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唐五代士子文化心态的嬗变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国赋 《学术研究》2003,(3):121-124
唐五代小说散发着浓郁的主观色彩 ,透过小说文本 ,可以触摸到作家微妙而复杂的创作心理。有唐一代 ,士子的文化心态存在着嬗变的轨迹。从小说作品来看 ,初、盛唐时期 ,士子表现出乐观、自信、自豪的心态 ;到了中、晚唐 ,归隐心态、怀旧心态、空幻心态以及避祸心态在小说作品中有充分体现 ;唐末五代 ,文士希冀侠义之士扶持正义、铲除邪恶 ,于是小说中的侠客形象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做了12年班主任工作,我深感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要使班级班风正,学风好;要使学生进步快,成绩好,必须注重班级阳光心态的建设与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心态即心理状态,分为积极的心态(又叫阳光心态)和消极的心态。阳光心态是一种鞭策自己、战胜自己的良好心理素质。阳光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它像花苗,孕育着生命之花绽放的希望;它像雨露,能使生命之树郁郁葱葱;它像净化剂,能使人的心灵展翅高飞。它使人看到的是事物好的一面,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保持进取的旺盛斗志。消极的心态则反之,它是一种使人意志消沉,破罐破摔,不思进取的不好的心理…  相似文献   

3.
社会心态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社会心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消极的社会心态会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增加社会风险和加大社会管理难度。公共权力运作不规范是消极社会心态产生的政治原因;财富分配不公是消极社会心态产生的经济原因;价值观多元与冲突是消极社会心态产生的文化原因;社会结构不合理是消极社会心态产生的社会原因。通过情感护理、媒体引导、行政矫正、法律援助、制度引领、自我调节等手段来合力调适。  相似文献   

4.
完整的心态是禅境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禅认为完整的心态不是生命的外来而是生命的本来,不是虚幻的现象而是最高本体。完整的心态人人所具有,但又是众生所难以实现的,这是因为人之心为外物所污染所分裂,生命的完整心态境界变成分裂的心态结构;更因人之禅心为尘心所蒙蔽,真实的自我为虚幻的自我所障碍。禅要拯救众生,不是拯救其生命的皮肉而是拯救其生命和心态;拯救什么样的心态呢?就是要在纷纭骚乱的尘劳里,把被分裂了的心态升华到完整的境界,寻求真实的生命,实现本来的自我。什么是禅?禅就是无分别的完整的心态境界  相似文献   

5.
平城之战是汉匈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对汉初民众心态影响极大。此后,时人在讨论匈奴问题时经常提及此事。受社会情境、时人心态影响,在近百年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关于平城之战的传言。司马迁在记述平城之战时,受自身价值观及时代局限性影响,不自觉地采信了一些传言,从而造成《史记》关于平城之战记载疑点颇多。  相似文献   

6.
作家的创作心态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纵深切入曹植当时的心灵世界,在观照其雄心壮志与命运多舛交相冲突引发的忧郁痛苦之心态定格中,揭析了曹植从诗文及其彼岸世界中寻求寄托的心机理念。作者隐喻了这样一条结论苦难正是造成文学家之大体验和大表现的精神动力与创作福祉。曹植的创作心态极大地影响和成全了他作为一位杰出的心灵独白之诗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作家心态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家心态,是指作家在某一时期、或创作某一作品时的心理状态,是作家的人生观、创作动机、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多种心理因素交汇融合的产物。从主导倾向来看,本世纪的中国作家,主要表现为政治型、人文型与超然型三种心态,但因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具体作家的心态又是复杂的,往往表现出矛盾性与多面性。文学作品的成功,必须以自由与真诚为有效的心态保障,而在本世纪,却有这样三种心态影响了文学事业的发展,即政治禁忌心态、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与宗派心态。就文学创作而言,只有设法排除这些非文学心态的干扰,才能写出成功之作;从研究来看,也只有注重从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家的复杂心态,才能将作家恢复到有着整体生命状态的个人予以观照,才能使文学研究更为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和改革开放的巨变,撞击着人们的心扉,引起了社会心态的动荡和不安。社会心态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古人有训: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社会心态的涉及面既然如此之广,说明它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课题,我们有必要从哲学层次来做一番探究。一、社会心态的界定和依据正因为社会心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所以,近年来,社会心态的概念频繁地出现于报刊杂  相似文献   

