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矛盾转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范畴。什么叫矛盾转化呢?矛盾转化是指事物的质变阶段,辩证否定阶段。转化就是质变,就是飞跃,就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它标志着旧事物的消灭和新事物的产生;同时矛盾的转化又是对对立面的扬弃,从而保持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是间  相似文献   

2.
周谷城教授的立论是:“矛盾既是可以解决的,就必有不矛盾的时候,就有无差别境界或不矛盾境界。这一境界存在于旧矛盾解决新矛盾开始,旧过程完结新过程发生之间。”他无疑认为“无差别境界”是客观存在的。我认为这是站不住脚的。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叫“矛盾的解决”?所谓矛盾解决只是指事物经过质变而解决了旧的统一体中的矛盾,旧的矛盾发展过程让位于新的矛盾发展过程,而并不是说没有一切矛盾了。客观辩证法告诉我们,由于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之网,因而在前一种事物中必然有着发展到后一种事物的内在因素,在旧矛盾解决的过程中就已孕育着新的矛盾(这  相似文献   

3.
否定之否定究竟是不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规律?这是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这条规律本身是否成立、关系到它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关系到我们能否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唯物辨证法的科学体系.因此,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地研究和讨论很有必要的.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根据事物的发展过程之所以表现为否定之否定,这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决定的.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不仅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而且事物发展的道路和趋势,必然表现为否定之否定.关于对立统一(即矛盾)是否定之否定的客观根据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我曾在《对事物发展过程和速度的新探》一文中,从宏观母体和微观子系统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事物的辩证否定过程。在本文中,我想从物质运动有序化和无序化相互关系的角度,对事物内部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矛盾体系以及在实践中怎样有效地利用这种矛盾体系,再作一些探讨,作为前一篇文章的补充。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多样性在我国现有的哲学教材中,对事物内部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阐述是很不够的,既没有明确指出事物内部存在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客观根据,也没有说清  相似文献   

5.
事物的发展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因此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同时,各种事物内部的矛盾又有其特殊性。所以要研究一种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就得研究这种事物所具有的特殊矛盾。 人的心理的发展亦由于它的内部矛盾。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这种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6.
“文革”之前,由艾思奇同志主编的哲学教科书(以下简称《艾本》)对这个问题的阐述,在当时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艾本》在第四章“对立统一规律”的第二节“两种发展观”中明确肯定:“在客观世界中普遍地存在着矛盾,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并且指出:“承认不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岐.”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事物内部普遍存在着的矛盾又是如何推动事物发展的呢?《艾本》未曾具体说  相似文献   

7.
作为具体事物的否定方面和作为“辩证环节”的否定是对“否定”范畴的两种不同用法。后者着重体现新旧事物或过程、阶段之间的某种关系,它必然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扬弃”。而前者则是用来表示事物内部所包含的某一方面,即促使事物灭亡或促使事物转化为“他物”的方面,它反映现存事物、过程、阶段的内部矛盾性。与“辩证环节”的否定不同,这一否定方面不能直接与其肯定方面相包含。  相似文献   

8.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一般性质。事物发展的每个周期,无不经历由矛盾潜在,经矛盾展开,到矛盾解决的三个后者否定前者的阶段。生物繁殖领域的所有现象,无例外的普遍具有否定之否定的一般性质。否定之否定的动力在于构成事物的矛盾统一体的诸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不是“唯纵向性的内在的孤立的封闭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唯物论品格难以否定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观点认为;矛盾必分主次方面,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从而决定事物性质的变化的观点是违反辩证法的。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是矛盾学说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 矛盾分主次方面,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随之发生变化,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任何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是不平衡的,矛盾的双方必有一方处于主要方面,一方面处于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矛盾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以及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有其矛盾性,而事物的发展也都是由矛盾的推动.民主亦然,民主的矛盾就是民主内部要素以及民主与其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会发现民主不同的矛盾.民主历程中,民主所表现出的矛盾以及因其矛盾推动而发展的民主模式主要有:主人与主事的矛盾,由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的发展;价值与事实的矛盾,由精英民主到参与式民主的发展;多数与少数的矛盾,由聚合民主到协商民主的发展;民主与民主的限制的矛盾,由非宪政民主到宪政民主的发展.民主矛盾的显现是由其自身固有的内涵与现实环境共同决定的.民主模式的发展不是随意而为的,有其历史与现实的依据,也是民主矛盾发展的要求.从民主的矛盾分析民主的模式只是一种视角、一种分析方法,以此对民主模式发展的规律作简单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关于辩证的否定内容时,普遍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把肯定方面与肯定,否定方面与否定同义而语。二是把否定单纯地理解为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环节。三是否认“彻底否定”的提法与辩证否定的一致性。下面笔者想就这几个问题谈点浅见,不妥之处欢迎斧正。一、否定方面与否定的区别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现状,保持事物性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向他事物转化的方面。关于否定的含义几乎所有哲学书中则均无界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的发…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 新生事物常含有旧事物的若干合理的基因并继承了旧事物的许多优点, 又除却了旧事物的若干不足或缺点, 从而形成了新的优点和特色.创新往往不是简单的将既有的旧事物加以抛弃, 当然不排除有时需要大破大立的革命性变化.其次, 新生事物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必须是能够引领风骚、指引潮流、具有生命力的, 必须是在一段时期内被人们所乐于效仿、跟进的事物.再者, 由于创新必须从继承中来, 这就要求我们对既有的事物应当具有深刻的了解, 掌握其规律, 洞悉其优点和不足, 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方能有的放矢地加以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要练好基本功.最后, 由于并非所有新、异的事物都是新生事物, 都比既有的旧事物优越, 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创新的同时, 也要注重继承, 不要轻易舍弃既有的事物, 否则我们不仅不能前进, 反倒退化.  相似文献   

