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8岁的骨科专家张家骐身手轻盈、红光满面。因为他长年坚持下蹲起立锻炼,走起路来一阵风,骑自行车还是28男车前边带大梁的,从后边“飞腿”上座。  相似文献   

2.
王松 《当代老年》2013,(6):40-40
常言道,人老腿先衰。那么,怎样锻炼才能使“人老腿不老”呢,以下6招您不妨一试。 1、干洗腿 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稍用力从火腿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再从踝部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条腿,重复10—20遍。这样可使关节灵活、腿肌与步行能力增强,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及肌肉萎缩等。  相似文献   

3.
“人老腿先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而,老人健身防老抗衰,也应先从腿脚锻炼开始。这里推荐一套锻炼腿脚的保健动作。卧位运动趾与踝:仰卧床上,双下肢平伸,双足一起做屈趾、伸趾交替运动50次,五趾分离并拢20次,然后屈髋、屈膝、伸屈旋转踝关节20次,这是整套运动的准备动作。  相似文献   

4.
正俗话说"人老腿先衰",不少人上了年纪,都会有"打软腿"的情况。下蹲运动可有效增加骨骼血供及关节腔滑液分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而且,下蹲运动能降低下肢静脉曲张、动静脉血栓形成等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随着回心血量以及心脏前负荷的增加,心脏的收缩变得更加有力,心肺储备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从中医角度讲,"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气盛于足六经",但进入中老年以后,气逐步上冲,会形成"上盛下虚"的现象,这也是"人老先老腿"的原因,多进行下蹲锻炼有利于减缓这种现象的产生。身体自然放松的前提下做下蹲锻炼,次数不限,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老年人开始锻炼要扶着栏杆、树木、墙壁等,莫操之过急。下蹲锻炼的方法有以下三种,请根据自身的  相似文献   

6.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1,(8)
“肺气肿”病人宜步行锻炼医学专家建议,肺气肿病人的运动锻炼可选择步行锻炼为主要项目。步行锻炼为有氧运动,一般不会诱发不适,并且步行运动是全身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方法为:每日步行500~2000米,最初慢速(每分钟60~80步),以后逐渐加快至中速(每分钟80~100步),甚至更快。步行安排在早、晚的安静环境中为宜。锻炼时放松情绪,以自由方式进行。可配合呼吸锻炼,按三步一呼、两步一吸的节律进行。(摘自《上海中医药报》) 腿痛别忘查心脏心绞痛发作时疼痛向腿步放射的并不少见,有放射到单腿的,也有放射到双腿的。可放射到…  相似文献   

7.
李海生 《老人世界》2010,(12):50-51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当我们步入45岁以后,很多人会感到,原本灵活协调的双腿变得笨拙迟钝,上楼梯也觉得越来越费劲,甚至有些人多走一点路,就像腿上灌了铅似的发酸发胀,迈不动步。而当你有了这些感受后,就要开始注意了,  相似文献   

8.
巧排老人“残余尿”“人老肾气衰,屙尿打湿鞋。”年老的人,尤其是男性老人,常会有此体验。小便射不远,细小而无力,有时还常解落在自己脚上。并且每次小便后,自己已经感到尿已排尽,然离开厕所后又有不少尿液从尿道流出。尤其在咳嗽、下蹲等腹压增加时更是如此。令人...  相似文献   

9.
正一些轻微的消化系统症状,如胃胀、胃痛,通过简单的锻炼能得到缓解。介绍一招"叫化功":1.开步站立,将头、背、臀、腿、脚跟贴在墙上。2.双腿缓缓屈膝下蹲,头部和上身仍贴着墙并随着下蹲缓缓下降,同时口吐"嗨"字音,一直蹲到臀部与脚跟小腿相接触为止,双掌扶在膝盖上。3.头部顶住墙壁,腰部用力向前挺,脚尖点地,使上身、臀部离开墙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都知道“人老腿先老”这个理,所以逐渐开始重视加强腿部锻,在公园里时常能见到一些中老年人腿扳得很高,引得周围人不断地称。这种锻炼的劲头固然值得提倡,但有些中老年人不顾自己的锻炼技巧身体状况,盲目地把腿往高里抬,这不可取了。  相似文献   

