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本文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入手,说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着重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优化产业结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规模经济、加强科学管理和减轻就业压力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存在剩余价值 ,这不只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笔者通过考察剩余价值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属性 ,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存在剩余价值。肯定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存在 ,有利于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论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何永贵,何航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战略也从以速度为主转变为以效益为主,即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个是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个是...  相似文献   

4.
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若干问题的探讨欧阳仁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为实现跨世纪的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要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实现我国“九五”计划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目标,即从传统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需从科技教育着手。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深入探讨经济增长方式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长期实行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剩余价值在其历史发展中相继地采取了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基本剩余价值的直接表现形式。基本剩余价值是在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尚未产生或产而复失的历史场合中必须生产的,也是在实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场合中,被它们凸现出来并使它们赖以产生的具有原先既定性,或扩张基础性和增长本体性的剩余价值形式。基本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相始终,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基本实现。它和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在质和量及其历史形态上的差异,使剩余价值成为一个比较经济范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经济发展战略,不仅要求经济工作者学习和掌握市场经济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而且要求就够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如何积极推进这两个转变,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目前人们尤为关注  相似文献   

10.
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以剩余价值最初的具体表现形式——利润为突破口 ,从利润、利息、地租等具体形态中抽象出了剩余价值一般 ,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随着时代的发展 ,马克思当年建立的剩余价值理论中 ,那些反映资本主义经济特性的具体内容 ,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特殊 ;而那些揭示商品经济运行、资本运行等规律的内容 ,则被历史性地凸显出来 ,成为商品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的一般规律 ,并适用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因而又表现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特殊。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价格改革深化韦伟(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九五”时期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全会认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一般经济规律有:节约规律、科技进步规律、按比例规律、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规律。其中,节约规律是最基本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主要是应节约规律的要求,因为粗放型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增长便遇到了一系列的矛盾,不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这种转变,便违背了社会一般经济规律特别是节约规律的要求。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是国家垄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它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又产生了超级国家垄断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使上述几个一般经济规律都不能实现。把传统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社会一般经济规律的要求。故社会一般经济规律是“两个转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18年改革的基础上,认清改革中的难点,抓住改革的突破口,加大改革的步伐,缩短旧体制转变为新体制的过渡时期,尽早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完成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前提,也是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剩余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的最重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石。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主要论述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导致学界许多学者误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经济范畴。确定社会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的有无,区别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异同,探寻创造最大劳动剩余价值的途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本文从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眼,探讨转变过程中需要理顺的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认清起点抓住重点实现转变张晖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对未来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战略性安排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实现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今后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经济体制的转变,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  相似文献   

18.
着眼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新形势,立足桂西盘阳河流域长寿带的长寿资源优势,根据世界市场对绿色长寿食品的旺盛需求,提出开发长寿资源,把长寿食品、保健品、药品的生产建设成盘阳河流域扶贫支柱产品。并从历史经验和市场竞争视角,论证了实现这一扶贫新思路的可行性及其基础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须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本文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我国的历史实践出发,分析了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和障碍,并相应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和取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的更大发展有赖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要实现这两个转变,主要应当立足于推进深层改革,实现全面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实现两个转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