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孩子,我应当让母亲,生活在属于她自己的"家"里。哪怕,她一个人住,我有多么不放心;哪怕,为了探望她,我要不停地在两个城市间奔波……为了说服妈妈搬来和我一起住,我差点强行卖了她那套一室一厅的小房子。我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些霸道,可我真的是为了方便照顾她。爸爸去世后,那栋房子也好像进入了暮年,今天水  相似文献   

2.
孙德清,吉林省梅河口市一位普通的母亲。她在5年里女扮男装,蹬车10万公里,实现了三个女儿上大学的梦想。同时,她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承担着爹娘的双重人生角色。她要求三个女儿在外要叫她"爹",回家再叫她娘。做"爹",她做得铁骨铮铮:做娘,她做得柔情似水。她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当地报纸的报道中尊称她为"天下第一母亲"。沉重的荣耀,在三个女儿考上大学之后今年53岁的孙德清出生于吉林省梅河口市坐营镇。20世纪60年代后期,正在念初中的她赶上了"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3.
花甲母亲喜结良缘新雪母亲40多岁时守寡。10多年来,很多热心人为她牵线搭桥当月老,都被她婉言谢绝了。我们姐妹俩也劝她再找个老伴,可她总是摇头,说不愿走这一步。母亲性格内向,有什么想法都憋在心里,我们做女儿的也不好声张,怕母亲说嫌弃她。为了让母亲少点寂...  相似文献   

4.
她是一个为了孕育新生命而甘愿冒险的母亲。35岁那年,她通过"试管婴儿"手术成功受孕了,可是,心、肾衰竭导致她产生严重的肾积水、膀胱积水、心肌炎、妊娠高血压……她的母亲梦,还能实现吗?  相似文献   

5.
汤志鸿 《老年人》2013,(5):30-30
每当春节来临之际,我就想起老爸做的豆渣粑粑。我们湘北农村每临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打豆腐。我母亲是打豆腐的高手,她打的豆腐要嫩就嫩,要老则老,还会做"千张"(长沙人叫"百叶"),因而过年前好几天,不少邻居都要请她"掌作"打豆腐。母亲虽会打豆腐,但不太支持老爸做豆渣粑粑,因为她  相似文献   

6.
刘小兵 《老年人》2013,(6):34-34
两年前母亲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面对着大把的悠闲时光,忙碌惯了的母亲倒有些不适应了。后来在一帮亲朋好友的劝说下,母亲开始了"新生活",她学唱京剧、跳广场舞、开微博,甚至学会了唱《忐忑》,跳《江南Style》。看到母亲越活越快乐,我们做儿女的怎不喜在心头,笑在脸上。母亲的变化如此之大,背地里,我们都称她为"潮妈"。"潮妈"名副其实。前年  相似文献   

7.
心悦 《伴侣(A版)》2015,(7):8-10
为了让失聪的儿子能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她不惜辞职全程陪读,成为孩子的"耳朵",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母子俩同桌度过16载.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今年2月27日获得央视"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的"同桌妈妈"陶艳波和她22岁的儿子杨乃斌. 16年漫长陪读路,为了儿子放弃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在陶艳波看来不算什么,她说:"他是我儿,我是他妈,我做了每个母亲都会为孩子做的事情,就算全天下都瞧不起我的孩子,我也要眼含热泪,拥抱他,欣赏他!"  相似文献   

8.
小云 《老年人》2013,(10):34-34
从广东回老家湖南参加侄女的婚礼,看到一年未见的母亲似乎苍老了不少,想着独居的母亲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孤寂生活,心里就非常难过。回广东前我提出让母亲跟我去广东生活,母亲未有同意,她说":我这般年龄怎么敢出远门,死在外头都没人收尸。"母亲身体不好,她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于是我便宽慰她说:"妈,你心好命大,活到百岁没问题。"不曾想,我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却把母亲惹哭了:"我哪里说得上命好,崽女都不在身边,连个伴都没有,哪天要是发急病死了,谁也不会晓得……"母亲情绪失控,我知道她常年独居,缺少亲情的抚慰,一分孤独占据着她的心灵。说起来母亲一辈子是被我们几个崽女拖累了。父亲去世那年母亲才四十多岁,母亲害怕自己再婚我们做儿女的心无定所,一次次与幸福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脸面     
正母亲老了,而作为孩子的我,是她在这个世界最后的体面和后盾。怕给我丢脸同事打电话要过来,母亲瞧瞧外面的天色说:"房间里闷,我出去走走吧!"几次带她参加同事婚礼,一出门母亲就肚子痛,回来时,她正抱着手机在刷《楚乔传》。暑假里去看房,她临出门拿起零钱嘟囔:"要不我不去了吧?你去,我在家给你做饭。"母亲总是这样,很怕给我丢脸。我理解她,做了一辈子农民,皮肤黝黑,衣着简单,在这座陌生光鲜的城市,她会感觉到手足无  相似文献   

10.
90岁的尊严     
正半年前,母亲在医院换了个髋关节,这是个大手术。我们知悉,90多岁的老人手术全麻,风险巨大。母亲进医院就对我们说:"你们做任何决定,必须告诉我。"我们奉命,问她是否开刀,母亲就一个字:"开。"她懂的,不开刀,以后生活质量为零。母亲同病房的一位老太,99岁,虽高寿,却几次犯脑梗、心梗。那天,她儿子来,两人对话,清清爽爽的话音,但内容颇有"穿越感"。老寿星一次次问儿子:"你几岁了?"儿子答:"64岁。"她摇头:"我才60多岁啊,你怎么会64  相似文献   

