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伦理思想是从实际的物质生产关系中产生的 ,并对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产生反作用。十一世纪中叶的思想家李觏从实际物质利益出发阐明道德的起源 ,并力倡功利主义 ,强调平土、均田 ,注重生民的物质利益 ,其思想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 ,对今天的经济生活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觏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思想家,在李觏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经济思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李觏非常重视土地问题,土地思想是李觏经济思想的核心。针对当时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引起的社会危害,李觏也提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看法。他的土地思想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从分配角度分析,主张平土均田。后期主要从生产角度批判土地兼并。李觏提出了"平土均田"、"井田制"、"农业劳动力"、"尽地力、广垦辟"、"限田"等抑制土地兼并,发展农业,保护农民利益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李觏十分注重生民实际经济利益,关心万民物质经济生活。他特别注意研究经济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以及人们衣食住各种问题。因此,在李觏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经济思想尤为丰富、精彩,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全面介绍和评价李觏的一系列经济主张,即他根据《周礼》的理财思想和经济制度所提出的富民利民、平土均田、薄赋轻役、重农抑商等经济思想,并阐发其丰富内容、深刻蕴义、进步作用、历史贡献以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觏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思想家,在李觏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经济思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李觏非常重视土地问题,土地思想是李觏经济思想的核心。针对当时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引起的社会危害,李觏也提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看法。他的土地思想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从分配角度分析,主张平土均田。后期主要从生产角度批判土地兼并。李觏提出了"平土均田"、"井田制"、"农业劳动力"、"尽地力、广垦辟"、"限田"等抑制土地兼并,发展农业,保护农民利益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李觏(公元1009——1059年)是我国北宋中期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和进步倾向的思想家.他既是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的积极拥护者,又是王安石所推行的“熙宁新法”的思想先驱者.他的思想在当时和对以后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北宋中期,赵宋王朝,已由开国初期的小康局面而陷入了“积贫积弱”的颓势.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化,因此使当权的统治者无法摆脱内忧外患的惨境. 面对当时的政治危机,一些有识之士和开明的思想家,则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觏根据《周礼》的理财思想和经济制度,结合北宋中期社会现实,在农业、财政、商业等方面分别提出平土均田、去冗抑末、理财富国、薄赋轻役、反对工商过多等经济思想主张。他的经济思想具有深刻的蕴义与进步作用,以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朱熹道义论的过分关注,使其经济伦理思想不能彰显.旷世大儒朱熹以"理"为核心建构了宏大伦理体系,进而以"理"为经济活动最高指导伦理原则,以"仁、义、礼、智、信"为经济活动的具体准则构建了他的经济伦理思想.朱熹经济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经济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觏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先驱者,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在家乡著述讲学期间,创作了大量描绘当地自然风光、吟咏性情的诗歌,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生态环境状况,同时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山川风物的亲近和爱赏,具有浓郁的生态意味.不仅如此,李觏万物同源、惜生爱物的哲学生态观及其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物与"情怀,均与现代生态伦理精神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9.
"和为贵"的思想在我国产生和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政治结构、社会形势、经济模式和文化习惯下,这种思想会有所差异.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和为贵"的传统伦理思想已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精神等各个领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支配人们思想、行为的强大精神支柱.本文欲讨论和研究的即就是"和为贵"和传统伦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所产生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觏的儒学思想是以礼为中心,他的人性论或性情论是从属于其礼论的。在李觏24岁时所作的《礼论》中,为了论证乐、刑、政是“礼之三支”,仁、义、智、信是“礼之别名”,他持性三品说的观点,这可以说是其人性论的大致倾向。但李觏的人性论有其理论上的不确定性,甚至有一些前后矛盾。在他30岁以后的思想中,为了论证圣人之道不是“以道强人”,则是“因其有而品节之”,“唯礼为能顺人情”,性善或情善的思想成为其性情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宋学中,李觏的性情论处于新儒学理论建构的初始阶段,这类似于郭店楚简的性情论在先秦儒学中的地位。文章将李觏的性情论与郭店楚简的性情论作了比较,指出二者在理论上有相似之处,而且都带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1.
当代生命科学技术活动不仅是一种物质性实践,而且还可以视为一场开拓性的社会伦理试验,这一试验时间虽短,但出现了一些新的伦理向度,即从境界伦理到境遇伦理、从个体伦理到集体伦理、从区域伦理到全球伦理等。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既是社会的一员,又是家庭的一员,出了学校后还将从事某种职业.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的生存发展强烈关注的深沉的生命意识,因而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就必然以人的现实存在为逻辑起点,而人的现实存在只有通过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这双重关系才能获得完整的解读。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从而决定了伦理学理论形态的逻辑进程表现为从原始伦理阶段发展到人际伦理阶段,再从人际伦理阶段过渡到生态伦理阶段。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德教育是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公德教育既要遵循一般规律,又要追求教育方式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道德教育的实施方面,应该把理论与实践,显性与睁陛,内化与外化等结合起来,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德性研究在西方成为伦理学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德性伦理的角度,在概括西方德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德性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以及学者们提出的相关论点,指出了我国德性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问题,对环境危机的解决是人类能否走出生存困境的关键。发展伦理学克服了传统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的不足之处,突破了传统人道主义对人性的理解,实现了从个体意识向类意识的转变、从绝对主体意识向有限主体意识的转变、从享乐意识向生存意识的转变、从现世意识向未来意识的转变。发展伦理学的伦理性质是为了有规范的人的生存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人的发展"应当是为了有规范、有节制、有约束的人类整体的发展;应当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是为了人类生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工程技术与伦理具有内在的关联,工程技术蕴含、渗透着伦理因素,离不开道德干预和伦理指导。工程伦理学关注的问题虽然很多,但技术伦理问题始终是工程伦理学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其核心范畴。同时,技术伦理范畴本身意味着人,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要对自己的技术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因而责任伦理是技术伦理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环境美德伦理学是从美德伦理视角研究环境伦理,是环境伦理学的新兴视域。环境伦理学在规范伦理学向度建构的困境和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复兴方面提出了环境美德伦理学问题;环境美德伦理学的主题是"美德与自然",中西方伦理学有一定的思想资源;美德统摄并反映人的存在,环境美德反映人在生态之维的存在,并且共同体孕育人的美德,故而环境美德是反应人的生态存在并由生态共同体生活孕育的美德;根据拓展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路径,环境美德的德目包括敬畏、仁爱、简朴、节约、平等、公正、责任等。乡土教育和日常生活批判中进行环境美德教育是培育具有环境美德人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管理与伦理结合:管理学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伦理受到国际管理学术界的关注已是不争的事实。企业伦理的提出和应用,内在地要求管理与伦理结合。管理与伦理结合是传统管理所忽略的,至少可以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这一要求势必给管理学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概括起来说,管理与伦理结合的研究包含三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各自有丰富内涵的研究课题:管理伦理、伦理管理和借助于伦理进行管理。对这些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将使管理与伦理的结合落到实处,而且将形成新的重要的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20.
作为在全球范围内已然具有广泛共识的可持续发展观,并未在实践层面得到彻底贯彻。伦理学的证明在道德上为可持续发展可以提供有力的伦理辩护,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具有现实意义的伦理基础。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证明和辩护可以在生态伦理和代际伦理这两个维度及其统一性上来展开。把代际伦理仅仅作为生态伦理的一个方面和环节,是有缺陷的。如果说生态伦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伦理维度,那么代际伦理则仍然是人与人的伦理维度,但与传统人与人的伦理维度已经有了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