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天地》2007,(4)
一位北京老年保健协会的知名教授说:"老年人应该有自己的爱好,没有爱好、没有寄托,生命之花就会逐渐枯萎。"这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当今社会,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可以选择的爱好实在太多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不必有更多的爱好,爱好集邮就足以了。  相似文献   

2.
我开始怀疑生活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这是高三最长的假期,虽然这之前我们补课补了那么久,可我还是没办法绷紧神经,生活像一盘散沙。白天,我没办法忍受一直无聊地对着电脑,总是在睡觉、睡觉。晚上精神却很旺盛,很晚才能睡着。我就这样恶性循环着过着一天又一天。  相似文献   

3.
先揭示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培根名言的出典语境,并依此语境又把它解读为"知识就是能力"。同时,通过对培根时代科学不发达状况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培根不可能在当时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样具有超前意识的命题。即使把这个命题改读为"知识就是权力",也仍与培根本人的宗教观相冲突。相比之下,反而是把培根名言误读为"知识就是力量"最为合理。总之,三解培根名言旨在印证解释学关于"误读"有其正面意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教书真是一件很有创造力的事情。”最近,我变得神经兮兮,逢人就眉飞色舞地唠叨这句话。我在感叹,由衷地赞美。我已经完全地屈服于自己这种不可救药、喜怒形于色的性格了。佛说:既然不可避免冷,你就接受你的冷;既然不可避免热,你就享受你的热。不过,我之所以这样“失控地絮絮叨叨”,是因为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了“有创造力”所带来的欣喜。我不但推倒了自己曾经的言论:小学教学不可能有什么创造可言。而且对工作,对生活我又有了更新的,更健康的认识:工作即生活。工作与生活的品质如何,都缘于我们对它的思考进行得如何。我常常因为怀疑自己不够…  相似文献   

5.
一离开了汉语的基本性质去进行汉语研究,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汉语具有哪些语法范畴,这是决定于带有民族特点的汉语本身,而不决定于它种语言都有哪些语法范畴。忽略了这一点,汉语研究就不可避免地将会同它种语言进行比附,面对汉语中的一些独特的语言现象,作出并不符合于汉语规律的任意性的解释。在汉语研究中,到目前为止可以这样说:词这个语言单位,以及词类的区别,句子成分的划分,单句和复句的界限等等问题,还没有一个解决得比较理想。这就不能不使我们怀疑,是不是我们对汉  相似文献   

6.
在关于洛克观念来源理论的问题上,长期以来我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洛克把一切知识的来源——经验——分为两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部分,即感觉与反省。所谓感觉就是指外部事物对人的感官的刺激;而反省则是经验的另一组成部分,它不是以外界事物为对象,也不是由外界事物的作用引起的。因此,洛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二元论者,他没有把“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这一原则贯彻到底。我以为,这是值得讨论的。首先,洛克的观念来源理论是对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具体论证和发展。马克思认为:“霍布斯把根培的学说系统化了,但他没有更详尽地论证培根关于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洛克在他论人类理性的起源的著作中,论证  相似文献   

7.
随感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有这样一句话:“英雄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击败。”初见这句话时,有些疑惑,只觉得这句话很有哲理,却又说不出什么来。什么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我不知道。总以为英雄只是以某方面来说的,在另一方面,他可能只是个小卒。就拿二战后的日本和德国来说吧。他们都是从战败的烽火中重建,居然有了仅次于美苏的经济成就,甚至让世人怀疑:到底是谁打输了二次大战?撇开其他的,就这点而言,日德某种程度中也称得上英雄。但是二战中,日本对其周边国家,尤其是我们中国的迫害,德国对犹太人惨无人道的待遇,都是令人发指的。尤其是日本,它…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可以学到知识。”这是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今天的这件事,使我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中午,我和爸爸在家中打乒乓球。突然,我一个闪扣,爸爸招架不及,只听“哐当”一声,球不偏不倚地落在球桌旁边的一个玻璃杯中。我笑着说:“爸爸,又输一球!”边说边走过去,拿起杯子,用手扣住杯口,准备把球倒出来。“慢着!”爸爸突然一喊,把我吓了一跳。爸爸走到我身边,神秘地说:“该我露一手了。儿子,你能不能不借助任何工具,把乒乓球从玻璃杯里吹出来?”“吹出来?”我惊奇地瞪大了眼,怀疑爸爸是不是输红了眼胡乱出题,竟出这种小儿科…  相似文献   

