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受一战影响,源于西方的世界主义在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五四前后渐成一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社会思潮。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者,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研究系知识群,作为活跃于彼时中国思想文化舞台上的三大政治力量,都或隐或现地表现出世界主义思想倾向。于政治观上言之,他们世界主义虽各有所张,然亦显见其相类之处,或谓为原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爱国意识在中国具体情势下之调整,其世界主义背后的深沉国家关怀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五四前期陈独秀为主“废弃宗教”,“以科学代宗教”和五四后期力倡引进基督教的观点,认为这个转变是由陈独秀文化观中的“科学”与“信仰”的冲突所致,并指出这也是陈独秀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媒介。  相似文献   

3.
戊戍变法前后至五四前后偏狭的民族主义在报刊上有着相当大的话语权。首先关注的是国粹主义。晚清国粹主义之所以具有很大的话语影响力,首先它是对于西方、日本强势文化入侵的一种抗争,其次是为"逐满复汉"的政治目标服务。五四前后的国粹派则没有"逐满复汉"的种族革命的斗争目标,他们主要是排拒抵制西方现代文化,反对新文化运动,从而固守国粹主义立场。此一历史时期,报刊民族主义话语另一极的表现就是过分地否定民族和传统,过分推崇西方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4.
五四前后无政府主义在工人运动中流行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前后,由于种种原因,无政府主义一度确立在中国工人运动中的优势地位。但由于其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缺陷,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无政府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逐渐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5.
中东民族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思潮,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思潮。它的兴起与西方在当地的殖民活动密切相关。殖民活动导致了民族主义在中东的形成与发展,民族主义活动则促成了殖民活动在中东的终结。民族主义在中东各伊斯兰国家具有不同的形态,但是又表现出了一定的共性。其复杂性是由历史和现实交织而成的。作为文化思潮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中东各国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民族主义的理念得到了大范围的传播,有力地支持了中东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直接引导了中东地区的民族民主和自由独立的解放运动,推动了中东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浅析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演变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新中国成立后,民族主义思潮带有明显的国家主导特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在民众中被点燃并强势兴起,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7.
"五四"前后,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知识女性迅速崛起,并不断的发展壮大,这不但形成了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潮,而且还对中国的近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达尔文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前最有影响力的学说之一。通过对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考察,详细介绍其进步乐观思想、进化历史观、种族主义思想和自立求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揭示达尔文进化论对于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宋以来,六朝被认为文运衰落,清人文章批评中才逐渐被关注,五四前后,随着文学审美精神的高扬,六朝文章批评迎来了巨大的转折,对其意义与价值的发掘前所未有。其中,五四前后相关文话著者以其深厚的学养,既能继承古人文章批评的某些术语、观念,又确立了以史为核心的批评理念,对六朝文章的骈俪、用韵、文体等突出要素做出了开拓性的认识与阐发;其批评方法上能学习古人,深入古人文章创作的实际,又能出乎其外,对于当代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早期新文化运动对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思想影响不仅表现在人权至上,人格独立等民主主义观念上,还表现在改造国民性所激起的民族主义思潮上。另外,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新文化运动也为五四运动准备了一批鼓动者和骨干。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倾向是复杂的,它以个人为本位,同时又带有一定的世界主义(人类主义)色彩,但仍然与民族主义发生了深刻的关联。从兴起的原因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民族危机的产物;从发展的结果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民族主义的高涨;从运动的特点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个人为本位,并具有一定的世界主义(人类主义)倾向,但它所推崇的"个人"和"自我",绝对不是执著于一己痛痒的"个人"和"自我",它所关注的"世界"和"人类",也绝对不是完全超越了民族、国家的"世界"和"人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世界语运动从发轫到“五四”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五四时期尤为显著,但未遂五四先驱们所愿的成功。究其发展的原因:一是合乎当时社会需要;二是世界语本身的优点;三是其顺乎人类共同理想。而其受挫的原因:一是汉字存在的合理性,改行世界语不现实;二是其传播时间不长,人们对之了解不深;三是世界语运动者目标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阐释"西化"字面上含义,进而说明其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过程,然后阐明五四"西化"是中国近现代学习西方逐渐深入发展到精神文化层面的结果,最后论及五四"西化"的内容和三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的领袖不是一个,而是一个"领袖群体"。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这"四大领袖"在运动中各有独特贡献;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激进主义与自由主义四面旗帜,他们各举一面,各领风骚;他们之间"颜色相同","主张不一",这是中国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的歧见,当时还不是敌我问题;"四大领袖"的历史地位过去长期不被承认,"唯阶级斗争史观"是其祸根。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爱思潮的产生,标志着"五四"前后知识分子的重大觉醒.这一觉醒,是知识者"人"的意识觉醒的合乎逻辑的结果.当时新式知识分子把性道德的改革作为"文明之征信"和思想革命的重要方面,以自由、平等为利器,对传统中国性道德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并力图重新构建以现代性爱所奠基的新型的性道德.但是,处于新旧交替的"五四"时期,受现实条件的制约,传统与现代以及中与西的交锋,使现代性爱在实践中陷入了道德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领导下,五四运动实践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五四运动昭示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的基本思想;五四运动体现了《共产党宣言》所表明的一切真正意义上的革命都是意识形态革命的基本认识;五四运动彰显了《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无产阶级革命具有世界性的基本特征。五四运动与《共产党宣言》基本内容的高度契合,推动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表明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启蒙运动。从此,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新时期。  相似文献   

17.
文化史视野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革命史范式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过多强调激进与革命的一面,导致有很多问题值得重新审视,诸如对白话文和全盘西化的认知。白话文固然有简易通俗等优点,瑕不掩瑜,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文言的高雅与形式的完美,白话文与之相去甚远。固有的认知指责新文化运动是“全盘西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扬弃,其实也并非如此。中国文化将走向何方,必将是多元并存,中西交流,古今传承。  相似文献   

18.
杜威于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应邀来华讲学,对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作出了理性的评价,对其未来走向给予了前瞻性引导,深刻地影响了五四运动的发展。杜威对五四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表示担忧,主张感情与理性相互配合。既反对一味的守旧,也反对盲目的趋新,提出中西文化折衷调和的主张。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缺少和平建设的环境,也由于杜威自由主义实用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缺少理性的对话,杜威思想不可能承担起改造中国社会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瞿秋白五四时期由于受到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新文化运动的启迪,满怀爱国热忱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人生观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在<晨报>上发表了其第一篇政论<不签字后之办法>,初步显示了他在重大、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从容应对的卓越才华.其间瞿秋白与友人一起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研究社会学的刊物--<新社会>旬刊和<人道>月刊;与报刊联系密切,并参加了李大钊创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文章最后论述了瞿秋白五四时期的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