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点起诉书     
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在当代世界中的影响》一书中的一章。在这一章中,作者集中的论述了列夫·托尔斯泰对皇沙制度和官方教会的揭露和批判,对我们研究列夫·托尔斯泰的思想及著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版面所限,发文时我们在文字上作了些删节。  相似文献   

2.
普列汉诺夫做为文艺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考虑问题,发表意见的。即使在一九O三年以后,他逐渐地在政治和策略上滑到了孟什维主义的泥潭,而在哲学、美学和文学批评方面基本上还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立场。这也表现在关于托尔斯泰的一系列评论上,其中包括写于纪念托尔斯泰八十寿辰(1908)期间的《托尔斯泰和大自然》,以及写于托尔斯泰逝世以后(1910——1911)的“政治家的短评·从这里到这里》、《胡涂观念(托尔斯泰的学说》、《卡尔·马克思和列甫·托尔斯泰》和《再论托尔斯泰》等。这一组论文分析了托尔斯泰的宗教世界观,批判了反动派和自由派鼓吹托尔斯泰主义的叵测用心,捍卫了托尔斯泰的艺术真理,充分显示了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战斗锋芒。今天研读这一组论文,对于我们全面地理解托尔斯泰的思想和艺术,对于我们坚持文艺批评的科学性都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复活》创作于1889年至1899年,是托尔斯泰继《安娜·卡列尼娜》之后的又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是作者经历了世界观的彻底转变之后,用了整整十年时间,先后增删六次才写成的一部巨著。毫无疑问,这是托尔斯泰晚年最成熟的一部代表作品。它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表现了作者世界观的基本倾向。认真研究这一巨著,对于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作品的意义,对于了解俄国的历史是有重大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重新解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文本和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家庭生活 ,不难看出婚姻爱情主题才是《安娜·卡列尼娜》的众多主题中的基本主题 ,列夫·托尔斯泰的婚姻爱情观和这一婚姻爱情主题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向来把托尔斯泰当作艺术典范,但也充分保留了对托氏的批判权;他敬畏托尔斯泰,却也悄悄地与之“较量”了一下:他的著名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有意地模仿和改造了托尔斯泰的中篇杰作《伊凡·伊里奇之死》。《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为西方源远流长的启示艺术和救赎文学所作出的一个伟大贡献。海明威继承而又改变了托氏启示和救赎的主题。在《乞力马扎罗的雪》里,他将《伊凡·伊里奇之死》的宗教主题世俗化,用艺术信仰取代了托氏的上帝信仰,并完全排除了托尔斯泰式的“救世思想”。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哈里,较之于原型伊凡写得更为具体、更有悟性,也更加使人感兴趣;哈里临死前出现的幻觉,也比伊凡的临终皈依更有意境或者说更具现代意味  相似文献   

6.
被列宁称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大作家列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倘使我要为历史写题词,我就要写上这样一句:毫不隐瞒。仅仅不撒谎还是不够的,还应当竭力不去否定地撒谎——避而不谈。”对于从三十年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泰和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文坛上的两颗巨星。 关于这两位大作家的关系,苏联文学史界曾有过一种观点:似乎托尔斯泰对契诃夫的影响主要是消极影响,不过契诃夫很快就从托尔斯泰主义的迷惑中解脱出来,并同它做斗争。苏联学者阿·杰尔曼和弗·叶尔米洛夫都持这种观点。苏联四、五十年代的中学文学史课本反映了这一观点。在布罗茨基主编的《俄国文学史》的《契诃夫笔下的托尔斯泰主义和<小事论>》一节中写道: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第一个翻译了列夫·托尔斯泰日记的全译本,而本文则概括出日记的五个特征:一,高度的诚实态度;二,准确的分析性;三,深刻的哲理性;四,丰富的文学性;五,广泛的记事性。托尔斯泰日记既是一部作家个人生活的编年史,道德自我完善过程的记录,又是一座文学宝库。托尔斯泰日记对我们多有启迪,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俄国大文豪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生前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圣雄甘地未曾谋面.可是临终前几年却与他结成了莫逆之交。1905年9月2日.旅居南非的甘地以《托尔斯泰伯爵》为题.在其创办的《印度舆论》杂志上撰文写道:‘’一般来说,就连西方人也必须承认,当今世界上无论如何也找不出任何其他一个人.堪与博学多闻、聪明理智的托尔斯泰伯爵并驾齐驱”。①是什么原因促使甘地发出如此石破天惊的慨叹呢?这要从他们二人世界观以及政治主张的共识谈起。托尔斯泰出生于1828年.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位世界上…  相似文献   

10.
对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题辞“伸冤在我 ,我必报应”做了全面论述。第一部分追溯题辞的来源 ,提出作家托尔斯泰宗教道德的渊源 ;第二部分论述了题辞对整部小说的切入 ;第三部分论述了托尔斯泰后期创作批判热情与宗教道德观念的同时提升。  相似文献   

