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福建漆器,源远流长,能工巧匠,代有其人"。这是文化界名人王世襄对福建漆器进行系统研究后留下的评价。在福建漆器发展史上,福州漆器占有相当分量,而沈绍安脱胎漆艺则写下了最为浓重的一笔。肇始于乾嘉时期的沈绍安脱胎漆艺,经过200多年的传承发展,实现了从家业到行业以至产业的突破。每一件沈绍安脱胎漆器,都在讲述着一个个老福州的精彩故事;每  相似文献   

2.
福州脱胎漆器是我国著名的漆器品种,但近20年来却逐渐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分析了福州脱胎漆器衰落的原因,并结合日本传统漆器的保护经验,就福州脱胎漆器传承与发展问题提出三点建议: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引导传统漆器与现代生活接轨;发挥高校在漆艺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福州脱胎漆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政府和各级部门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但其保护工作仍存在多种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动态保护、明确保护和传承的思路,并就福州脱胎漆器在当代的开发利用、发展福州脱胎漆器文化产业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论福州脱胎漆器造型设计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审美观念的变化与环境的改变,为脱胎漆器造型带来了新的探索空间。以民族风格、时代风格与多元造型风格作为造型创新切入点与艺术语言,对福州脱胎漆器造型进行了剖析,认为福州脱胎漆器造型应突破以往固定思维,突出时代和民族风格,融合东西方造型艺术,展现现代造型意识,从而实现福州脱胎漆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表现漆器内在艺术精神与外在现代风格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漆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漆器距今已有7000多年。中国古代的漆器制作积极而广泛地影响到周边国家漆器技艺的产生与发展,特别是在唐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日本仰慕唐朝的文化,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中日文化的交流也达到了高峰,唐朝对日本社会生活及文化艺术产生的影响延续至今。其中漆器的制作技艺也随着丰富的文化交流也传入日本,并对日本漆艺的产生与发展有深刻影响,本文主要就唐代漆器制作技艺对日本的传播与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福州脱胎漆器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以其色彩瑰丽、轻薄、精巧的特点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作为民间工艺美术品种,脱胎漆器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福州地域文化的影响,在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海外贸易等方面均反映出福州特有的地域民俗特点。它深刻地融合了福州的传统历史文化,是先人智慧和地域特点的集中体现,是多种文化积淀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凉山彝族的漆艺文化独具特色 ,在中国少数民族漆艺文化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以前漆器主要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生活实用器 ,同时也是具有一定文化意义的用品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几十年来 ,主要由于价格低 ,使用方便的现代工业用品的冲击 ,其实用功能很大程度上被取代 ,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也有变化 ,现在彝族已较少使用漆器了 ,漆艺文化呈衰退之势。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在城镇兴起的漆器工厂生产的漆器以礼品、旅游品为主 ,变为了一种工艺品 ,改变了原有的用途 ,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意义 ,虽然扩大了漆艺的影响 ,有利于漆艺的延续 ,但在适应新的用途 ,追求商业利润的同时 ,导致了选择性的生产和大众化的趋势 ,对漆艺文化的保护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需要加强研究 ,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加以保护 ,并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8.
彝族漆器是彝族人民用独特工艺创造的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四川凉山彝族的漆器,以其使用的广泛性和鲜明的特色不仅在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少数民族的漆艺文化中也最为引人注目,是中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和真正朴实的实用艺术,也是高贵华丽的装饰艺术,是彝族人民艺术的史书和活化石。然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给彝族漆艺的发展带来冲击,但如能提高大众化和精品趋势,彝族漆器艺术将大有曳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福州脱胎漆器厂是工业化时代手工技艺的生产机构,它采用行政化的管理方式,组织了工厂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将分散于民间的生产人员整合起来,并用大规模授课教学的方法培养了大批新技术人员。漆器厂对于人才与技艺的整合和推广有明显成效,但在对文化不够重视的大环境下,漆器厂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漆器厂的经验启示我们,当下应当在尊重文化的观念下建立一个适宜文化保护的空间,同时,传承人应该发挥主体作用树立行业内部的权威,在传承活动中采用带徒传艺的方式将适于手工技艺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0.
