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国民福利核算框架下的福利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缅昆 《统计研究》2008,25(6):72-77
 国民福利核算框架的构建,离不开对福利概念的科学界定。我国的福利概念来自西方学界两个不同性质的术语:well-being和welfare,导致国内学界在研究福利问题上的混乱。本文首先对福利概念进行了梳理,将其区分为主观福利和客观福利两种类型;其次,讨论了国民福利核算的概念基础应是客观福利而不是主观福利;最后,提出和论证了国民(经济)福利是国民生产与环境质量的统一的基本命题。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分析中,统计指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其作用在于追踪一段时问内经济变量的变化。用以测定社会经济现象变动的方向、程度及其原因。而物价指数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观察市场价格水平的变化,分析价格变化的原因及后果,研究人们实际生活水平或者福利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到1997年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已达57O万,失业率为3.回%,估计全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已达936%,超过了我国一些专家所认为的9%的失业警戒线。失业及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旨在在构造就业经济效果二元模型的基础上,对就业的经济效果逐一加以分析。一、二元模型的构建一般来说,社会福利分为物质福利和精神福利两类。在经济研究中,“因为精神福利不能作为社会经济政策的主题”,通常被排除在外。所以我们所要研究的经济效果基本上等同于社会福利中可以用货币来…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将城市福利分为户籍福利和非户籍福利的基础上,基于熵值法构建了城市福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福利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户籍福利和非户籍福利都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增大,不同规模城市的福利差距很大,少数特大城市的非户籍福利水平高于其他城市户籍福利和非户籍福利的总和。城市福利的这种结构性差异对人口迁移产生了重要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宁愿到特大城市作非户籍居民,也不愿意到中小城市作户籍居民,特大城市即使严控户籍,也无法改变人口膨胀的态势。因此,特大城市人口疏解不应靠户籍管制,而应致力于缩小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福利水平差距。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差距的扩大已成为现阶段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因自身的或外界的原因而收入偏低,生活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各级地方政府也都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自身财力,逐步提高低收入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特别是近两年,在物价上涨较快的情况下,一些发达地区自发地增设了低收入居民物价上涨补贴等帮困措施.其目的是,通过政府的帮助,使困难群体的生活维持在满足基本需求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6.
聂佳玲 《晚晴》2020,(4):72-73
老年社会福利是国家为改善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项目、设施和服务的总称。老年社会福利具有特殊性,其享受对象是丧失劳动能力、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其内容必须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需要国家和社会予以特殊考虑和照顾。  相似文献   

7.
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综合表达是"福祉",对"福祉"的量化测度方式总体趋势上更加注重综合的多层面的评估,关注生态环境的因素。着重对经济统计方法如人均国民收入、真实储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真实进步指标等所形成的福祉量化方法以及社会学调查方法如人文发展指数、社会生产函数所形成的福祉量化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现阶段还是谋生的手段,也是最好的保障。通过就业,不仅能满足人们维持生活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而且还有利于社会的平等、稳定和保持人们的良好心态。高就业率可以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安心工作,使正常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得到维护。因此就业问题对劳动者及家庭的福利、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说不解决好就业问题,就难以保证社会经济的均衡、持久、健康发展。因此,调动社会的一切力量来解决这一难题,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的氛围,就成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国民经济福利核算作为社会核算的一部分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被提了出来,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对国民经济福利核算产生的原因以及生产与福利、SNA经济福利与总福利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构建了一个考虑两类家庭行为和住房资产价值的生命周期模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发现,住房价格的上涨存在着边际递减的“马太效应”,这说明房价导致的贫富差距不会无限扩大,而是会收敛于某一区域.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房价上涨与基尼系数和社会福利损失呈正相关性,证明了房价的上涨通过对两类家庭个体产生相反的作用,导致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加大,最终使得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下降.最后认为房价导致社会财富再分配现象的根源在于住房需求具有双重属性,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切实施行住房供给的双轨制,通过供给保障房来分离住房的消费与投资属性.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经济虽然是发展一切事业的物质基础,它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则是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过程,是以人为核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进步过程。这种观念的转变,使得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成为可能,但究竟什么才是不同社会里人们所急需满足的需求,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究竟应包括哪些有意义的要素等,这些都有赖于对生活质量的研究。生活质量是对人们生活的全面评价,它围绕着人们的实际生活情况,探讨人们生活需…  相似文献   

