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商品价值量到底是反向变动(成反比)还是正向变动(成正比)近年来成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一个争论焦点。"成反比"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结论。而成正比学派反对这个结论必然导致推翻劳动价值理论。在这场争论中,已经有学者全面阐述和批判了成正比学派的观点,但仍然有人试图为成正比学派辩解。然而,这个辩解是不成功的,说明其"论证"的举例甚至是建立在计算误差之上的。  相似文献   

2.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改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的传统观点值得商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呈正比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虽然成反比关系,但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的幅度要小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商品使用价值总量的增长要快于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的增长,这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只有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劳动量不变的假定成立时.单位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才能成立。然而,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产商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都会增加,从而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增加。同时,劳动生产率变化还会使商品供求关系变化,从而使价值总量发生变化。因此,单位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不成反比。一般来说,单位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4.
只有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劳动量不变的假定成立时,单位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才能成立。然而,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产商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都会增加,从而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增加。同时,劳动生产率变化还会使商品供求关系变化,从而使价值总量发生变化。因此,单位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不成反比。一般来说,单位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5.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是正确理解和适用价值决定原理的“关节点”。长期来许多同志撰文对这一问题作了各方面的研究,但一直未有定论,仍有必要从深度和广度上作进一步的探讨。这个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与一系列现实经济问题密切相关。根据马克思已有的论述和他的方法论原则,我认为,可以把“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这一命题看作一个系统,其中可分为如下层次: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国民劳动生产率与国际价值量。通过这样逐层次分析之后,再综合起来理解,才能准确弄清这一命题的丰富内容,科学地把握生  相似文献   

6.
劳动生产率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学术界的意见并不一致。其争论主要在于:劳动生产率中的“劳动”,是指活劳动消耗还是指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内的全部劳动的消耗?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①据此,相当多的经济学教科书和辞典、文章都认为,劳动生产率中的“劳动”,是指形成商品价值的既包括活劳动又包括物化劳动的全部劳动消耗。然而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第一,在劳动生产率的质的规定性上,联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利用2004—2009年第三产业就业和增加值数据,对浙江省近些年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概述,重点分析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利用shift-share方法对劳动生产率变动进行分解,结果验证了"结构奖赏"和"结构负担"假说并存,且两者约构成整个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幅的25%。由此可见,行业内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体,与此同时,结构变动也确实是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结构调整是必须的。但是,由于结构变动对劳动生产率提升作用相当较慢,在鼓励结构转变的同时,应更加注意各行业按自身的发展规律协调发展,只有在发展中逐步调整结构才是最经济、最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变动论质疑,提出以下观点:(1)模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自然劳动时间的区别,撇开劳动的质,单纯谈论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总价值不变是不恰当的;(2)用"单位时间内生产使用价值的数量"这一衡量标准,作为"劳动生产率是使用价值的生产效率"的论据至少是不严密、不充分的;(3)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使用价值和价值都在增长,二者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反向运动。继而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重作定义且论证了这一新的认识的理论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价值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市场经济的永恒主题。理性的市场主体孜孜以求的是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不过是价值最大化的特例。而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作为价值源泉的劳动的投入量,也取决于劳动的价值率。而迄今为止,人们对此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以致于一些本来不言自明的道理,被各种争论搅成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有鉴于此,本文拟就价值率及其规律和理论功能作一初步探讨。一、价值率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一触及价值问题,人们的视野往往聚焦于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一般关系,只熟悉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例,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的原…  相似文献   

10.
劳动生产率提高,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导致单位产品中所含劳动总量的减少(表现为单位产品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的规律性有何表现?文章对此提出了两个条件、各种类型、规律性及其转折点的见解,并指出:第一个条件是界限,作为衡量之用;第二个条件是派生,作为验证之用,二者是一致的。也说明了各个类型与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的关系。文章还在分析的基础上,就人均负担成本是否变化,探索了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影响的规律性及两种情况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劳动生产力(率)问题,在学术界看法不一。本文认为:就劳动生产率的含义而言,不能简单的把马克思所说的劳动生产率,看作是一个单义词,而应看到马克思对它赋予了两种不同的规定。其一,以活劳动计量;其二,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之和计量。只有肯定劳动生产率具有几种表现形式,才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侧面考核经济工作的好坏。就劳动生产率这一概念范围而言,有“个别劳动生产率”、“部门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这几种劳动生产率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是不同的。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做好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稳定物价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方针。但是,稳定物价是指一定时期市场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而不是冻结物价。社会主义商品价格,作为客观经济范畴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工具,是不可能凝固不动、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会发生变化,因而商品的价值量就会随着发生变化,作为商品价值货币表现的价格,也必然随着变动。对于各种商品来说,如果价格长期不变,就会背离商品的价值,在各种商品之间形成不合理的比价,并且与供求关系不相适应。此外,商品比价关系的变  相似文献   

13.
劳动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经济学价值论的使命是说明商品交换价值的决定和运动规律。新经济时代正在到来,人类生产方式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价值决定理论也将随着现实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同样有一个客观的交换基础——劳动时间,但所有商品的价值已不完全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特别是知识产品的价值量是由个别劳动时间确定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价值决定的基本命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有关概念和前提的基础上 ,从数理分析的角度讨论了马克思价值决定的基本原理 ,论证了部门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力无关、单个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单个生产者的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等基本命题。在此基础上 ,得出了多种要素共同参与决定单个商品价值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5.
关于职能部门在一家公司组织体系中到底如何定位的问题,历来比较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职能部门应该是个“服务部门”,是为业务和技术部门(统称业务部门)提供服务的后端支持部门;也有观点认为,在现代化高效运作的公司中,职能部门已经从“后院”走向“前台”,成为间接创造财富的“利润中心”。  相似文献   

16.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直接体现为社会劳动,是价值的一般代表。作为一般商品的价值尺度,要求货币本身就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商品与货币交换,就是商品价值量与货币价值量的对等交换。在金属货币流通时,这个价值量对等关系是表现得明明白白的。因为,作为货币商品的黄金,是劳动产  相似文献   

17.
空间选择效应是“新”新经济地理学解析区域生产率差异微观机理的基本理论之一。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人均物质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水平对新创小微型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新创小微型企业的区位选择呈现出“核心区-平均劳动生产率高、边缘区-平均劳动生产率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小微型企业的区域扶持政策应兼顾增长与效率两种目标,应推行对小微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补贴政策,重视区域小微型企业公共服务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合理的就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通过对辽宁省近十余年来就业结构变动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影响效果的实证分析,指出辽宁省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的效果为负,显然不利于辽宁经济的发展,并总结辽宁省就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观点     
周其仁食品涨价并非通货膨胀原因7月9日,在"《中国改革30年》新书发布暨2008经济问题点评会"上,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指出,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央行货币投放太多,而不在于猪肉、粮食等个别商品的涨价。他认为,所谓"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上涨,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变动,"通货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它不能指任何  相似文献   

20.
发表在1981年《武汉师范学院学报》第二期上的韦奇、时珍二同志的文章《关于劳动表现为价值和价值决定》中,重新提出了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决定价值这个问题。他们说,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决定部门商品的价值总量,而且也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从而断言商品价值是由两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统一决定的。我觉得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很有继续讨论的必要。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韦奇、时珍二同志商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