11.
刘仪 《伴侣(A版)》2011,(10):42-43
正一我打电话对母亲说,我要结婚了。母亲在电话那端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她迫不及待地问,男孩叫什么名字呀?我说叫Rick,一个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执教的美国人。我解释了半天,母亲才明白Rick是个人名,她幽幽地说道,孩子,你出什么风头?好好的中国人不嫁,干嘛和一个外国人结婚?咱祖祖辈辈都没做过这么"出格"的  相似文献   

12.
王丽 《职业》2014,(22):56-57
万雪君16岁时只身一人来到北京,立志要改变命运;她在照明企业做过销售,随着业务量的增大摇身变为照明设备加工厂的老板,公司年销售额过亿;为了给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治病,她从北京辗转到云南,走上了咖啡种植的道路;她研发出"朱苦拉咖啡"贵族咖啡,深受国内外专家好评,一杯咖啡的估值就高达100美元,短短几个月她就有3000万元进账。她承包的2万亩荒山已变成郁郁葱葱的咖啡树林,万雪君雄心勃勃地要用自己的"朱苦拉"挑战雀巢、蓝山、星巴克等大牌咖啡。  相似文献   

13.
正一位正值花季的女中学生,因为长得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长时间一直生活在困惑之中。后来,颇有心计的她经过一番艰难曲折的追查,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生父。为确认生父,她要求和生父做DNA鉴定,并设计拆散了两个家庭,想让生父和母亲结婚。不成想,就在她以为将要"大功告成"之时,事情却出现了意外,女孩机关算尽,最终酿成了一场人生悲剧……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花季女生追查生父现年16岁的刘雪菲,是沈阳市铁西区一所中学的  相似文献   

14.
正"妈妈还是你走时的样子,没有变。"16年前,少年金宁为了追逐音乐梦,退学北漂,从此杳无音讯。失联后,母亲李艳霞开始了漫长的寻子之路。16年来,李艳霞为了找到儿子,带着一床薄被,背着一个黄水壶,走了全国30多个城市,行程11万多公里,可是依然没有儿子的消息。长期的奔波和内心的煎熬,使得李艳霞脸上布满沧桑。担心相逢时儿子认不出自己,会产生自责心理,她毅然做了全脸整容,她想让儿子知道"我还  相似文献   

15.
她有硕士学位,但因恋爱屡屡受挫,成了都市"剩女",失望之中,她萌发做单身母亲的念头。然而我国相关法律不允许医院给单身女性做人工授精,她在网友建议下用"一夜情"手段偷偷使自己怀了孕。然而,那个男人获知真相后,担心引起无尽的麻烦,于是千方百计要消除隐患,最后不惜采取卑劣的手段,偷偷下药迫使她堕胎。女硕士不但没当成单身妈妈,还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相似文献   

16.
正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一见钟情的相识高中毕业填志愿之前,她心中就只有一所大学——清华。她听说,那年清华大学开始招收女生。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当年南方没有名额。她说:"没名额,那就等着呗!"母亲说:"哪里能等!"无奈之下她报考了东吴大学。1932年初,东吴大学因学潮停课,21岁的她与朋友相约,到燕京大学继续求学。后来得知清华可以借读,她毅然放弃燕京的学籍,做了清华的一名借读生。她的母亲后来打趣说:"阿季的脚下拴着月  相似文献   

17.
程捷雯的理想是做一个善辩的律师或是一个精干的政府官员。但是,她现在却笑靥如花、温婉如水地向女性朋友推介玫琳凯化妆品。"母亲让我放弃我的理想做玫琳凯,我哭了整整一个月。"程捷雯出身于一个非常严格的家庭,聪明伶俐的她一帆风顺地朝着未来施旋然走去。16岁意外上了大学,专业是外语,却研究起了培根和尼采;后来改修法律,又向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申请了两个学位,然后不断地到清华、北大、华南理工……等著名高校去参加形形色色她感兴趣的进修。"我是个自由人,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选择我想过的生活。"程捷雯在内心深处坚信这一点。可是,毕业前夕,母亲跟她长谈,建议她到玫琳凯公司去走  相似文献   

18.
母亲节到了,我更加怀念我的母亲。母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在世时,我经常回乡下看望她老人家。每当临别时,她总要问我:"什么时节又回来呀?"自然,她还要千叮咛、万嘱咐":要穿暖和些,莫要熬夜。"母亲啊,如今儿我想去看您,您却永远离开我们了。天人相隔,相见只能在梦中。母爱如山。母亲对子女的  相似文献   

19.
【阿成的故事】我的母亲重男轻女,她常常对两个姐姐指桑骂槐,对我的期望却很高,管教也很严,我在孤独寂寞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生活。上大学后,我如出笼的鸟儿,暂时脱离了母亲的管束,还交了一个善良、聪慧的女朋友。在姐姐和爸爸的帮助下,母亲最终接受了我为她选择的儿媳妇。我平生第一次为自己做了主,心里非常高兴。没想到一踏入婚姻的大门,我就陷入了无边的痛苦之中。我不会做家务,妻子手把手教我切菜、洗碗,我觉得这是家庭的乐趣,可母亲指责我怕老婆,她还经常挑剔妻子:"这菜怎么没味道,也不多放点盐!穿那么  相似文献   

20.
成长是什么?     
成长是什么?是父母看着孩子的背影渐行渐远. 一句"父母在,不远游",看似作为孝亲的善意提醒,却让子女心有挂念,唯恐"子欲养而亲不待"成真,以至于无时无刻不卷在一种莫名的牵挂中. 每年的大年初六,是母亲的生日.照例我们为人子女的是要聚在一起为母亲贺寿的,然而却是她请客.母亲讲她退休金花不完,我们知道她是为了子女付出,而无怨无悔.因为她那点退休金真的是少得可怜,她的日常开销同是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