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广东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现状问题对策●邓杏琼●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省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特别是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大大地加快了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建设步伐。但在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方忽视农业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2.
工业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的自然发展过程。一个城市要实现真正的工业现代化,农村人口占多数是不可想象的。本文针对成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全国及部分重点城市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喜珍  孟素琴 《山西统计》1999,(10):29-29,32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强调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强调既满足当前需要也满足未来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无论是过去单纯片面强调农业生产,还是目前存在的强烈的农村工业化偏好,实际上都忽视了上述三方面的强调,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利用不合理性。如何才能既满足农村的发展,又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保护农村资源,从而达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使农村的城镇化、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城镇化与乡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资源高效利用的必然途径,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工业化进程中解决农业边际地位下降,在城镇化进程中防止农村边缘化的有效对策。现以宜宾为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尤其是在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农村,工业化程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一方面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得以转移,农民收入大幅上升,农村的整体面貌得到极大改观;另一方面,一些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曾出现过的问题,以及在我国特殊国情下产生的新问题,正严重威胁着农村经济健康的发展。一、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后果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不仅会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把新型工业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过程中,使宁夏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7.
李翔 《统计研究》1994,11(5):73-78
我国农村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数量分析李翔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不同的地区在天赋资源条件、社会结构、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工业化进程存在着较多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8.
课题组 《浙江统计》2008,(12):11-14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是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也是多数国家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分析浙江省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轨迹,结合人均GDP5000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就业结构的规律性变化,旨在提出浙江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路径选择、制度保障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浅识●徐闻县农委罗凯当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处于世纪之交的每一个中国人,包括海外侨胞,以及一切关心和热爱中国的外国朋友,都有责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农村应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也就是应通过什么途径促使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0.
广东农村经济差距的现状与特点广东省农调队董家斌按经济自然条件的不同,广东可分为中部、两翼、粤北山区三个区域。改革开放15年来,广东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但三个区域农村经济差距也不断扩大。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对县级而言,加快县域城市化进程.有利于进一步打破城乡壁垒,跳出农村发展农村,跳出农业建没现代农业,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平罗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县域城市化进程,再造平罗新优势,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郑月霞 《统计与社会》2005,(6):1-1,4-6,45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程英 《上海统计》1999,(1):39-42
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上海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最终目标.上海农村小城镇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在镇区规模、基础设施、社区环境、乡镇企业、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建设都取得一定成绩,特别是奉贤县红庙镇、青浦县华新镇等新兴城镇的崛起为农村城市化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本文就农业普查数据对上海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发展滞后的原因、发展前景等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宋健 《山东统计》2005,(3):19-20
解决并妥善安置好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内容。这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威海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矛盾依然存在.剩余数量仍然居高不下。因此,我们应十分关注这个挑战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从农业以外的产业中获得效益,是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据对全省15个县600户农户中近年来劳动力情况抽样调查资料,就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大家关心最多的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十七大报告提出“城乡经济礼会发展一体化”,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城乡关系高屋建瓴的把握。工业化、城镇化需要的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必须从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获得,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又亟待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农村。在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以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伞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如何调整好农业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严飞 《统计与决策》2005,(19):64-65
农民问题是我国的根本问题之一.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支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福利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结合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特点,对发展中的大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福利和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区域发展中工业反哺农业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新阶段的发展趋势,进而寻求从根本上解决 “三农”问题的道路所实施的重大战略方针。工业反哺农业,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对于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实施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工 业 反 哺 农 业 是 工 农 关系 发 展 新 阶 段 的 必 然 趋 向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  相似文献   

19.
白小芳 《统计与社会》2007,(5):20-22,40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一个地区的工业化程度是这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这个地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是: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超过第一产业;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成为就业的主体;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延安市工业从建国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形成符合实际的产业格局和多层次发展的区域工业模式,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初具规模,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我国省级截面数据实证探究我国工业化水平与“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密度的关系,经过数据的筛选和严格的诊断检验,并且在对计量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我们得出结论:我国“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密度和工业化水平成正向相关的关系,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其“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度越高,反之,工业化水平越低,“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度越低.从实证的角度支持了关于“城市化和工业化是造成我国‘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的猜想和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