11.
山东沂蒙山区退休干部王忠玉为方便偏竣十年的老伴下楼锻炼,用3个月时间亲手打造了一部简易电梯,兑现了对妻子“我是你的腿”的承诺。一篇微博在经意间将这对学期民间的恩爱夫妻托出水面,  相似文献   

12.
赵之心 《老年世界》2008,(18):42-42
运动也需要突破常规!走路时尝试抬起同一侧的胳膊和腿、倒着走、向后跳等“反序运动”,能很好地锻炼人的神经系统,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3.
陶子 《老人世界》2008,(3):48-48
一、练下蹲可防头晕:部分人在蹲或坐一阵子后突然站立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或冒金花的现象,甚至发生晕厥。纠正的办法是多做下蹲运动,以增强心脏活力。下蹲程度应根据个人的体质特点,逐渐到位。身体较好的人可以全蹲,蹲下后停1-2秒钟再起来;老年人可以半蹲,或在开始时只略作屈膝状,逐渐加大下蹲深度。一般每天锻炼2-3次,每次36下,只要持之以恒,头晕等症状可获改善,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4.
正打保龄球是一种能使全身肌肉、骨骼得到锻炼的球类运动,对人体的心肺、四肢功能,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有很重要的健身功效,是老年朋友喜爱的一种体育运动。老年人打保龄球要格外注意以下一些安全问题。准备工作要做好老年人打球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如蹲腿、揉腕、转踝等。另外,出手的瞬间,需要有一个向前的滑步,缓冲膝盖受  相似文献   

15.
正除了呼吸锻炼、注意饮食、适当按摩等方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表明,蹲一蹲也能养肺。人在蹲着时,膈肌上抬,站起来横膈下降,会加大胸腔和肺的活动范围,增加肺活量。下蹲时将两腿分开,略比肩宽;脚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以脚的第二趾方向为准;膝盖的方向要在第二趾的延长线上,躯干要保持笔直状态,臀部向身后撅起。下蹲速度大致是5秒钟1次。下蹲时吸气,站起时呼气。锻炼次数以1天做30次为宜。  相似文献   

16.
叶勇 《老年人》2013,(11):54-54
“热水泡脚,加点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种十分理想的理疗保健方法。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因而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就十分重视对双足的锻炼和保养,并运用足部泡脚按摩(足疗)来防病治病。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更是不乏名人靠足浴养生保健的事例:唐朝一代美女杨贵妃经常靠足浴来养颜美容;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每晚都运用足浴来强身健体;清代名臣曾国藩更是视“读书”、“早起”和“足浴保健”为人生的三大得意之举。  相似文献   

17.
肖东 《老年世界》2006,(16):42-42
许多人都说“人老腿先老”,我也深有体会。50岁以后,上下楼真的感到两腿不像年轻时那么有劲了,晚上睡觉也常觉得腿肚子发困。特别是58岁那年得了一场病,痛苦不堪.更感到健康的宝贵。于是病好以后,我除了每天坚持早锻炼、做操、跑步、打太极拳之外,还有意识地把健身活动贯穿在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挺举分为下蹲翻、下翻站起、预蹲上挺张力、分腿支撑等五个阶段,各阶段的技术张力情况有密切的关系,文章就上挺技术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蹲起练习对于下肢功能来说至关重要。既要有力量,又要有活动性还,要能稳定。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蹲起比起静蹲,是更为功能化的康复练习。静蹲这样的姿势,在生活中并不多见。但是蹲起,每天不知道要做多少次类似的动作。比如从坐着到站起来,就是双腿的蹲起动作;蹲下系鞋带或者是捡东西,也是双腿的蹲起;上下楼梯就不必说了,是左右交替的单腿蹲起动作;就连走路,如果地不是很平  相似文献   

20.
兰生 《老人世界》2014,(6):50-51
张老汉这一段时间感到两条腿走路无力,双腿发紧,还伴有轻度的排尿障碍,尿频、尿急、尿排不尽,肩臂也有点儿麻木。张老汉对这些症状作了自我分析。走路无力么,这是老年人的必然生理现象,“未老腿先衰”嘛;排尿障碍可能是老年前列腺肥大症;肩臂麻木可能是肩周炎发作了。唉!反正人老机器零件耗损,痛痛痒痒是难免的,人吃五谷哪有不生病的,何必操心着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