12.
2007年5月以来的猪肉价格上涨给低收入者带来了较大的福利损失,为确保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受影响,需要对其进行适当财政补贴。利用经验数据拟合了低收入者的效用函数,结合2007年前三季度与2006年前三季度的猪肉价格变动,运用等价性变化、补偿性变化以及消费者剩余变化,衡量了猪肉价格上涨造成的低收入者福利损失,并为政府确定对低收入者的财政补贴金额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3.
魏永俊 《浙江统计》2008,(10):34-35
都市型工业是指适应都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充分利用都市的生产要素,依托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现代物流等社会资源,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以都市微型工业园区、楼宇经济、社区经济为载体,满足都市特有的市场需求、居民消费需要和环境要求,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能够在城市中心区域生存和发展的现代绿色工业。本文通过简要分析绍兴市越城区都市型工业经济的基本状况,指出发展都市型工业经济的优势,并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太明 《统计研究》2011,28(10):54-59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执行前后,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本文对Lucas模型进行扩展得到使用居民福利变动来量化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中国1952-2007年的居民消费数据从波动和增长福利效应的视角分阶段定量研究改革开放政策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从波动的福利效应视角来看,改革开放后第一阶段居民福利下降,第二阶段居民福利提高,总体而言居民福利收益相当于永久地每年给每一个居民21元;从增长的福利效应视角来看,第一阶段居民福利提高,第二阶段居民福利也提高,总体而言居民福利收益相当于永久地每年给每一个居民1503元。因此,无论是从波动还是从增长的福利效应视角来看,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都是非常有效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是继续有效提高居民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政策。  相似文献   

15.
以庇古福利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排污税政策是当前重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在古诺模型中引入生产的负外部性问题,可以更全面地分析排污税政策及其福利影响。不同的排污税政策对厂商、消费者、外部性相关者及总体社会福利的影响是不同的。文章通过最大化考虑外部性问题的社会福利函数得到了最优排污税政策。文章认为,要保证该政策的顺利实施,需协调好减排成本在厂商、消费者和外部性相关者之间的分摊问题,依照帕累托原则在三者之间进行成本分摊需要考虑产权界定、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国内外关于社会福利指标体系、居民生活质量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环境资源相关指标体系,在科学性、可操作性、显著性、层次性及区域性等原则约束下,建立了符合海南省实情的居民福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筛选方法进行了初步判断,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最终选择了主成分分析法。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及教育在社会进步与民族振兴中的根本作用和国际上社会指标的发展趋势等众多因素,我国应建立集中型的“人们生活——人口——教育”三位一体的社会指标体系及其基本结构。其基本结构是由人口指标模块,人们生活指标模块、教育指标模块及其22个大类机构所构成,即人口指标模块包括:(1)人口存量及其特征;(2)人口增长与控制;(3)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人们生活指标模块包括:(l)自然环境。(2)人工环境。(3)环境保护与开发。(4)经济条件。(5)居民收入与消费。(6)住房与生活服务.(7)劳…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消费需求逐渐升级,对社会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八十年代末期,我市的社区服务业从街道建立“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开始起步,逐渐发展起来,并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汪洪涛 《统计研究》2005,22(11):69-4
不同城市有不同发展模式或发展特点。如果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考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盲目求全求大,盲目互相攀比,就会造成重复建设和对资源的浪费,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只有在充分发挥城市优势和特点的基础上谋求全面、协调发展才是城市发展的真谛。一、指标体系设计总的来说,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希望能达到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科技教育比较先进,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社会稳定,风气良好,环境优美,社会、经济、政治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推进社会发展水平,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活环境,满足广大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我市社会福利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推动全市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由市政协副主席李宏福同志带队的调研组,在市民政局、财政局、残联、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参与和配合下,于4月12日至14日,对全市二区一县境内的社会福利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走访了两区一县11家福利企业,当面询问了残疾职工的生产、生活情况,听取了县区政府的工作汇报,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建议意见,基本摸清了我市社会福利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