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台静农故乡的经济氛围,以及他自身的商人家庭背景,使他的乡土小说充满了经济叙事.其经济叙事最初表现在小说典型环境塑造上,使小说在“看与被看”的模式下,呈现出剧本化倾向,深刻剖析了乡土社会中人性的麻木,显示了鲁迅对台静农小说创作的巨大影响.随着台静农思想上对革命的倾向,其乡土小说开始关注社会经济问题,经济叙事深入到小说的中心,这使他的乡土小说阶级对立感渐强,并逐渐向革命小说过渡,这显现了台静农后期乡土小说与鲁迅小说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台静农的乡土小说置于“五四”时期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以鲁迅和其它乡土小说作家作为参照,进行评价。台静农以其初步的阶级分析观和师承鲁迅先生的小说风格,展现了皖地西北农村小人物命运的多蹇,并对国民劣根性和封建宗法制度罪恶的痛陈和解剖.台静农以其阴冷沉郁的文风和多元化的艺术手法,为早期的乡土文学增添了力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3.
在赴台的五四一代作家中,台静农和苏雪林有着许多共性的方面。他们都是"五四的产儿",也走过了大体相同的人生道路,集作家、教授、学者于一身。他们的散文创作都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而在具体的创作路径、创作领域和创作方法上,二者散文又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在台湾当代文坛上,台静农和苏雪林成为五四文学薪火的传播者。在他们的影响和启示下,台湾散文界形成了学者散文和"闺秀派"散文两个创作群体。  相似文献   

4.
徐富昌 《东方论坛》2021,(5):135-156
台静农是文学家、学者及书法家,其书法透显着人品、风范、情操与怀抱,深具文人气质和艺术境界.其作品以隶书与行书最为可观,量多而质精;篆书、草书与楷书,亦皆各具特色.台静农之书风,与其生命经历有关.他少时热血,老年沉潜,一生颠沛周折,丧乱离散.到台湾后,因其左派身份及与鲁迅之交,放弃写作,不谈过去,惟以烟酒自娱.此种压抑隐忍,惟以笔墨排遣.可知书法既是其抒怀解郁之良方,亦为其台湾岁月之寄托.台静农幼承先君庭训,苦临古帖,颇见书法功底.隶书初学《华山碑》、邓石如,楷、行书则学颜真卿,而以《麻姑仙坛记》《争座位》为其楷行范本.其后得鲁迅、陈独秀、沈尹默及胡小石等人之指导与影响,又师法明人倪元璐,书艺大进.赴台后,师友之书学观念和艺术趣味,更使其眼界大开,另有进境.台静农临摹《华山碑》《石门颂》《衡方碑》诸碑,师法二王、颜鲁公、邓石如、倪元璐等人,既能出入名家名帖,又能走出自我风貌.台静农之书法成就,不仅在于对前人有所继承,更在其书艺之创新,强调"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台静农从帖入碑,由碑到隶,然后巧妙融合帖、碑、隶三体于一,发展出风格独特之台氏行书结体."师古"与"法今",乃台静农书艺成就之二大源泉与路径.而在临习古人、得益师友下,台静农不断融合自己的创作思维、渊博学养和主体胸臆,因而能在书艺上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 2 0年代 ,台静农以他特有的乡土小说蜚声文坛。他是在鲁迅的引导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 ,以小说参与时代的批评和变革。台静农描写故乡大别山山麓叶家集镇上的“生与死”的短篇集《地之子》 ,以及讴歌“时代先驱们”的短篇集《建塔者》 ,均受到鲁迅的赞美 ,在我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20年代,台静农以他特有的乡土小说蜚声文坛。他是在鲁迅的引导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以小说参与时代的批评和变革。台静农描写故乡大别山山麓叶家集镇上的“生与死”的短篇集《地之子》,以及讴歌“时代先驱位”的短篇集《建塔者》,均受到鲁迅的赞美,顺我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台静农 ( 1 90 2 - 1 990 ) ,字伯简 ,安徽霍邱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 1 935年至 1 936年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台静农少时在汉口念中学 ,未毕业即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1 92 4年转到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半工半读。翌年 ,认识鲁迅先生 ,与李霁野、韦素园、曹靖华等在鲁迅的领导和策划下组织未名社。在未名社刊物《莽原》(鲁迅编辑 )上发表《红灯》、《新坟》、《烛焰》、《儿子》等小说 ,后结集为《地之子》出版。这些小说师承鲁迅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充满乡土气息的悲欢 ,他也成为当时著名的乡土作家 ,为鲁迅所看重。鲁迅选编《中国新文…  相似文献   