11.
1908年至1911年,列宁发表了7篇专门论述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章,对托尔斯泰思想的整个演变过程,对他与俄国民主主义文学及社会思想传统的关系,以及他在各种文学派别、政治派别的斗争中的作用与意义等等作了科学分析,其论述的核心问题当然是托尔斯泰与俄国革命的关  相似文献   

12.
艰辛的笔耕     
曹雪芹的《红楼梦》写了十年 司马迁的性记》写了十五年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写了十九年 浦松赞的(聊斋志异》写了二十年 达尔文完成(物种起源》用了二十年 班固的《汉书》写了二十五年 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用了二十七年 王充的(论衡)写了三十一年 哥白尼研究《论无体的运行》用了三十六年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用了三十七年 马克思研究并写作《资本论》用了四十年 欣德写《浮士催》诗剧用了六十年艰辛的笔耕@文~~  相似文献   

13.
以往人们评论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在同情安娜、赞美安娜的同时 ,往往将批判矛头指向她的丈夫卡列宁和情夫伏伦斯基 ,仔细研读作品 ,作者认为安娜悲剧的造成除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外 ,性格因素也是重要的诱因。文章试从性格方面对安娜的婚姻和爱情悲剧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4.
享有世界声誉的俄国伟大作家列甫·托尔斯泰的名字,由于载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而特别受到文学研究工作者的重视。一九○八年,托尔斯泰度过八十寿辰;两年后,与世长辞。这两个纪念日曾经在俄国一九○五年革命失败后的很长时期,引起过民主运动的新高涨和政治思想战线上一场轩然大波。沙皇的御用文人、资产阶级自由派和社会民主工党内部的取消派,利用托尔斯泰的声望,大肆宣扬他的作品中消极反动的一面,企图麻痹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迎合斯托雷平镇压革命运动的需要。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对此作出了敏锐的反应,陆续写了七篇文章,尖锐地揭露和抨击了官方报刊的伪善和党内机会主义派别的反动性。文  相似文献   

15.
不囿于传统章法,独出机杼,创造出开放性的小说结构,是托尔斯泰长篇小说艺术的一大特点,也是托尔斯泰对长篇小说发展的一大贡献.《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集中体现了托尔斯泰小说结构艺术的创新.《战争与和平》故事无始无终,情节纵横交错,呈现出多线并进的特征,作者得以从容不迫地以史诗般的规模展示俄罗斯民族的全貌.《安娜·卡列尼娜》则有两条平行发展的情节线——一条表现安娜追求个人爱情幸福的悲剧,一条描写列文进行精神探索和社会探索的故事.安娜的线索盘绕在彼得堡和莫斯科的贵族上流社会,由表入里地揭示出贵族上流社会的本来面目;列文的线索延伸于俄国农村,反映着农  相似文献   

16.
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写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这是俄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列宁说:“在这个时期,俄国的整个经济生活(特别是农村经济生活)和整个政治生活中充满着农奴制度的痕迹和它的直接残余。同时,这个时期正好是资本主义从下面蓬勃生长和从上面培植的时期。”俄国历史的这种急剧变化,不能不引起托  相似文献   

17.
《安多政教史》是十九世纪西藏最大的一部编纂学文献,是安多①、库库淖尔和沙里河地区氏族部落群的历史著作,及以西藏史料为基础编撰的佛教史的资料汇编。它出于西藏学者——拉卜楞寺第四十九代主持智贡巴·沙布龙·贡却克·丹巴·绕杰(生于1801年)的手笔。他的老师是安多的学者巴勒曼·贡却克·坚赞(1764—1853),曾应卫拉特(和硕特)的顾实汗后裔之命写过《印度、中国、西藏和蒙古简史》一书。在1833年,智贡巴·沙布龙·贡却克·丹巴·绕杰“应贡却克·坚赞之命撰写了安多佛教史著作,但被认为过于简短,于是作者作了扩展并以最新资料加以增补。作者于1865年末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托尔斯泰本人拱形结构说也没有得到学界更好的理解。本文从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聊斋志异》的结构方式“异史氏曰”入手,对《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进行读解,指出并论证了小说中列文故事对安娜故事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形成了小说中望不到拱顶在哪里的拱形结构  相似文献   

19.
哈利·波特     
现年36岁的罗琳自幼喜欢讲故事和写故事,现在则是一位单身母亲。她的《哈利·波特》最初或许只是写给女儿的,但却赢得了全世界少年读者的喜爱,她本人也一跃成为蜚声国际文坛的畅销书作家。该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写于1997年,出版后好评如潮。作者计划完成该系列七部作品,现已完成  相似文献   

20.
(一) 《安娜·卡列尼娜》问世后,受到普遍的好评,但同时也引起了活跃的、持久的争论。可以说,这种争论正是导源于小说思想、艺术方面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小说在结构形式、思想主旨两方面都曾引起同时代人的误解。许多评论家认为:《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是分裂的,托尔斯泰写的是“两部、而不是一部长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则受到民主派的抨击,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