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为语言知识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英语语块直接体现了其本族语者的概念结构。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语块的认知和习得能力的培养对于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表达地道性和流利度影响深远,对于其语言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认知理论,文章以语言学中的语块为研究对象,从概念隐喻、意象图式隐喻和概念转喻等方面探讨语块意义的形成、理解和习得等认知上的理据,以更好地促进语块的认知和习得。  相似文献   

2.
英汉语言中语符的隐喻象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打破了"语言任意性"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为语言学研究向多元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开拓了思路。认知语言学所揭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分为拟像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隐喻象似性又包括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语符隐喻象似性证明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象似性。  相似文献   

3.
语言象似性(iconicity)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前沿研究内容,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说相反,象似性理论认为语言的结构和形式直接映照所表达的概念和经验结构,揭示了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象似关系。象似性理论为诗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诗歌语篇中存在的语音象似性、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视觉象似性等象似性原则入手,探讨象似性理论在诗歌形式连贯、意义衔接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象似性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语言学家对语言象似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用典型的象似性原则来探讨、分析语篇的象似性及其认知基础,能使读者更直观、更有效地解读语篇.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构建语篇主题时,会对语篇的语音、词汇、句式乃至语篇结构等语言形式作一些特殊安排,其中包括语符数的选择,从语言形式上凸显所要表达的思想,即语篇的语言形式和语篇主题的构建具有象似性。对于简单的主题,作者倾向于选择简单的语言形式和少的语符数;而对于复杂的主题,作者则会选择复杂的语言形式和多的语符数,所以说,语篇的主题构建具有数量象似性特征。本文认为,语篇中的语音数量象似性、词汇数量象似性、句式数量象似性和语篇结构数量象似性从形式上具有凸显语篇主旨的作用,有助于读者对语篇主题构建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汉语语块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具有创造性的同时还有习用性。语块是语言习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语块减轻加工压力和社会交际这两大功能决定了每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语块。汉语的语块可以分成词级单位、句级单位和语篇单位。词级单位的语块包括有限组合和凝固组合。语块的研究对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象似性作为理据性的典型代表,是对传统语言学任意论的反叛。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语言的结构是人类经验结构的映照,因而为汉语的许多语言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象似性的类型和定义不一,选取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距离象似性,介绍这三种原则在汉语的字词句中的表现,以说明象似性对我国对外汉语字词教学有很大的启发,象似性原则的习得有助于汉语的习得。  相似文献   

8.
意义的象似表征理论动摇了索绪尔语言学中任意性的定律.根据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分析了语言意义象似表征的理论基础及象似的标准,介绍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在语言象似性研究中的地位及应用,指出语言的意义是通过从次象似符到真象似符的连续体上的某一象似符来表征的,并在语篇层面上通过内指象似(即语篇内部的象似)和外指象似(即语篇外部的象似)阐述了语言意义的表征过程;介绍了语篇间的象似性(即互文性),结合语用象似的观点,分析了意义在传递过程中的象似性.  相似文献   

9.
从距离象似、顺序象似和数量象似三个方面分析句法象似性在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中的体现,可以发现,语言象似性与生成句法并非截然对立,句法结构具有象似性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10.
预制语块是语言中的词汇语法单位,其特有的公式性与范例性保证了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地道性、得体性.语块教学法是基于语块研究和范例学习方法提出的一种二语习得方法.在词汇习得中采用语块教学法,可以有效扩充学生预制语块的总量,培养他们对预制语块的敏感性,提高其熟练运用语块的能力.语块教学法对二语学习者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和效率、发展中介语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交指示系交际双方传递信息时使用的指示语。这类指示语通常蕴含着一种权势内涵,并由此体现交际双方的地位、身份、修养、情感及相互关系。社交指示语的权势内涵在不同的文化中遵循不同的规约性原则。由于源语和译语在社交指示方面的差异,权势与规约性在交际中也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作者认为,这一点应是社交指示翻译中的焦点。本文探讨了中英跨文化交际中权势与规约性的异同,以及翻译中体现其异同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笔者先将翻译流程设计在一个由原语形式到原型,再由原型到译语形式的折线之内,然后又将这一折线囊括在一个语境体系之中.其操作方式是"对话".其对话结果是通过语内和语际两度转换在语境体系的制约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转换生成语法对歧义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仅对歧义句进行描写不利于对歧义句研究的深入。在TG框架内解释结构歧义句的语义,解析歧义句形成的原因,拟从(1)论元在表层结构的可能线性组合;(2)论元在深层结构的可能组合;(3)逻辑性结构歧义三个方面,对结构歧义句从句法上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4.
玩笑是日常交际中极为普遍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以表面的不礼貌表达真实的礼貌。玩笑以打趣的方式增加交际过程中言语表达的可接受性,是交际活动的一种润滑剂。作为一种非直义语,玩笑多元化的表达机制使其具备多种语用功能,含幽默、礼貌、缓和批评、保护、反击和增进感情。  相似文献   

15.
歧义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仅对歧义句进行描写不利于对歧义句的研究的深入。文章在转换生成语法框架内解释了论元在表层结构的可能线性组合、论元在深层结构的可能组合、逻辑性结构歧义三个方面解析了歧义句形成的原因。论元在句子表层结构或深层结构的可能组合是形成歧义句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歧义解释;管辖与约束理论引进语迹,认为逻辑性歧义句是由于WH-词、量词或否定词有不同的辖域;最简方案以逻辑算子为基础,认为逻辑结构歧义是由于在特征核查中形成的不同的语链。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三层次假说、语言运用者和语用原则三个方面来看,英语主题性前置并非句子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直接转换,而是经过了语用平面的过滤,是语言运用者为获得最佳交际效果在语用平面具体操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乔姆斯基的语义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姆斯基的古典理论认为语法理论不应该建立在语义基础之上。标准理论阶段,他提出深层结构决定意义。在扩展的标准理论阶段,乔氏把语义解释放到了表层结构上。乔氏管约理论认为,自然语言的句法是自主的形式系统,不受语义因素的影响。乔氏内在论的自然主义语言观和研究方法表明他的语义观是建立在内在论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性语言的语义特征为我们洞察人类思维方式提供了一条途径。隐喻的语义反常性是指隐喻在语义逻辑上的矛盾性,它体现了思维的创新性。隐喻的语义多维性是指语义所指的不确定性,它体现了思维的发散性。不同的隐喻性语言在隐喻性程度上有差别,隐喻使用越频繁,其隐喻性新鲜程度则越低,常规性程度越高;它体现了人类思维的规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 ,激励经济市场化进程对政府的挑战和影响是深刻的、全方位的 ,它是对我国现有政府行为的传统性、保守性、非科学性的一次史无前例的挑战。对政府职能、管理模式、执政理念的准确定位是经济市场化生存的外力需要 ,因而推进政府的变革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语言运用的功能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诸多学科都在对人类行为中的语用问题进行研究。从语用共性的角度切入,在离析共性参项的基础上,确立使用中的语言赖以存在的功能域,无疑是语用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功能域这一新的命题,以其域界的稳定性、规则的俗成性和域场的辐射性与语境、语体在相关联中区别开来,它较之语境与语体在应用上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