8.
台静农是现代文学史上早期乡土派小说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大多反映皖西北乡镇极其闭塞落后的生活,描写了记忆中困苦麻木与无奈的民众的酸辛和凄楚,他以其朴实、单纯、凝炼而又带有忧伤的风格对乡土题材作了较深远的开拓。鲁迅对他的作品作了很高的评价:"在争着写恋爱的悲欢,都会的明暗的那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①台静农的乡土小说善于把独特的表现手法与其作品反映故乡小镇人民在野蛮的封建习俗中的不幸命运这一思想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小说独特的结构方式的设置、展示式…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中国现代主义小说伴随着对外国现代派文学的引进与新文学一起成长,在大陆中断后却在台湾、香港盛极一时,世纪末又在大陆重新出现繁荣。中国现代派小说在成长中形成了与西方现代派小说不全相同的新景观,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0.
大陆和台湾虽同为华语区,但因对外国人姓名翻译所采取的策略不同,差别显著。以Harry Potter系列作品为例,探讨两岸对文学作品中外国人姓名翻译的异同,认为:音译是文学作品中外国人姓名翻译的主要策略,但大陆和台湾在音译时因为遵循不同的规范,音译的结果仍差异巨大。同时,文学作品中的姓名翻译不同于普通交际中的姓名翻译,因其蕴含有特殊的文化内涵,直接音译有很大的不足。台湾比大陆更倾向于采取意译的翻译策略。最后指出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呈现原文的命名文化。  相似文献   

11.
台静农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享有盛名的乡土作家。其乡土小说中展现了为人生的文学观、以场景展示为主的叙事技巧、对故乡乡土民俗风情的生动描写,具有独特的悲剧色彩,这些都深受鲁迅先生影响。台静农是深受鲁迅影响同时又有着自己鲜明特色的地之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文学叙述策略的角度,对八十年代的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和大陆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中的性意识、性心理、性行为的描写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同一语言背景下的大陆和台湾的小说,共同经历了从热切地关注现实并在一定程度上趋于政治的创作蜕变为现代人用现代的眼光观察社会、思考生活的创作,并且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文学现象的发展过程。本文拟从作家作品比较和文学现象比较两方面,比较近一时期以来大陆与台湾写实小说的相似与区别。  相似文献   

14.
叙事引语对于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刻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说的叙述者通过变换叙事引语调整叙事方式,达到变换感情色彩及语气的目的。在小说翻译批评领域,叙事引语能评判译者是否从形式和内容上真实再现原文主旨和艺术效果。尽管大陆、台湾同根同源,但由于各种历史、文学和文化因素的差异,两岸译者对小说River Town原文中人物话语的不同处理方式给大陆、台湾的译本带来不同的文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台静农写作散文从1925年开始,以1946年为界,具有一贯的文心气格,即以深厚广博的学识为根底,在探求其特定人文精神的过程中融入了他悲悯的情感,是作家学、理、情的有机融合。但台静农的散文在前后期也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前期情采飞动,多有丽辞佳句;后期笔法归于平淡,境界已臻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16.
《台北人》和《纽约客》是台湾作家白先勇到美国后创作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它们不仅反映了作家在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成就,而且也反映了作家对台湾社会、人生的深刻思索。在这两部小说集中,作者以神采各异的女性形象为其描写的核心,以悲天悯人的情怀为这些女子从大陆到台湾又到纽约的两代人的命运,唱出了一曲哀  相似文献   

17.
台湾小说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乡土派、战斗文学、西方现代派、新乡土派四个阶段。道路虽然崎岖坎坷,但却有着鲜明的特点和归宿,充分展示了文学发展的特点和自身的规律。尽管台湾和大陆的社会制度不同,长期与大陆隔绝,又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腐蚀,观念和价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已背离了传统,但在文化上终究还是一个母体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我们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繁荣和发展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学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台湾著名作家姚一苇早年在大陆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史实的求证,并就其中两篇重要的小说《输血者》、《春蚕》与鲁迅、施蛰存的某些小说作了比较,从而见出其与三四十年代乡土文学、左翼文学和现代派文学的联系,由此也提示了当代台湾文学和现代中国新文学的渊源。  相似文献   

19.
黄团元 《社区》2009,(20):22-23
七十多年来,虽然有过多位中国籍作家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然而揭晓时总是花落别家。鲁迅:“谁也不配拿赏金”1927年.瑞典科学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国考察期间。曾经对刘半农说.他想提名鲁迅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知道鲁迅的脾气.便托与鲁迅关系更好的台静农告诉鲁迅。1927年9月25日.鲁迅给台静农回信说: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  相似文献   

20.
<正> 琼瑶自1963年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至1985年间,先后发表了42部中长篇小说,几乎本本畅销。根据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也被称为“琼瑶电影”,不仅轰动台港,甚至风靡东南亚和大陆。但琼瑶和她的小说在台湾文学评论界并未得到好评,台湾淡江大学教授龚鹏程先生说:“三毛、琼瑶,这些人在批评界是从来没有人讨论过的,几乎不成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台湾文化界、教育界甚至视琼瑶小说为“社会公害”,大有非彻底清除“琼瑶公害”决不罢休之势。大陆评论界对于轰动一时的“琼瑶热”虽未象台湾评论界那样偏激,但多数文章也只是泛泛地谈论琼瑶小说的“纯情浪漫”、“虚无飘渺”、“唯美模式”、“艺术档次的局限”等,而很少有人以一种平等、冷静的态度深入地探讨琼瑶小说何以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