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色样板戏     
样板戏,一个在特殊政治环境下产生的特殊样式,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个特殊的词语,是江青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代表所赐的封号。"样板戏"一词源于《人民日报》1967年5月31日的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进入本世纪,样板戏被称作"红色经典",一些剧目又被复排、重演,样板戏的收藏和研究也正热。  相似文献   

2.
文章试从塑造“高大全”英雄的样板戏《沙家浜》与解构英雄,重塑凡人的小说《沙家浜》进行对比性阅读中揭露不同历史文化语境对今昔《沙家浜》的影响。可以说,《沙家浜》无论是往日作为“图解政治”之工具还是今天作为之“彰显欲望”手段都可以看成是文学在不同时代遭遇的性质相同的写作困境———外部环境对文学的过多干扰。  相似文献   

3.
中篇小说《沙家浜》作为对同名样板戏的改写,借解构"经典"之名,以时尚的"包装"来寻求卖点。其写作出发点是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平民主义写作立场。它通过对样板戏中"英雄人物"的戏谑化解构,给消费时代的大众读者提供了一套后现代商业文化色彩的文学快餐,同时也是当下文学写作精神困境的表征。  相似文献   

4.
京剧《芦荡火种》在更名《沙家浜》之后,历经三级跳远,最终成为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的首批次剧目。在这个蜕变的过程中,似乎是革命化的进一步加强,实则是传统京剧艺术的回归,民间写作力量依旧占据了《沙家浜》京剧艺术的主体部位。虽然还是党的领导,还是武装斗争的主题,却是借助民间写作的力量得以实现。形成了革命化写作的失守和民间写作的坚守态势。  相似文献   

5.
样板戏看似浑然一体,实则含混复杂,存在一个被逐步提纯、净化的过程,这一点,通过考察样板戏如何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就可以看得格外分明。早在1966年,《纪要》就已明确了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顶层设计——英雄形象应该具有红色题材、一号主角、组织化身、高大全型这四个特点。揆诸样板戏的诸多英雄形象,柯湘最完美、典范地实现了这样的顶层设计,而《白毛女》、《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与之则存在较多龃龉乃至矛盾。为了尽可能完满地实现顶层设计,这些样板戏一般都进行过反复的和大规模的修改,而修改的重心则是删除英雄身上的人情味、女性美和传奇性,从而使他们与党的意志保持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6.
大凡经历过“文革”的人,都对“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的剧情耳熟能详。但是,对于这一剧目是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却未必人人皆知。剧中的阿庆嫂、郭建光、胡传魁、刁得一都确有生活原型。“阿庆嫂”不仅掩护过以“郭建光”为首的新四军伤病员,而且还搭救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 《沙家浜》中的“沙家浜”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常熟市董浜镇。当年,这里远离县城,地处水网地带,土豪劣绅势力薄弱,群众基础较好,被新四军开辟为抗日根据地。 “阿庆嫂”的原型名叫陈二妹,  相似文献   

7.
中篇小说《沙家浜》作为对同名样板戏的改写,借解构“经典”之名,以时尚的“包装”来寻求卖点。其写作出发点是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平民主义写作立场。它通过对样板戏中“英雄人物”的戏谑化解构,给消费时代的大众读者提供了一套后现代商业文化色彩的文学快餐,同时也是当下文学写作精神困境的表征。  相似文献   

8.
填字游戏     
横向:1我国著名国画大师,代表画作有《爱痕湖》、《长江万里图》等2.戏曲旦角的一种3休闲服蛙品牌之一4.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5.已故相声大师6.陈小艺、倪大红、刘涛主演的电视连续剧7.中国先秦时的一部古籍8.香港著名导演9.考拉的另一个名称10.沪剧剧目,样板戏《沙家浜》的前身11.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12.天津最早的西餐馆13.羽·泉演唱的歌曲。  相似文献   

9.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他自称是"两栖类",写小说,也写戏剧。在将沪剧《芦荡火种》改编为现代京剧《沙家浜》的过程中,他是主要执笔者。如今,提起《沙家浜》,人们就会自然地想到汪曾祺;对中国广大普通老百姓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可能不知道汪曾祺,但他们不可能不知道京剧《沙家浜》。江青先后看中沪剧《红灯记》和《芦荡火种》1962年1月,摘掉右派帽子的汪曾祺,结束在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长达三年的"流放"生活,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回到北京,调任北京京剧团专职编剧。1963年冬,他参与改编沪剧《芦荡火种》  相似文献   

10.
《新天地》2007,(5)
因为一个样板戏而出名的旅游景点,沙家浜算是头一份。这个被称为红色经典的景点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去年年底,我们几个退休教师30多人一起游览了沙家浜。一听要去的地方,大家就非常高兴,往日舞台上、荧屏里的阿庆嫂、沙奶奶、刁德一的形象在我们眼前环绕。  相似文献   

