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性-个性-共性:语言学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语言不仅有自己的个性,也有共性,语言的共性广泛 存在于语 言的语音、语义、语法等各个层面。传统语法出于规范的需要强调语言的共性而抹杀语言的 个性;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倡尊重语言的个性,反对用一种语言的结构去套另外的语言;当代 语言学 则倡导在语言共性的背景之下审视语言的个性,或考察各种具体的语言以什么方式体现了语 言的共性。汉语研究只有顺应语言学发展的趋势才能揭示汉语的真正面貌,才能对普通语言 学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2.
一汉语语法的研究,是依靠模仿西方语法建立体系并形成宏大规模的。整部汉语语法学史.从《马氏文通》到《新著国语文法》乃至现代一些有代表性的语法学著作,几乎全部抄袭西方语法学理论和体系,借助某种西方语言理论的框架和方法来描写汉语语法。从逻辑学的角度讲,这是一种演绎研究。结果是完全掩盖了汉语语法的特点,总结出的语法规则与汉族人的实际语文感受相距甚远。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演绎研究成了汉语语法学方法的第一个误区。如果说解放前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六次大规模方言调查还夹杂着历史语言学东西的话.那么解放…  相似文献   

3.
研究汉语语法学史应该从语法学史的共性和个性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特别是在本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个研究领域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古代或在《马氏文通》问世以前有没有汉语语法学,根据什么标准评价汉语语法学史实,元代卢以纬的《语助》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等。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逐步取得共识,必将进一步推动汉语语法学史这个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跨世纪的中国语法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百年以来汉语语法学由传统语法学向结构主义语法学,由结构主义语法学向多元语法理论并存、互补的历史嬗变,评述了各个发展阶段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有创新意义的论著;从语法观、表述体系、分析方法、观念更新等方面审视了世纪之交的语法学的发展走势;展望了下一世纪初叶语法研究的发展前景和所面临的挑战。既有发展态势的勾勒,也有节点、侧面的描述,为认识中国语法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一个参考系。  相似文献   

5.
学科史的分期问题是写史中必然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期标准不同会导致分期的不同,由此牵扯到一些关键性材料的评价也不同。如中国语言学史、汉语音韵学史、汉语语法学史等的分期都有争议。以汉语语法学史为例,如果否定《马氏文通》的创造性,就会把1889年至1936年,甚至到1949年,均称为汉语语法学的摹仿期;否定迄今为止所有的汉语语法书的创造性,则认为“直到现在也没有写出真正符合汉语语法特点的语法书来”。  相似文献   

6.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以三者为研究对象,就分别形成了语言学中的语音学、词汇学和语法学这三门基础学科。我国研究语言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不可能不注重语言组织法则的研究;但在我国的传统语言学中,只列文字、音韵、训诂三门,未列语法学。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也只承认我国古代只有零星的语法观念,而没有语法学,这一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本文认为:我国古代有过语法研究,它与训诂学同时萌芽,以后又逐渐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研究范围和系统,具有古汉语语法学的特色。它以虚词为重点,简明易行,重于应用,与词义学、修辞学、文章学等语文学科相辅相成,构成了一种开放型和实用型的研究体系。所以,《马氏文通》出现以前,我国语法学的研究成果是丰富的,整理这些遗产,对当前更新汉语语法研究观念,发展现代汉语语法学是有积极意义的。王力先生在《中国古文法·序》(见《中国古文法》,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中曾说:“我认为当时(按:指王先生1927年写《中国古文法》论文时)我反对‘削足适履’、反对‘以英文法为楦’,这个道理还是对的。后来我写《中国文法学初探》,仍然讲这个道理。”在语法研究时应当这样。在评价语法研究时也应当这样。如果用西方语法学的框架去硬套我国的古代语法研究,正如用西医学的  相似文献   

7.
英语是一种以形合特征为主的语言,汉语是一种以意合特征为主的语言."天人相分"、"主客对立"是西方民族的哲学文化传统,而"天人合一"、"主客一体"是中华民族的哲学文化传统,前者孕育了英语民族理性思维和客体意识的习惯,培育了英语语法是形态驱动型语法;而后者孕育了汉民族悟性思维和主体意识的习惯,造成了汉语语法是一种语义驱动型语法.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关于语言共性论与个性论的语法哲学思想,引导人们去探索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现代语言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有的学者致力于寻找语言的共性,有的则强调语言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世界上应用广泛,对两者的共性和个性研究尤其值得重视。本文认为,英汉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思维决定语言,因此语言的共性源于思维的共性,语言的个性源于思维的个性。语言的共性建立在语言的个性基础之上,鉴于汉语研究的状况,目前我们应加强汉语个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它是以话题居首要地位的语言(topicpromintnt language)。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汉语语法学体系,必须摆脱对西方语法学间架的依赖,根据汉语语法特征作探索。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语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化,随着西方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法等新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不少语法学者感到汉语语法研究正孕育着新路子,也试图对汉语语法学体系作新探索,以使之更科学、合理和实用。《中国语文》从1981年第2期到1982年第3期关于汉语析句方法的讨论,1981年在哈尔滨召开的  相似文献   

