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境问题,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不少诗人、作家、画家、评论家,他们以自己的创作经验和精湛的论说,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接触到这个问题,使它在理论上有着丰富深厚的内涵。近年来,不少同志认真探索了这个问题。王昌猷先生的《再论我国古代文论中意境的特征》①是这方面文章中颇有见地的一篇,文章对王国维《人间词话》关于“境界全出“、“隔与不隔”等问题的分析,时出新见,对“意境说”与“典型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八年我和另外两个同志写了《杜林哲学体系剖析》一文。去年,在《辽宁大学学报》第四期上,李寄秦同志发表了《关于恩格斯同杜林哲学论战的实质》一文,对我们的观点提出了异议,问题主要关系到对杜林的从原则出发理论的认识。弄清这  相似文献   

3.
<正> 人们历来认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我们党和国家刑事政策中的一条重要原则。然而在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却不见这样的条文。有人对此提出了疑问,黄明新同志著文在《民主与法制》1979年第二期上作了解答,文章的题目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句话为什么没有写进刑法条文里?》。黄的文章认为,“虽然在刑法条文里没有写‘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八个字,但它的精神仍然体现在有关条文中”。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不同的看法。打算先通过分析黄的文章,谈一谈在我国《刑法》中有没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原则或精神;再从理论和实践上,谈一谈在我国的刑事政策或刑法中,还该不该采用这条原则。  相似文献   

4.
“风骨”问题,是《文心雕龙》研究中争论得最久最热烈的一个问题.远的不说,近几年来出版的多种《文心雕龙》注释中,就都论及这个问题,探讨“风骨”的专文也屡有所见.但对“风骨”的理解,分岐仍很大.争论的焦点:一是“风骨”二字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二是“风骨”是否就是风格?本文试就这两个方面谈一些个人意见,以就教于专家们.  相似文献   

5.
把实践仅仅看作是认识论范畴,这是我国理论界的传统理解。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就想突破这种看法,认为实践不仅是认识论范畴,而且首先更重要的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范畴。近来读了郑国平同志的《有关“实践”问题的三点质疑》一文(《杭州大学学报》1980第3期,以下简称《质疑》),他认为不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不同意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最主要的实践是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这些提法,否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尽管在具体论述中,此文能给人以一定的启发,但这些观点我们是不能同意的。这些观点说明了从纯认识论角度考察实践会把我们引向何处。本文想就此谈些粗浅看法,以求教于郑国平等诸同志。  相似文献   

6.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一篇文情并茂感情至深的散文。其中有这样几个长句:“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自《鲁迅研究》一九八○年第一期刊载了汪泽树同志的《症结在哪里——<记念刘和珍君>中一个句子的理解》一文后,不少同志相继写了文章对汪文“伟大”一词是正语的结论,表示肯定或否定。比方一九八二年的第一期《教学与研究》就开辟了一个争鸣专栏,  相似文献   

7.
林定夷同志《科学研究方法概论》一书,内容新颖,富有独特的见解,笔者读后收获不少,但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必须提出来商榷,以便引起我国学术界对"方法"研究的重视.一"方法"是"方法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同理,"科学方法"是"科学方法论"的一个基本概念;"科学研究方法概论"是"科学研究方法论概论"的一个基本概念.目  相似文献   

8.
谈凤梁同志的文章《简析乐府诗<陌上桑>》(见1980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阅读和欣赏》第三册),从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对《陌上桑》作了通俗、精湛的分析,对理解这首乐府名篇帮助很大。只是对“来归相怨怒”这句话的理解和分析,我想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以就正于谈凤梁等同志。  相似文献   

9.
王凡《读〈古汉语虚词〉》(载《中国语文》1983年第4期)在评述杨伯峻先生《古汉语虚词》关于“彼其”的解释时,提出了如下看法:“‘彼其、此其、是其、夫其’这类现象,实为古汉语中的同类近义词连用现象(即同属一个词类、意义相近的两个或几个词的连用),这种连用现象,成为古汉语复音虚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个看法实出于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该书上册“其”字条认为“彼其”(或作“彼己”  相似文献   

10.
“白马藏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藏族的一部分,这是在五十年代我国进行大规模民族识别工作的基础上所确认的。到八十年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双百”方针重放异彩,民族学、历史学界的一些学者解放思想,大胆冲破学术禁区,对居住在四川之平武、南坪、松藩,甘肃之文县的被称为“白马藏族”的这一部分藏族(为叙述方便以下称白马人)的族属提出了异议,于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当时最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白马人不是藏族,是我国历史上氐族的后裔,应当从藏族中划分出来,重新识别并确立为单一民族共同体——氐族;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白马人虽然在某些方面同藏族有些差异,但都是表面现象,一经深入探究,不难看出其同源异流关系,因而认为非藏族莫属。这样,这场学术争鸣由于在观点上未趋一致,且分歧较大,最终滞留在学术对垒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友好关系的发展,国内外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正在兴起一个热潮。笔者对中西交通缺乏深入研究,但由于工作关系,曾对河西走廊一带,作过一些实地考察。近读鲜肖威同志《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一文(见《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年第二期),得益匪浅,但对其中的某些问题,有些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2期刊登了林颖同志的文章《浅议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以下简称《林文》),拜读之后深得启发,也有不解之处。富于启迪意义的是:《林文》从哲学与逻辑学两个层面,对公孙龙的《白马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提出了一些很有理论价值的看法,并从方法论的意义上指出:“我们对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必须加以具体的分析和批判,采取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观点,都不能说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林文》)。不解的是:按照《林文》的论述,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就是“白马不是马”,是否定“白马是马”的,割裂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是形而上学与诡辩论。对此,笔者实不敢苟同。下面结合《林文》,从三方面来论述“白马非马”,并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林颖同志与逻辑界专家。  相似文献   