13.
辩证的否定观是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观认为,每个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到否定,然后从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辩证否定观是当前先进文化建设重要的指导思想,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哲学基础和内在动力。我们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发挥辩证的否定观的选择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功能,努力走出一条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有自己民族特点的文化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新理论和旧观点之间,尽管存在着某种批判继承关系,但是一种新理论的产生,必然总是对旧观点的一种革命、补充、改进、修正直到根本的否定。事物就是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运动形式中向前发展的。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是对托勒密地球中心说的否定;牛顿力学是对传统的亚里士多德以物体“本性”为依据的物理学的否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是对牛顿的绝对论时空观的否定;量子力学是对经典力学的否定;托马斯·杨和麦克斯韦的光的波动学说是对牛顿的光的微粒学说的否定;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是对托马斯·杨和麦克斯韦的光的波动学说的否定。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是如此。重农主义学说是对重商主义学说的否定;无产阶级经济学说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否定;  相似文献   

15.
假象不仅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认识论的一个复杂命题。充分地认识假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科学地研究假象的基本特征,对于丰富我们的哲学理论,更好地通过假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深刻地、全面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假象具有本质的否定本性我认为,过去一些哲学教科书和文章,对于假象定义的表述是不科学的。因此,研究这一问题,首先要突破一些传统的观点,科学地表述假象的定义。假象就是本质的否定本性的表现,是反映本质否定方面的一种形式。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事物的本质,就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构成的。而矛盾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六四年十六期《“红旗”报导员》文章中写道:“杨献珍同志反复地不厌其烦地宣传任何事物是‘合二而一’的,大讲特讲对立面的‘不可分离的联系’,事物的‘不可分性’,大讲特讲对立面的统一的任务仅仅在于寻找‘共同要求’,‘求同存异’。在他这种‘合二而一’的观点里,事物内部的矛盾不见了,事物内部对立面的斗争不见了,矛盾的一方必然要克服另一方,斗争的结果导致旧统一体的破坏和新统一体的产生,旧事物要为新事物所代替,这些也都不见了。这样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17.
长时间以来,在研究和讲授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过程中,许多同志把辩证的双重否定即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理解为是事物发展中的两次质变,目前不少新编的哲学教科书中仍持这种观点。我认为,这种理解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双重否定和两次质变并不是一回事,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就在于:两次质变,就其本质来说,讲的是事物内部对立面斗争的依次转化,并且每一次转化表现的是两种不同质的事物的更替。而否定和否定之否定是说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经过自身否定这个中间环节,然后又扬弃这个环节即否  相似文献   

18.
否定之否定规律之所以被称为宇宙的普遍规律,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按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顺序发展的。多年来,有不少同志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事物发展过程有三段也有大量非三段的,即使是三段的,最后一段也不一定都重复第一段的特征,所以,否定之否定规律不具有普遍性。也有的同志提出,否定之否定规律重在揭示事物发展的重复性和前进性,至于三段式,那是没有普遍性的外在形式。这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事物发展过程的三段划分与非三段划分是否真的不能相容?三段式是内在形式,还是外在形式?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正确的解决,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就岌岌危殆哉了。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阴谋家、野心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是孔老二的忠实信徒。他人肆贩卖“中庸之道”,胡说什么“中庸之道……合理”。他的用心是什么呢?就是要从根本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中庸之道”果真如林彪所说是“合理”的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绝对的。矛盾斗争的发展,突破了一定的限度,必然要破坏旧质的稳定性,必然要引起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对立面的统一是暂时的、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永久的、绝对的。矛盾的对立面是不可调和的,必须通过斗争才能达到矛盾的解决。正如毛主席所说:  相似文献   

20.
<正> 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于社会内部基本矛盾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所推动。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无例外地也是由于社会基本矛盾所推动。关于这方面毛泽东早就作出科学的论断:“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