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法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案例教学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是两种并行不悖的方法,我国的法学教学方法应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同时把案例教学作为讲授法学基本原理的辅助方法。案例教学的组织可以分成精选案例、阅读分析案例、课堂讨论和总结点评四个基本阶段。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论案例教学法在环境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法学案例教学中,教师应以服务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为准则,并根据各方面的主客观条件,灵活选择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视听演示、网络互动、庭审观摩、模拟法庭、诊所教学、实习教学等案例教学的基本模式。教师还应当高度重视案例教程的编写、教学案例的选择、案例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案例教学环节的组织,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以期共同推进我国环境法学教研质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教师讲授与师生讨论相结合教学方法的酝酿和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以及今后的设想.教学讨论采用课堂即席讨论,阶段讨论和期末全班交流讨论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法学基础理论和国际私法、国际公法教师的需要,受国家教委高等师范教育司委托,由扬州师院、北京师院、西南师大、河北大学、沈阳师院等五所高等院校联合主办的“全国法学概论暑期讲习班和教学经验交流会”于七月二十日在我院开学,来自全国65所高校、党校以及公安干警学校的86名学员参加了学习。讲习班上,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孙国华教授讲授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朱其武教授讲授国际公法,武汉大学国际法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5.
正确处理好教材与课堂讲授的辩证关系温日锦处理好教材与课堂讲授,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必不可少的双向活动。即教师通过运用教材和课堂讲授的主要方式来传授书本知识;学生依据教材和课堂讲授的主要方式来获取书本知识。前者是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后者是被导作用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课堂讲授,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进行课堂讲授的目的,就是要把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达到这个教学目的,在进行课堂讲授中,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过程同步。  相似文献   

7.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下列现象: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传授,严重弱化对学生心灵的情感关怀和呵护,不自觉地构建了悖离"情感渗透"的、异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分析"情感渗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及其诉求,并探讨了相应的合理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课堂交互理论依据,从社会互动和二语习得角度,分别讨论了教师的作用、课堂提问以及教师反馈等三种课堂交互的策略。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以为,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构建课堂交际情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相似文献   

9.
英语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语又是教师教授语言的媒介,因此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教师课堂话语的现状,并从改变教师角色、组织好课堂话语、对课堂提问做出适当反馈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教师课堂话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孙利生 《中南论坛》2007,2(1):22-25
课堂讲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本文就课堂讲授对教师的要求,课堂讲授的步骤及关键要领,讲课的艺术等问题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17.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