11.
《华人时刊》2008,(11):56-56
一部现代京剧《沙家浜》让沙家浜名扬天下,沙家浜也成为其所在地江苏常熟市的"名片",使荣膺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生态城市等多个称号的常熟市享誉世界。2007年,常熟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2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在江苏全省县(市)中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2.
京剧《沙家浜》可谓家喻户晓,与《沙家浜》有关的人和事,散见于报刊上的也不少,但有一个人物未见提及,他就是1955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刘飞。可以说,不是刘飞将军也许就不会有《沙家浜》。他曾在阳澄湖上领导过40多个伤病员,是《沙家浜》中郭建光的人物原型之一《沙家浜》一剧的素材,来源于1939年发生在苏南阳澄湖上的故事。那年9月下旬,以新四军为主力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击退了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大规模进攻。为避免与国民党军发生更大冲突,…  相似文献   

13.
小说《沙家浜》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成为近年来遭到批评最多的文学作品。但是本人认为 ,无论是京剧《沙家浜》还是小说《沙家浜》都是基于史实之上的虚构文本。前者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的“神化”色彩 ,但文本的社会价值取向却与中国革命的现实走向相一致 ,这种复杂的形态是建国后 17年文学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 ,把虚构文本与史实对号入座的本身便是错误的。小说《沙家浜》对这种神化和复杂的形态进行了彻底颠覆。这既是对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消解 ,又是向世俗主义的复归 ,在某种程度上暗示着消费主义时代文学的走向。小说《沙家浜》毕竟是文学文本 ,对其创作中的得失 ,应该而且必须要用文学的标准并在文学的范畴内进行讨论和争鸣 ,任何超出文学范畴的争鸣或者批判都是违背文学的自律性的  相似文献   

14.
沙家浜,位于常熟古城东南风景秀丽的阳澄湖畔。明中叶渐成市集,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十分幽静,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至今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小桥流水,石板街巷,枕河筑屋,为江南有名的水乡大镇。沙家浜,芦荡火种,名闻全国。抗日战争时期,在芦苇荡的绿色帐蔓罩,新四下战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战斗诗篇,以此为素材创作的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家喻户晓,盛极中华,使沙家浜名闻邂迩。  相似文献   

15.
"文革"期间,"样板戏"传播遭遇抵制的缘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话语对政治意识形态的消解;中共高层对"样板戏"独霸文艺舞台造成的百花凋零局面的不满;"文革"受难者对"样板戏"的憎恶。"样板戏"传播遭遇抵制与厌弃的现象,证明了样板戏企图独霸文艺舞台、统合观众接受心理的悖谬与虚妄。  相似文献   

16.
柔韧如水的汪曾祺曲令敏读者不一定听说过汪曾棋,但肯定知道《沙家浜》,《沙家浜》中鲜活的人物和优美的语言就出自汪曾祺笔下。汪曾棋生长在水边,他的作品亦如流水一般质朴,纯净。他创作的获奖作品《受戒》和《大淖记事》,使他蜚声海内外。生活中的汪曾祺真诚而坦然...  相似文献   

17.
文革期间,江青利用毛泽东对文艺界工作的不满,大树"革命样板戏"。"样板戏"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同时,江青对不合其口味的文艺形式进行打击、压制,出现了"样板戏"一枝独秀的景象。文章试对"样板戏"走向辉煌的过程及其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沙家浜镇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南风景秀丽的阳澄湖畔,境内河港纵横,芦苇葱郁,绿野遍布,岸柳成行,尽现江南水乡田园风光。抗日战争时期,在芦苇荡里,新四军伤病员和沙家浜人民联手与日寇斗智斗勇,共同谱写了一首壮丽的战斗诗篇,以此为素材创作的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家喻户晓,名闻遐迩  相似文献   

19.
现代革命京剧《沙家浜》及其前身沪剧《芦荡火种》取材于“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36位伤病员真实抗日事迹,其中胡司令也以现实中的胡肇汉为原型。不过,现实生活中的胡肇汉残忍、嗜杀,相较于艺术形象胡司令,《沙家浜》对人物原型有明显美化之嫌。何以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美化革命的敌人?这与社会主义文艺独特的反面人物叙述经验有关。呈现在《沙家浜》中的胡司令,既不是原型追求“乱世英雄”之梦的自我,也非他者建构可以简括,而是一种应传统“斗”之喜剧机制要求而生的坏得可爱的反面人物。此种兼容革命讲述与大众之法的反面人物叙述法,是值得总结、重视的社会主义文艺经验。  相似文献   

20.
从《沙家浜》到“沙家浜”,这种“从艺术文本演变为文化资源”的文化现象值得研究。本文从革命叙事角度入手探讨了革命话语体系的演变过程,之中透示出社会主义文化构想的蜕变,这对我们当下的文化建设极为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