矛盾,一方面,他在感情上始终倾向于平民社会,对底层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在作品中表现了出自内心的最深切的同情;另一方面,他在人生理念上却又表现出对上流社会的思想方式与行为方式的欣赏,并苦心孤诣地在其作品中勾画出一幅温情脉脉的社会改良方案,倾注了他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7.
师陀是我国现当代文坛上的重要作家。其长篇作品题材遍及乡村和都市,内容广博,记录了一些来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和心灵历程。他的创作自始至终牢牢抓住底层人物进行描写,同时传达出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萨蒂作品的分析,不难发现他对重复手法的喜爱。在早期的作品中,他对重复手法的喜爱就已经非常明显了,而在后期作品中,他甚至将整部作品进行不断地重复,以此来构建出一部另类的,但却是表达出了他的音乐思想的作品。笔者认为,通过对萨蒂在这一手法运用上的艺术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在理解、演奏、欣赏他的作品方面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斯蒂芬·克莱恩是19世纪末美国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蓝色旅馆》是其出色的一部短篇小说。这部作品主要勾勒了美国西部社会受命运捉弄的小人物的生活概貌。本文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可揭示出导致瑞典人死亡悲剧的深层缘由。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曾被评论界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因其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而在我国广为传读。但以现代的观点对其作品《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人物细节描写进行审视,可以发现虽然其巧妙构思为其作品增添了可读性,但他的意外的结局常常得依赖于某种偶然性,加上他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小资情调的欣赏这一审美情趣上的缺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纳兰常安宦游四方,著述丰富,作品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但其在生前并不著名,当今学界也少见关注。其于雍正九年至十一年间任贵州布政使,留下大量涉黔诗文,笔下塑造了遥远奇异的边省形象,也表现出一定的官方立场,并塑造了勤政淡泊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12.
纳兰性德生于贵胄之家,少年得意,文采风流,无论事业、创作皆得天独厚,均想有一番作为。无奈天妒英才,其三十一岁而逝。纳兰词作为其文学创作之代表,与其人格品性如分开来看,确可作为文未必如其人之典型,而其独特词风的形成,又确定是其自觉追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纳兰性德的词中包含着太多的"风"意象,其中以"东风"、"西风"为最。纳兰在使用"风"意象时,既联系了时令,又传达了心绪,使其笔下的"风"具有了与传统相异的纳兰风格。  相似文献   

14.
悼亡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的文学题材之一,从潘岳到纳兰性德,从"悼亡"的开创者到集大成者,悼亡之作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该文选取潘岳、元稹、苏轼的悼亡作品与纳兰性德悼亡词比较,探讨各自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具有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政治倾向.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咏马诗颇具特色,历来为人称道.他的诗突破了前人咏物仅对外在形貌作具体细腻描写的传统,借马言志、托马抒怀、寓情于物,使人、马浑然一体,具有丰富的比喻与象征意义,从而达到外秀内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纳兰性德以其《饮水词》著称于世。"冷"与"暖"在纳兰词中频繁出现。冷、暖结合的心性与词心,构成了其人其词的独具魅力之处。冷、暖结合心性的形成有诸多因素。而词心的深婉曲折,也由冷与暖的独特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17.
纳兰词中有多首节令词,其节令词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数量多;二是内涵丰富;三是在民族性上的缺失。这些特点的成因源于强烈的生命意识,明显的汉化倾向,以及独特身世、多情个性、深邃词心。以节令词为径,可以更好地走进《饮水词》,走进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的心灵世界。这对纳兰性德及其词学研究均有助益,同时对于了解清初满汉文化交流亦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王闿运的诗文作品虽然模拟之迹明显,但并非完全脱离社会现实、专事模拟的“老古董”。在内容上,王作能切近现实社会问题,表达对民族危亡的关注、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以及对官场腐败的揭露,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意义;在艺术上,王氏求新求变,形成了以境界高远、风神壮阔、情动于中、含蓄蕴藉、工于炼字、清绮雅洁为主要特征的独特风格。造成王闿运诗文被误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局限、时代因素和论者偏见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9.
柳永词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柳词的俗主要表现为:题材内容上,大量深入描写市井坊曲生活;语言上,采用大量民间口语,极为通俗;词牌的运用上不墨守陈规,独创较多;词风则是侧重叙事的完整和描写的细腻,力戒艰深晦涩。同时柳永用雅词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写俗词,更使他的词作在中国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苍氓》、《背阴的村庄》、《活着的士兵》是石川达三初期文学创作中的代表作。由于作者本人的出身,加上在文学上受到左拉自然主义思想的影响,因而在创作上表现出了关注社会批判的创作意识。而以社会现实中的重大事件为创作素材则反映了他当初想当一名记者的夙愿,也构成了他在创作上的艺术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