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否定主义的价值多元论表现为不同层面的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矛盾同一事物可能同时具有存在价值和生存价值,使得否定性本体论的价值判断可能出现悖论具有存在性价值的事物在生存层面有时表现为负价值,例如电脑黑客。原因在于否定本体论把个体定义为孤立的而不是关系的,自为与自在是二分的而不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历史唯物主义是在古典经济学语境下形成的,马克思在其一生的经济学-哲学研究中始终伴随着对李斯特经济学的研究.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从李斯特经济学中汲取了丰富的哲学营养,二者之间有着固有的内在联系.这就对传统的马哲史研究提出了新挑战,因为传统研究很少关注李斯特经济学,当然也就不会承认李斯特经济学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哲学史上有不少哲学家论述过“否定”,最突出的莫过于黑格尔的辩证否定和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还有一些哲学家,虽不直接诉诸“否定”这个概念,但都涉及到否定,如老庄、皮罗的怀疑论,现代生命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等。但这些哲学家的共同局限,都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范围内谈“否定”,或者是外在于人谈否定。“否定”充其量也就成为主体的一种认识功能,或者成为对这种认识功能的“弃绝”。在黑格尔那里,“否定”只是他的“绝对精神”作辩证运动的一个环节(与肯定并列)。一方面,“绝对精神”本身是外在于人的,人只是绝对精神运动的一个结果;另一方面,即使“绝对精神”内化于人,“否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学派的构成要素和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前中国学术西化(主要是元话语的西化)的现状,认为不单是浙江学派的建立,即使是中国本土学派的建立现在都为时太早.本土化的突破口在于中层理论.中层理论的建构是浙江学派建立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张载死因新考--兼与刘荣庆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佳  高天智 《船山学刊》2005,(3):106-106
<人文杂志>1984年第1期刊载刘荣庆先生<张载卒时、卒因辨>一文,对北宋理学家张载(1020-1077)的卒时、卒地,卒因作了一定程度的考辨.其间对张载卒时的考辨有理有据,实乃可信,然对其卒因的考辨却令笔者甚觉难从.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对于普通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本文基于"人类语言的本质相同"和"人类语言都是属于‘分节的领域'"的共性的认识论,着重论述了"以语言为本位,而不是以文字为本位"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理及其对语言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并对"文字本位"方法论的偏颇作了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7.
邓声国 《学术界》2002,(4):146-153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各家通论性训诂学著作 ,学科体系往往比较粗疏 ,行文重点也略有差异。最近 ,有人对冯浩菲先生《中国训诂学》一书的学科体系提出了质疑。实际上 ,冯书的学科体系有其合理的因素并有鲜明的特色 ,不必妄加指责  相似文献   

8.
再论语素本位原理--兼与潘文国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素本位原理揭示了人类语言共性的生成原理和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成语言的“元素”和“细胞”。通过分析这“细胞”的特点和功能,我们能更清楚、更方便地认识各种语言的特点,有助于解决诸多语言学的难题。也是认知和沟通中西语言和文字最合适的“样本”和“桥梁”。认识语素概念的方法论的关键是要以语言为本位,而不是以文字为本位。  相似文献   

9.
略论法家的智性传统--兼与余英时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法家思想 ,历来有不同的解说。本文对余英时先生的一个解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章认为 ,法家非常重智 ,从而开启了中国文化中的智性传统 ,这是一种与儒家的德性传统根本不同的传统。并对这种传统的长处和局限性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数词的零度功能,即它的常规用法所具备的基本功能。数词,无论是基数词还是序数词,都有计数、列举、表序、分类、组织篇章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问题指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消费者受欺诈、消费者利益受损害的各种表现。消费者问题对社会生产、市场交易原则与市场规则、市场需求和市场调节机制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生存竞争,以此建立的行为准则是,个体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身获得好处.这种行为准则难以解释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利他行为,这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困境.笔者认为,目前盛行的几种个体选择理论都存在一些解释力方面的局限性,而副产品互助理论的引入则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其中的一些缺陷.笔者认为,亲缘选择理论、互惠理论、间接互惠理论和副产品互助理论有机综合在一起,可以较为系统和完整地解决达尔文难题,并且这种解决方式是在个体选择纲领下完成的,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旨.  相似文献   

