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比较新闻史学当属广义比较新闻学和比较历史学之间的交汇点上产生的学科。广义比较新闻学是相对狭义比较新闻学(即比较新闻理论)而言的,它包括中外新闻事业发展历史的比较研究。也就是说比较新闻史学研究是比较新闻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比较新闻学研究的基础。比较历史学按照中外历史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心理等范畴,对过去历史加以概括,进行比较研究,其中应该包括对新闻这一社会现象的比较研究,比较新闻史学即构成了比较史学的一个分支。这样,比较新闻史学涉及两大学科,兼有其特点,又自成体系。就我国目前新闻史研究状况而言,无论是从深化中国新闻史的研究上讲,还是从加快外国新闻史  相似文献   

2.
现代新闻学的创始人——戈公振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公振是中国现代新闻学的创始人与泰斗,他是新闻事业的践行者,中国新闻学的早期研究者,新闻业史研究的拓荒者,新闻教育的倡导者,资产阶级新闻观点的批判者,新闻广告的推介者,新闻职业化的实践者,为中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与政治制度变革和政治路线变迁相顺应,前30年的新闻史研究,“革命史范式”占据主导地位,研究队伍人数较少,研究对象局限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后40年的新闻史研究,新闻史的学科地位确立,汲取传播学及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新闻本体范式”兴起,研究范式多样化,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学术队伍人才济济,学术成果丰硕并走向世界。此后的新闻史研究,须更多负起“资治”“知来”之责,创新研究范式,填补研究空缺,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史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民族新闻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新闻学是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事业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许多专家学者从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史、少数民族新闻理论研究、少数民族新闻应用研究、少数民族受众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少数民族新闻学领域进行了研究,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并显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新闻思想具有丰厚的实践基础和坚实的理论基础,经历了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胡锦涛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高度评价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强调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意义,阐述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任务,对新闻宣传战线提出了新的要求.胡锦涛新闻思想内容全面系统精辟深刻,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学习实践胡锦涛新闻思想,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发展,不断推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新闻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快速发展,新闻事业和新闻系统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通过继续教育提升完善新闻从业人员道德素养、专业素质任务迫切.本文以成都市新闻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背景及过程,认为其方向正确、启动及时、组织有序、机制健全并符合新闻从业人员实际需求,是一次通过继续教育构建学习型新闻从业人员队伍的深入实践,在全国新闻战线中有开创性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学有自己的理论内涵和科学品质,也有自己的学术积累和发展基础,其学科地位应得到 充分肯定。新闻学不仅要研究新闻事业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也应研究媒介经济、传媒业经营与管理。为 适应新世纪新闻事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应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国新闻史的研究没有引起中国新闻史学界应有的重视。积极开展民国新闻史研究,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而且对于促进台湾海峡两岸学术界的交流,维护中国领土的完整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团结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是中国新闻史学界不应再延搁的迫切任务,也是中国新闻史学界理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民国新闻史研究以民国时期的新闻事业发展历程为整体对象,全面研究民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而总结这一特定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同时,也开展各种专题研究。民国新闻史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整体构建、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要举全国专家之力,及早启动这一宏大的学术工程。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中共党报改革是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首次改革运动,改革实践中确立的中共新闻传播的党性和人民性、全党办报、群众观念、新闻必须真实、树立新文风等思想原则,不仅标志了中国特色无产阶级新闻传播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基本方向,同时为当今中国新闻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是新闻事业是执政为民的政治资源,二是新闻传播思想创新是改革发展的思想精神动力,三是密切联系群众是新闻真实客观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新闻传播的不二选择,五是不断改进文风是新闻传播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0.
吴高福教授著《新闻学基本原理》作为国家教委“七五”规划中新闻学教材,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吴著与国内同类性质的著作相比具有如下四大特色。一、独辟蹊径,构建新的理论体系自70年代末我国恢复新闻教育、新闻研究以来,新闻理论的教材和著作相继问世,其中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概论》和甘惜分教授的《新闻理论基础》、成美、童兵教授的《新闻理论教程》。《新闻学概论》以新闻事业为逻辑起点,以新闻事业为基本研究对象。《新闻理论基础》和《新闻理论教程》则都以新闻为逻辑起点,以新闻事业或新闻工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对新闻工作做出了很多重要论述,其新闻思想捍卫并坚持了毛泽东和邓小平新闻思想的精华,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系统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学术界在江泽民新闻思想的研究中逐步揭示了其基本内容,并从多角度展开探析,取得丰硕成果。继续加强江泽民新闻思想的实践研究和比较研究是今后应该着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新、旧新闻主义差别的基础上,以《夜幕下的大军》中小说化写作技法为例,分析其新新闻特征,指出新新闻主义因时而生,以质而胜,最后论述其作为新新闻主义作品所具有的形式和内容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是1955年成立的,北大新闻专业整个建制,连学生带老师、图书资料整个都过来了。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开始"反右倾",很多系的领导和教师都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下放劳动。1964年到1966年,搞农村"四清",新闻系的师生分两批去搞"四清"。1969年11月,第一批"五七"战士去了位于江西余江的人大"五七"干校。1978年开始拨乱反正,把过去批判错的东西逐步地改正过来,从做法到观点都在拨乱反正。因为教学上有了比较多的投入,有了比较多的认识,有了比较多的时间从事教学;另外也有了相对宽裕的时间做一些科研工作,写了一些个案研究的文章,组织了全国50个新闻史教学研究工作者完成了一部280多万字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接着又搞了一部编年史。  相似文献   