好色     
西洋有油画,中国有漆画。现代的中国漆画是从有七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脱胎漆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画种。漆画艺术语言非常丰富,而且材料多种多样。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都可入画。漆画的技法丰富多彩,它同时兼备绘画和工艺的双重属性,无论重彩抑或轻描,都那么典雅华美而明丽精致。在福州,漆画一直是闽系艺术文化中的瑰宝,更是福州文化的命脉。而真正执著于漆画艺术的人群则属于少数派。更难能可贵的是,女性弄漆,弄成一番绚丽的风景,弄出一片自由的艺术天空,不得不令人钦佩。福州就有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外交流日益频繁,让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和继承传统民族工艺的重要性。漆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开始重回人们的视线,对漆文化的探究也随之兴起。漆器是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创作,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理想,以汉代漆器尤为突出。汉代的漆文化是聚集了几千年漆艺历史文化的精髓,不断地融合各朝代的漆艺制作风格,并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给后人留下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12.
天水有着悠久的制漆历史,同时天水漆器在我国现代漆艺行业中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本文从其造型、纹样、工艺结合天水地域文化和天水漆器独有的文人画气质来分析它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不论作为古玩的漆器和作为工艺用品的漆器都远未被市场发掘出它们真正的价值,可以说,当下的漆艺市场还处于价值洼地,升值空间和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4.
<正>·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历史悠久,最远可上溯至商、周时代。它在继承我国传统漆艺工艺的基础上,以研磨彩绘、金银粉分光罩漆、彩色蛋壳镶嵌、夹亡胎、堆漆塑像等极富地方特色的工艺著称,是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工漆艺工艺品。其成品光润坚滑,色彩富丽,装饰纹样丰富,显示出制作者精湛的技艺。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漆器髹饰技艺(重庆漆器髹饰技艺)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5.
甘肃漆器的出产历史久远,考古工作者曾在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葬中发现大量残破漆皮,可见当时甘肃漆器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到了近代,天水、临洮成为甘肃漆艺生产的两大中心地区,尤以天水漆器独具风采,最富盛名。甘肃漆器的发展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漆器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推动甘肃艺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凉山彝族漆器原本是人们的生活实用器,改革开放后,随着民族文化的复兴,逐渐成为了凉山彝族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符号之一。近十年来,漆器作为礼品、旅游工艺品的需求大大超过了作为实用器的需求。以"看"为主的消费超过了以"用"为主的实用性消费,消费市场可分为三类。漆器工匠的生产经营受到各种力量的影响,其中对工匠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现代科技、直接相关的政策和消费市场。漆匠在与这些力量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三种生产经营模式。其中,传统消费者和传统消费习俗是传统工艺得以保持、延续的动力和生命力。2007年以来,凉山彝族漆器制作技艺成为了省级、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只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凉山彝族传统漆艺的保护,而传承人的认定对传统漆艺的传承、保护利弊都不太大。为了凉山以礼品、旅游工艺品为主的化学漆器的生产能够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凉山彝族传统漆器工艺,应该认真实施《凉山彝族漆器地方标准》,建议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漆器工匠的行业协会,由工匠们自行管理。  相似文献   

17.
漆画从漆器装饰脱胎而出,是绘画门类中的新兴画种,如何发展漆画工艺,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汉代是漆器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那时的漆器在装饰材料、装饰造型、装饰题材、装饰技法以及装饰色彩等方面都有鲜明的特色。当代漆画的发展可以在继承汉代漆器的传统艺术成就基础上,与现代工艺技术及艺术理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现代漆画脱胎于传统漆艺,有独特的艺术语言。漆的技法是服从画面需要,为画面服务的。漆画作者首先要掌握好绘画艺术语言的表达,同时要不断地挖掘传统漆艺技巧,运用新材料,这样才能在漆画艺术语言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9.
我所认识的李永清是个不善言辞,埋头于工作室中静思和忘我工作的人。对于他人一些艺术的说法,他较少介入争论或刻意发表见解,往往是给予倾听或不经意间的微笑,更多的时候却是沉浸于他的内心和默默的漆艺创作时光。 如果我们仅仅是看到近十多年来李永清的漆画和漆器艺术成就的话,或许会以为他的从艺之道源于某种专业作坊式的经历,而如此熟谙...  相似文献   

20.
文章略论了中国漆器工艺的发展历史及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