13.
张献忠利用开科取士“杀戮士子”一事,在清代前期,几乎所有涉及张献忠在蜀事迹的野史稗乘都有记述。这些记述,曾经被研究晚明历史的封建史家和资产阶级史学家看作可信的资料,加以引用和传播。这样一来,所谓“杀戮士子”就成了张献忠“屠蜀”的重要事件之一。《社会科学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四期刊载孙祚民同志《张献忠“屠蜀”考辨》一文(以下简称孙文)对张献忠“杀戮士子”作了考察。但他也认为确有杀戮士子一事,时间是一六四四年秋天在成都第一次开科取士之时。孙文的论断是否正确?野史稗乘的记述是否可信?我讲一些意见,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4.
《雷雨》是曹禺同志当年震动文坛的成名之作,也是几十年来历演不衰的名篇。繁漪是剧中的主角,是作家最着力刻划的一个人物,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独特的艺术形象。由于作家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他所创造的繁漪是一个历史的、性格极为复杂的人物,因此,剧作自首次演出直至六十年代,对她都有过  相似文献   

15.
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劳动价值学说是一块坚固的理论基石,而社会必要劳动范畴则是构成这个基石的重要因素。这个范畴,从质量统一的角度阐明了商品价值的诸种规定性,揭示了价值规律的内容,从而使劳动价值理论成为完备的、无懈可击的整体。马克思运用这个理论透彻地分析了全部资本主义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趋  相似文献   

16.
想像活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普通心理学中多有论述。过去在讨论形象思维时,想像作为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也曾引起过争论。诸如想像的性质、想像的心理机制、想像与情感等问题以往已经发表过一些文章。但从理论上再深入一步便有许多问题弄不清楚。不要说想像的真实过程和想像的生理机制问题目前还搞不清楚,就是作为一般的心理现象也还不能说就  相似文献   

17.
因刘邦有残杀功臣之举,历史上便有人谁想出张良惧祸,自度不免,便托词辟谷而逃亡隐居。这样推想,迷惑性大,不深究史籍者,往往信之;一般群众,更易深信不疑。而有些史学家也据《史记·留侯世家》中有“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之语,臆断张良逃亡,大肆评论,作为功成身退、明哲保身之典型,为之推波助澜。如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三,司马光评曰:“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刘邦)所称者‘三杰’而  相似文献   

18.
<正> 《南都学坛》1987年第一期发表了张松辉同志的《荀子人定胜天思想的缺陷》一文,读后颇有启发。但张文中的某些观点,我们又觉得实难接受。我们对中国古代思想史可说是门外汉,本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既然心存异义,亦想一吐为快。故撰此文,以就教于松辉同志。中国的天命思想形成很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人们对许多自然观象不能解释,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抗拒,人们的各种物质需要,在很大  相似文献   

19.
秋瑾究竟生于何年?迄今众说纷纭. 晨朵同志认为秋瑾生年史料只有一说,即秋瑾异母弟秋宗章在《六六私乘》中所写秋瑾生于一八七五年的说法(见《关于秋瑾的生年、卒岁和生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三期).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但它并没能制止其它说法的产生,因其间实有不可解释的矛盾. 秋瑾在一九○四年写给吴芝瑛的兰谱中,将自己的出生年月写得很清楚:“年二十八岁,十月十一卯时生.”按此推断,秋瑾当为一八七七年生,在她于一九○五年春第二次东渡日本时写的《泛东海歌》里有“愧我年廿七,于世尚无补”句,此处“年二十七”当为足龄.我们知道,秋瑾生于农历十月十一日,按照足龄计岁法,应去二岁.所以一九○五年所写年龄反比一九○四年写的虚龄少一岁.这里只有这样解释才说得通.晨朵同志认为兰谱中年二十八和《泛东海歌》中的年二十七均为足龄,并为使自己的说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这个说法在我国的使用是相当普遍的。但它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概念和术语,却长期未得到认真的研究和论证,因此人们对它的理解还有许多模糊之处。例如,“中华民族”算不算一个民族?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关系?“中华民族”所说的民族与“非洲民族”、“斯拉夫民族”所说的民族是不是一个含义?对“中华民族”的概念怎样解释才是科学、合理的?……这些问题确实是值得探讨的。何叔涛同志在《民族概念的含义与民族研究》(载《民族研究》1988年第5期)一文中谈到了中华民族和“复合民族”问题。本文试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向何同志和读者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