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莉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5):64-66
人人渴求幸福,但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幸福百态,滋味自知"。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用小人物的人生、平凡的故事开掘人生的大道理,它很好地解答了社会转型期人们迫切关注而又不断追问的普遍问题: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3.
在迄今为止所发表的诸多宣言中,英国新经济学基金会的《繁荣社会的幸福宣言》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宣言。无论《繁荣社会的幸福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还是它问世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际演变态势,都要求以它所提出和构想的幸福社会为目标进行一场新的幸福革命,也就是亚当 斯密所说的幸福革命。这场幸福革命是全方位的,它包括经济、政治和教育领域的幸福革命,其旨意和目标是崇高远大的。这场新的幸福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它需要理论指导,为此要进行理论领域的幸福革命,创建以幸福学为母学的新的社会科学体系。面对这场新的幸福革命,我们要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因为社会和谐是幸福社会的基础,且和谐也是幸福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5.
胡春梅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6)
幸福和教育是密切关联的,幸福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好的教育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幸福教育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幸福知识、幸福技能的传授是必要的;幸福品质、幸福人格的养成是必须的;幸福教育的实践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7.
8.
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成为幸福的人。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许多孩子却变成了《小王子》这本书里所讲的那个“蘑菇人”,只会夜以继日不停地做算术题.没有时间去看周围的任何事物.没有时间体会身边的任何感动.最后他们对幸福的理解越来越模糊.心里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9.
12.
黎一飞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歌唱者是美感的创造者。本文通过对美感创造者的必备条件、不同风格作品的美感把握、综合美感协调性的分析,论述了歌唱艺术应该为听众提供精神食粮及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钢铁年代》在叙事结构中体现出实与虚,性与爱,个人与国家等三组相反相成、对立合一的张力关系。文本题材选取表现为史诗性与传奇色彩并重,以性与爱的角逐推动情节发展,话语修辞的特点呈现出本性自我与时代意志的张力结构。我们在观赏电视剧过程中时刻感受着文本张力结构带给我们的一种张力美的力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侯静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6-6
侯静敏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当前,幸福教育进入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视野,但有不少论述把幸福教育分别等同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观教育和愉快教育,走入了幸福教育的误区。产生误区的原因是这几种教育概念有很多共同之处,而人们并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幸福教育不是一种口号、模式或专题教育,而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追求和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反讽理论分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其经典短篇小说《幸福》中描写主要人物和主题事件两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情境反讽艺术、反讽不仅使《幸福》主要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而且深化了女主人公幸福感骤然幻灭的主题,体现了曼斯菲尔德精湛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20.
来自清以他的至情妙笔,通过时一些典型细节的捕捉和描述,表达了他对父亲、儿女、妻子的至亲深情。这里有感激,有眷恋,有喜爱,亦有自责,有愧疚,有悔恨。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亲情美感,潜移默化中使人们受到浓郁的人情美的熏染和陶冶。这种朴素自然的关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情的纯美,这与情感日益淡漠的当代社会的人情关系无疑是一种对比,引人深思,催人反省。这种审美教育作用对接受者不是耳提面命,而是“润物细无声”,是以其中的真、善、美打动人的感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