10.
汉语的"是"和英语的"be"均为这两种语言中的高频词。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但是,"是"和"be"在语法功能以及意义方面有相近之处,这表明两者有共性,且这种共性存在于它们所蕴涵的思想内容之中,体现了不同民族对认识世界的共同追求。另一方面,它们也有不同之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两种语系国家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价值观、思维模式等对各自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马建忠深刻认识汉语的特点,在句法、语义、语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来概括主谓关系的语法意义.在主语观的指导下,建立起《交通》的整个语法学体系,成为中国语法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12.
要建立比较科学的汉语语法学理论体系 ,就应在正确的语言观的指导下重新认识语法学的研究对象。王希杰先生把“语言”和“言语”的区分贯穿到了语言研究的各个层次 ,并且拓展了语言研究中的“潜”层面 ,从而提出了“大语法学”的全新理论构架。王希杰先生还从语法非系统性的角度把语法理论体系的建构提升到了理性高度 ,在此基础上辩证地建立了科学的动静观。同时 ,王希杰先生还以科学的统一性原则、简单性原则统摄语法学理论体系 ,这些都为21世纪汉语语法的研究和发展、为科学的汉语语法学的建构开辟一条宏富之路  相似文献   

13.
自1958年《汉语教科书》出版以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基本上维持原貌,面对这种现状,对外汉语教学界一直在尝试较好地把汉语语言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成果系统引入教学语法体系。关注语言共性与个性的研究,汲取其立论精神,从意义的表达入手在整体上把握汉语语言系统的结构规律,以弥补立足于形式的汉语语言描写的不足,不但有助于改进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而且对汉语语言理论研究的发展也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4.
谈汉语的完成体及其表现形式戚晓杰汉语中存有完成体,这早已为语言学界所公认,但至于什么是汉语的完成体,认识上并不一致。在早期的汉语语法学专著里,完成体的“完成”指的是动作行为的结束。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一书里指出,“凡表事情的完成者,叫做完成貌。此类...  相似文献   

15.
王希杰的修辞理论与转换生成语法学有着深刻的一致性。但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所以在一致性的基础上又各有其特点。1.理性主义。转换生成语法学是排斥经验主义的理性主义;王希杰的修辞理论是结合经验主义的理性主义。2.演绎的方法。转换生成语法学强调演绎法,轻视甚至忽视归纳法;王希杰的修辞理论在强调演绎法的同时,也不排斥归纳法,它不仅确定了演泽法的适用范围,还由演绎法入手建立了起语言预测学和修辞预测学。3.强调解释力。转换生成语法学主要运用潜显解释;王希杰的修辞理论还运用宏观解释和尺度解释。4.注重共性。王希杰修辞理论的形成,是受到转换生成语法学影响和启发的,同时也是王希杰先生不断观察语言现象,不断开发语言资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语法的内涵为中心,以我国语法学史上不同时期的代表著作为例证,说明语法学界对语法的认识的演变。《马氏文通》时代,完全模仿西欧传统语法体系,对语法做了“作发表意思之术”的不够明确的解释。《新著国语文法》注意到了汉语的特点,建立了“句本位”的语法体系,但对语法的解释没有触及到语法这一概念的内涵,实际上指的是语法学。40至50年代,语法学界对语法的解释都以句法为转移,认为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也没有明确地指出语法的内涵。60至80年代,由于更多地接受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对语法的解释不但突破了“用词造句”的限制,而且特别重视语言结构的内在组合关系,这才真正触及到了语法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伦理文化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合形成了各个民族,同时形成了不同民族的道德文化。中国少数民族道德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同民族的道德文化及价值取向既有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共性,又有每一个民族的个性,即除了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主流价值观以外,还存在着各个民族自我认同的传统价值观。系统地、全面地研究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揭示不同民族道德、文化、伦理的关系,既是一个新课题,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们使用汉语时,要注意修辞问题。我们在学习俄语时更应懂得其中的修辞问题。因为各民族的语言是历史形成的,所以在语言的修辞问题上也就反映出汉语和俄语各自不同的习惯和特点。俄语专业学生要学习语法学和词汇学。但从词汇学和语法学所研究的材料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是和修辞学一致的,如研究词、成语、句子等。但就研究这些语言材料的侧重点来讲,语法学、词汇学和修辞学都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语法学和修辞学都要研究副句和形动词短语。如果从语法学观点来看,下面两个俄语句子都是正确的,(昨天来我们学院的谢苗诺夫我认识)和(我认识昨天来我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悠久的语言研究历史,但在语法学领域却被认为是后起者,其原因何在?中西早期语言研究到底有什么区别?从作者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比较古希腊Dionysius Thrax 的《语法术》和中国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后可以发现:中西语言最小单位的差异在于希腊语是有形态变化的词(至少Dionysius当初是这么看的),而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字,这一差异可能是中西语言研究传统之间差异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而无语法学;现在出版的汉语语法学史著作,关于古代语法学的论述,内容单薄,认为古代仅有一些虚词解释、几部虚词专著,基本上无句法分析.其实,在两千年来的中国古代典籍里有丰富的语法分析材料,古人发现汉语多个语法(句法)规则,某些分析相当深刻,跟现在的科学语法理论相吻合.今天进行古汉语语法的现代化研究,应该总结、继承古人的语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