13.
阿多诺的否定主义观为原初的理论生发点,从非同一性原则、非体系化原则、非概念化原则三个视阈分析其内在的批评脉络和哲学逻辑,继而展开他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下的“文化工业”、“大众启蒙”进行批判的合法性根据。  相似文献   

14.
波普尔的“培根问题”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永杰 《文史哲》2005,(3):157-163
“培根问题”亦即“偏见”问题。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是继近代英国经验论者F 培根之后第一个对此问题作深入探讨的现代哲学家。他不仅首次将内涵于培根“假相说”中关于偏见与认识的可能性和客观性的关系问题称为“培根问题”,而且提出了与培根的解决方法不同的证伪主义的解决方法。波普尔对培根问题的重新发现及其解决,使“培根问题”得以深化,使西方知识论的研究得以拓展和丰富,但他并未能使这一问题得以真正解决。培根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的双重意蕴及其实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性概念具有双重意蕴 ,即外在社会结构的现代性与内在文化心理结构的现代性 ,前者表现为形式化的制度结构 ,以理性化为原则 ;后者表现为感性欲望的伸张 ,以感觉化为主导。现代性问题的实质就是道德文化危机与意义危机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人类的社会秩序与心性秩序的超越性的价值源头或根据逐渐消解 ,于是现代人在合理地建构社会制度结构的同时 ,是否能并如何能重建人的心性结构 ?是否能并如何能重建人的精神家园与意义世界 ?这是一个未解难题  相似文献   

16.
郭慧 《兰州学刊》2005,(2):217-219
我国当前职务消费中存在消费数额巨大、超标严重等诸多违规现象,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指出了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实现职务消费的法律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愈演愈烈,城市规划是远水难救近火,道路交通条件的每一次改善,都会引致新的拥堵。各种缓解拥堵的交通管制和服务措施,似乎都见效不大,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措施都把思路置于移动人方面.而忽视了人为什么要移动。从减少交通设施的需求入手,将生活地的住房置换到X-作地附近,可以大幅度减少通勤量,缓解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18.
社会问题:过程及其实践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忠明  迟兴臣 《文史哲》2003,6(5):138-143
社会问题的传统研究有客观化、静止化、实践空间狭隘化的倾向 ,而且 ,还有外在性的特点。社会问题的形成与存在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 ,社会问题是在就推断事态的认称 (以及事态中的人们的问题认称 )、针对推断事态认称的社会话语 (作为对认称的回应 )和国家 /政府三者之间互动的结果。由于社会问题自身的实践性质 ,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所面对的社会问题 ,要求国家、政府采取集体行动 (社会政策 )进行回应。从主观角度和“问题群体”的主体角度看待社会问题 ,能使我们在社会问题的应对过程中 ,获得更多的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19.
晏辉 《齐鲁学刊》2020,(1):63-75
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或学说而言,先行标划出它的问题域,对于确定和确证它的研究对象,从而划清学科边界都是首要的工作。伦理学作为面向人的心灵、面向人的行动、面向人的行动的正当性的学问,从大伦理学着眼,它就是人之为人的学问。伦理学,无论是作为学科还是作为学说,如要做得彻底,就必须对之进行哲学前提的批判和人性基础的追问,在此基础上确立起来的问题域才是可信的,其论证才是有效的。进行哲学前提的批判和人性基础的追问,就是对人何以必须有德性、如何拥有德性、怎样运用德性进行前提追问,借以解决德性何以可能、如何可能和怎样可能的问题。基于这种追问方式,伦理学的问题域及其论证方式就沿着两条进路而展开,即作为伦理学研究对象即德性与规范的问题域及其论证;伦理学自身的问题域及其论证,而把这两种方式连接起来的核心问题便是德性如何可能的问题,亦即自由意志如何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务诚信作为实施国家治理必须遵循的政治伦理规则,反映了政府的内在道德属性,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政务诚信缺失现象时有发生,由政策失信、权力失信、规则失信、政绩失信等引发的病症有所显现。因此,有必要从依法限权、政务公开、监督整合、信用评估、行政问责、行政伦理培训等方面入手,探索加强政务诚信的理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