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新昌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但消费不足,农村市场相对疲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本文通过新昌农村典型调查,结合有关统计资料,对新昌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及如何启动农村市场作初步分析。一、农村居民消费现状1.随着分配格局的多样化,农民消费水平大为提高。1998年新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20元,比1993年增长1.5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增长9.2%,比前五年的年均增长高出1.8个百分点;在各类企事业中获得的劳动报酬为606元,占人均纯收入的问.2%;家庭经营农副产品收入1404元,占39.9%;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农民工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0-2005年,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24.3元增加到2508.9元,净增784.6元,年均增长7.8%;农民人均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从281.0元增加到435.3元,年均增长9.2%.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1.4个百分点。五年间,外出务工对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20%。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山区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不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外出务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农民越来越多.莲都区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表明:200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07元,比1997年的2982元增长了28.1%,年平均增长5.1%.其中:农民外出务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1111元,比1997年的734元增长了60.3%,年平均增长9.9%,五年间其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0.3%,己逐渐成为莲都区农民家庭纯收入增加的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仍不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四大表现居民收入长时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统计资料显示,1990—2003年,G D P年均增长9.3%,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增长7.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4.3%,经济增长速度比城乡居民收入分别高1.6和5个百分点。2003年,G D P比上年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4.3%,分别比G D P增长率低0.3和5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统计,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实际增长6.8%,城乡居民收…  相似文献   

5.
据对全省40个县4000个农户抽样调查,今年1-6月,四川农民现金收入呈现良好增长势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不含储蓄贷款性收入)891.9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8.29元,增长5.7%。全国比四川多增加3元,增幅四川又比全国快0.7个百分点。担除物价因素影响后,四川实际为887.5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3.91元,增长5.2%。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6.
农村住户调查表明,年初以来,全省各地普遍采取切切实有效措施,规范搞活农产品流通,鼓励,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创收的同时,扩大家庭生产收入,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使农民出售农产品增加,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第二,三产业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由上年同期的470.83元增加到510.49元,增收 39.6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在收入来源构成上呈出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区农民纯收入增幅出现三个阶段。从1980年一1990年的十年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9元增长到487元,增加了368元.实现年增长15.13%的高速期;1991年一1999年的九年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59元提高到1150元,实现年增长10.74%的快速期,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速度减慢。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元,首次出现负增长。2001年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仍然是增加农民收入。省委、省政府又把农民收入指标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之一。由此可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经济的中心工作,是衡量各级党委、政府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芬仁 《青海统计》2004,(10):20-21
据市农村经济抽样调查户资料显示,2003年西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元,达到2054.03元。增长11.68%,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高出236.6元。总体看,2003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近几年增加额度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但较高平均数后面的现实是,县与市区农民收入差距过大,高收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低收入县的3.17倍,直接影响着西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信息短波     
信息短波1994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32元江苏省农调队农村住户调查表明,1994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31.5元,比上年增加564.6元,增长44.6%。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5.6%。1994年全省农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得益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如何引导农民把一部分消费资金用于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之一。生活消费资金转化的潜力(一)农民消费资金的增长连续三年超过纯收入的增长。从1979年到1984年的六年中,除1980年和1981年的消费增长超过了纯收入增长,有四年纯收入增长超过了消费的增长,平均每年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要比消费增长快4.3个百分点。从1985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1985—1987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平均每年递增13.3%,比人均纯收入增长快4.1个百分点。三年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07.2元,而同期人均生活消费则增加了124.5元。生活消费占纯收入的比重,在经过1982—1984年的下降之后,又由1984年的77.1%回升为1987年的  相似文献   

11.
李华 《四川省情》2014,(5):42-42
2013年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895.3元,比上年增加893.9元,增长12.8%。增量超过上年,增速比全国高O.4个百分点,实现了2011年以来连续三年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2010年以来连续四年高于四川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相似文献   

12.
一、农村居民纯收入现状(一)劳务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渠道,但对增收贡献率不高2008年,镇安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84元。其中劳务收入占43.4%,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主渠道,比上年增长了13.4%。从外出地域看,在本地获得劳务收入下降了61.8%;在县以外获得劳务收入增长了28.5%。劳务经济发展受阻,依靠打工增收的难度加大,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仅贡献了6.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从1992年的787元增加到1997年的2970元,增加了2.8倍,年平均收入增长30.4%。但从1995年开始,增幅逐渐回落,三年年均回落近10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人均纯收人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如何保证农民全年收入的稳定增长,是下半年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上半年农民收人城一成以上l—5月份农民人均实际收人减少191.7元。最近,我们通过对16个乡镇700户农村住户资料进行汇总分析,资料显示:l—5月份农民人均实际收入不含夏熟为1270.8元,比去年…  相似文献   

14.
四川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农民收入的增长至关重要.近年农民增收步伐明显加快,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1.4元,比上年增加872.9元,增长14.2%,增速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实现了农民收入逐年加快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加436.4元,家庭经营纯收入增加243.2元,财产性纯收入增加26.2元,转移性纯收入增加167.1元.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村家庭三产,提高农民收入文/江阴市统计局陈华近年来,我市社会经济各方面持续稳定增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逐年得到提高,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83元,比199回年增长26.5%,比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00元以上,农民收入在全国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我省农民生产投入稳定增长江苏省农调处据农村住户调查,今年一季度,我省农民对生产的投入在上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比去年同期又有增长。一季度,农户人均用于生产费用的现金支出为158.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1元,增长了24%。其中家庭经营费用现金支出人均1...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受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于农业的收入出现了负增长,但由于工资性收入的持续增长,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降反增,尽管增速不尽人意。1999-2000年,农业纯收入下降了131.6元,而同期,农民工资性收入则增加了187.7元。从工资性收入的来源渠道看,农民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从非企业组织得到和其他来源得到的收入都在增长,但增加较为明显的是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2000年,农民外出打工得到的收入人均达到240.3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0.7%。2001年上半年,农民外出打工得到的收入人均为111元,同比增长9.4%…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以来,我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获得了巨大增长,其中非农产业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非农化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所指非农产业是指农林牧渔等大农业以外的产业,即二、三产业.(-)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非农产业增长在农户收入增长中已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多年间,我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是巨大的,1980-1993年,人均纯收入从219.ZI元增加到1745.94元,几乎翻了三番,其中多数来自非农产业的增长(见表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情况表一单位:元1980年…  相似文献   

19.
我市今年上半年的农村牧区社会经济调查工作已告结束。据对507户在村住户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牧民现金收人均为 1552.07元(扣除储蓄借贷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 214.99元,增长 16.07%,人均现金支出为1242.12元(扣除储蓄借贷支出),比上年同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农民税费负担显著下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2年农民税费负担人均为7817元,比上年减少12.5元,减少13.7%,对2002年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为0.5个百分点。税费负担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3_2%,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这是“九五”以来农民税费负担占收入比重最低、减幅最大的一年。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