14.
综合·贯通·提高——对新闻业务课程体系一体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业务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新闻学研究与教育的历史起点。随着新闻业务的学科体系日趋专门化 ,其课程体系明显细分化 ,最终形成目前采、写、编、评四课并立的格局。大学新闻教育应大胆对此进行改革 ,构建一体化的“新闻业务通论”  相似文献   

15.
戴元光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不仅全面总结了20世纪我国传播学的发展状况和学术创造,而且还把其学术眼光一直扩展到我国有史以来的文化的源头,完整系统地考察了我国传播学思想的方方面面。是我国的第一部全面研究中国传播思想与理论的学术专著,为中国化的传播学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最坚实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融合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的新闻传播学在20多年前就已出现,新闻传播学这一新的学科在中国经过了长期的孕育与发展。新闻学可以利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重构体系,以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与创新;传播学理论对新闻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新闻传播学纳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通识课程,有利于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审视新闻传播学和民俗学,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本质特征上都是关于"大众"的学问;民俗新闻传播学是从民俗学视野研究新闻本质和传播规律的科学;构建民俗新闻传播学有助于对"大众"和"大众文化"的科学把握,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受众观",有利于还新闻传统形态上的"官学"为"民学"——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学",有利于有效规范纠正新闻娱乐化倾向,有利于反对"文化帝国主义",构建国际新闻新秩序。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新闻学比较研究在我国学界开展得比较晚,关注的焦点在于中西方新闻学理论与方法比较。进入新世纪之后,学者们开始转向中日、中欧等相关国家与地区新闻传播的比较研究。如果从媒介交互视野中考证比较新闻学,在中国可追溯到孔子编撰的《春秋》,并在历代王朝的媒介中交互相传。到了晚清时代,随着西方报刊媒介传入中国,中外媒介产生剧烈交互,激发了中国资产阶级办报高潮,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民主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初年,中国媒介深受苏联媒介思想影响,直到中苏外交关系破裂而止。改革开放后,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出现了新的语境,媒介的学习与互补进入到了新的交互阶段。中俄"比较新闻学"应运而生,弥补了比较新闻学学科建设中的一个缺憾。《中俄现代新闻理论比较》中许多新论新说,丰富了媒介交互视野下的比较新闻学理论。  相似文献   

19.
新闻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高校新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新闻学教育只有通过多学科嫁接、产学研结合和开放性办学,所培养的新闻人才才能适应新闻产业的需要,不能再囿于狭隘的传统新闻学教育理念中,而应当走出来,树立"大教育"的新闻理念.  相似文献   

20.
《邱沛篁自选集:新闻与教育》给人的思考是新闻研究如何与时俱进。其三点比较突出,即与时俱进就是与业界俱进,与问题俱进,与青年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