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媒体的品牌战略,其核心内容是以新兴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全方位地策划、塑造、经营媒体品牌;以先进的整合营销理论,多元化、立体化地营销和管理媒体品牌.新环境下我国媒体品牌发展的新战略是互动、整合与集团化.  相似文献   

2.
在融媒体背景下,中小型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文化与品牌实现了迅速、广泛传播,这对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融媒体所具有的价值,使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得到保障,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经济效益得到提升,文章以抖音自媒体平台为例,分析了融媒体背景下中小企业文化品牌传播的实践,旨在全面提升企业品牌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致力于打造具有商业价值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3.
作为政府、媒体或研究单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名牌带动战略:一是如何支持所在区域内的企业品牌塑造、维护;二是将区域本身作为品牌来塑造、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个人媒体(博客、播客、维客、RSS、公民新闻网等)的崛起,导致了"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新闻传播再也不是媒体公司和专业记者自上而下的"广播"过程,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受众、编辑、记者等一起互动的自下而上的"网播"过程."公众参与式新闻"的出现将人类推入到一个传播的平民化时代."自媒体"不但将重新塑造网络媒体,也将变革整个传统媒体.作为强有力的传播新锐,"自媒体"在媒介生态方面所展现出的强大影响力,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传播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能否成功地塑造品牌是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物流品牌塑造的起点在于明晰构成品牌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对于品牌本身的影响力度。物流企业品牌包含若干要素,实证资料显示品牌理念、服务质量、内外部沟通和服务价值是影响物流企业品牌塑造的关键要素,通过AHP法可以为关键要素赋值,并由此产生明确品牌理念、提升服务质量和完善品牌沟通的具体品牌塑造策略。  相似文献   

6.
彭兰 《江淮论坛》2012,(2):154-158
随着微博在中国的普及,媒体记者对微博的应用也不断深入,这是专业媒体迎接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一个开端。对于媒体来说,记者微博作为专业媒体进入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一个试验田,承担着与公民新闻的全方位对接、体验社会化媒体传播特性以及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中"占位"的功能。而对于微博平台来说,记者微博则扮演着新闻的直播平台、新闻线索的集结地、新闻的延展空间、网络评论的激发器以及信息流向与流量的调节阀的角色。记者微博要成为微博平台中的关键节点,需要在新闻信息的验证、碎片信息的整合、专业形象的塑造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此外,代表个人还是代表媒体,为个人行为负责还是为媒体声誉负责,也成为记者微博需要把握的一种特殊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以《人民日报》为例探析媒体融合视域下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在媒体融合视域下,《人民日报》推动媒体融合向移动化、微平台转型,提升移动传播力;应用互联网思维,推动语态创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技术,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信息产品;树立一体化发展观念,塑造品牌合力,传播主流声音。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更趋向内容主流化、深度融合化、社交个性化、影响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一些人与媒体无关或媒体自身发展并不需要但却依托媒体的经济实力或社会影响力谋生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媒体自身的健康发展.寄生现象分为游离层、松散层、紧密层、核心层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表现为:假冒记者,敲诈勒索;"稿件制作工厂",骗取稿酬;所谓自由撰稿人,追求稿件见报率以获得稿费,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编造假新闻;通讯员搞有偿新闻,招聘人员以记者身份谋取不当利益,还有的传统媒体行政人员缺乏敬业精神而勉为其难.解决媒体寄生问题,就必须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感、社会责任感,深化媒体管理机制、人事制度改革,让寄生者"无从下嘴".  相似文献   

9.
媒体的人格化特征,既包括媒体的普适性特征,又包含不同种类媒体的个性化特征,它使媒体之间相区别.区域性主流媒体要能承担起社会责任,塑造良好社会形象,获得自身长远发展,需要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强化美好的人格化特征,同时凸显其个性化特征.本文从人格化特征这一视角,研究同质化竞争下媒体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和个性化发展空间,探讨区域性主流媒体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提升媒体品质,实现有效传播,扩大媒体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外开放软环境对河南省经济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它的主体多元性为传播学视角的引入提供了可能性.传统外交模式下河南省对外开放软环境现状存在着明显不足.公共外交在主体、对象、形式、效果、影响方式等方面的优势为新形势下河南省对外开放软环境的塑造提供了诸多契机.各个主体的职责十分清晰:政府主导塑造全方位的政策法制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文化界、宗教界一些NGO、NPO以及高校等主导塑造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媒体主导塑造充满正能量的舆论环境;普通大众主导塑造诚信及道德规范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