9.
4月30号才发现陈星20号发来的邮件,让我准备一份艺术自述,1500字以上的,想想自己离艺术还那么那么遥远,所以写起来就很难为情。不过"探索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艺术"这句话倒是鼓励了我。1500字是不是多了点?我喜欢一页里面也没有多少字的感觉。想说,就像我的画,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繁杂的场面,也都简单,一小束折枝,越简单越美好,越简单越快乐,越简单越容易给人幻想。手指头在键盘上蹭来  相似文献   

10.
添字游戏     
第一次批《生物能力培养》,心情一下灰到了极点,课堂上那一张张充满活力、亲切可爱的笑脸变得“可恶”了——摆在我眼前的是一本本“狂草”,一个班级能找出十多本字写得像样的就谢天谢地了。我甚至怀疑课堂上他们对生物的喜欢是不是真的。我在下一节课上点名批评,可被批评的人太多了。大家一个个都不疼不痒。这时我真的佩服前人的总结概括能力。那就是“法不治众”。  相似文献   

11.
一山昙花     
张晓风 《可乐》2008,(6):24-24
太多的停靠,总想有所收获,慢车的脚步不再从容。"你们来晚了!"我老是听到这句话。旅行世界各地。总有热心朋友跑来告诉你这句话。于是,我知道.如果去年就来,可以赶上一场60年来仅见的瑞雪;如果一个月前来,丁香花开如一片香海;或者十天以前来,有  相似文献   

12.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创设的“培根计划”,经过400多年的历史发展,已经日益暴露其不合理性,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以至现代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风险社会”或者“灾难社会”。反思几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以来自然科技理性的“两面性”,总结“培根计划”的是非功过,创新文化观念,进而为“社会技术”走向历史前台创造条件,已经成为21世纪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3.
语录     
《源流》2008,(12)
如果现在仍然有人怀疑在美国是不是真的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怀疑我们开国之父们的梦想是否还留存在这片土地上,怀疑美国民主的力量,今夜,你们将得到答案。——新当选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4日晚在家乡芝加哥发表胜选感言。  相似文献   

14.
当代知识论越来越重视认知价值的研究,但从认知价值角度去重新思考传统怀疑主义问题的研究却很少。历史上的怀疑主义者既认为我们无法拥有任何知识,又主张我们应该悬置判断。因此,他们不仅预设了一个高的知识标准,而且预设了一个价值标准:任何达不到知识标准的认知状态都是没有认知价值的。但这个价值标准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即使无法达到怀疑主义者所设定的知识标准,也不必悬置判断。假设怀疑主义者认为我们无法拥有任何知识,同时认可“有些达不到知识标准的认知状态也有认知价值”,那么怀疑主义就没有很大的威胁性,因为即使我们无法获取知识,也可以获得具有认知价值的东西,取得认知进步。此外,摩尔主义、语境主义、溯因主义这几种对怀疑主义的主要回应是否成功,最终都依赖于对认知价值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摩罗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12):I0018-I0018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巴尔蒙特的这句话,自从我第一次读到它,就几乎一天也没有忘记过。诗人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伤害的人一样,如此诚挚、欣喜、宁静地歌颂着大地、阳光和人欢马叫、喧腾不息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为了成功,我曾试了不下上千次,可就是不见成效。”你相信这句话是真的吗?别说他们没试过上百次,甚至于有没有十次都颇令人怀疑。或许有些人曾试过八次、九次,乃至于十次,但因为不见成效,结果就放弃了再试的念头。  相似文献   

17.
怀疑“怒发冲冠”《满江红》词的作者,说它可能是赝品的,自余嘉锡教授所作《四库提要辨证二十三卷》始。对词的本身余氏认为“无破绽可言”,只强调不见于岳珂所编《鄂王家集》,不见于宋元人著录。疑之,而仍同意其“于世道人心深为有裨”。以为“疑之,而其词不因我而废,听其流传可矣”。国人因其只有消极方面的怀疑,并没有不是岳飞作的确切的实证,所以对这首词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18.
“顾客是上帝。”这句话一直只是句空话。但如今的数字市场却让这句话成为了现实。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将更加紧密。这种结合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就是知识转化,即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任何一项科技成果在其产生之后若不及时、有意识地推广应用,就不能发挥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作用。所以,加速知识转化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吕国忱先生的《知识转化论》就呼应了这样的时代背景,以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提出知识转化这一时代性课题的重要意义。该书思路清晰,…  相似文献   

20.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一句誉满全球的名言。每当人们提到它,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到近代科学之父弗兰西斯·培根,因为他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出了这一名言,所以人们也就自然地把这一名言的发明权归属于他了。然而,在世界历史上,最早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并不是英国的培根,而是我国东汉时代的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他在其名著《论衡》中的《效力篇》里,早就对知识就是力量进行了论证,并且明确地提出了“人有知学则有力矣”的光辉论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