9.
庾信入北后的持节愿望、乡关之思、隐遁之念等心态有时通过种种繁富的动植物意象的运用含蓄表达出来,这是其后期之作呈现出幽冷蕴藉的美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与成功者相比 ,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心态之分。以积极的心态与成功者相比 ,就是比起点 ,树立信心 ;比素质 ,提高自我 ;比付出 ,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11.
朱子注《论语·泰伯》有言"盖骄者吝之枝叶,吝者骄之本根".这句话中的骄与吝各是什么,两者是如何相因的,以及骄与吝背后的支撑又是什么?在坚实的文献基础上,依循传统学术的进路,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吝是心态,骄是形表;吝是内,骄是外.骄吝的前提是自是、自宝,而自是、自宝却又来自于一个私己之我.私己之我在内,则为吝之心态;私己之我在外,则为骄之形表.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文化心态演变中的有序重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协同学”和“耗散结构”理论审度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的运动演化 ,会发现有一种内在本质的联系 ,即社会文化心态系统内各个要素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机制 ,在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的条件下 ,能够进行自组织 ,使某些要素的变化得到强化、得到抑制 ,从而改善、理顺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使之趋于有序化。社会文化心态演化发展的这种无序———重组———有序的规律性 ,称为有序重组规律。掌握这一规律 ,对加速和优化新的社会文化心态系统的建立 ,将会最有效发挥社会文化心态的正值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前社会心态正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学界也从多种视角对之展开研究,但在基本概念上还是失之含糊。通过拈出意义与情感的维度,我们可以从总体上对社会心态予以诊断,特别是对"心态秩序危机"展开分析。危机产生的直接根源在于基本共识、集体情感及道义调节的缺失,但更为深层的缘由,则是终极现实塌陷和社会结构紧张。化解社会心态问题的出路,还在结构正义,即各类资源分配的正义和利益冲突解决的正义。而在此基础上,社会学应当如何研究一般的精神世界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悲怨、孤愤,熔铸了一系列重要的文人文学母 题,探讨悲怨文学,实际上也就是在以一个特 定角度探讨文人心态史的流程。可以说,以此为题,是知难而上的,题中自有之义就是把一 些具体的文学母题的探讨,上升到文人惯常心态,以及这种心态的历史特点、及其与文化互 动关系的范畴,从而直逼文人心态的文化特征。徐子方《千载孤愤——中国悲怨文学的生命 透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是在中西方文化思潮异同的广阔视野上,进行这一论述 的,因而融汇了众多具体的文学母题,又不尚空谈。该书凡五章,首章概述;次论情、怨愁之情、生命与阻…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先辈在社交礼仪的文化活动中,早已植入"雅"与"礼"的审美意识,然礼教式审美之文化心态也抑制了我国古代艺术文化之生成。在反观以舞相属之历史命运、观其审美礼仪之变迁轨迹后,应正确思辨东方艺术之文化礼仪。  相似文献   

16.
西南地区立体式近代交通运输网络之形成,推进着该地区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以及价值观念与社会心态之变迁,扩大了城市的开放度。然囿于战争、管理、投资诸因素的制约,此一时期的交通建设与城市近代化未能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之关系。  相似文献   

17.
明代北京长城因其文化特点而带来了审美评价上的难度和特殊意义。北京长城与明代北京审美文化的关系是长城美学评价的认识基点,其中包括长城与明代帝王心态、北京世人心态和幽燕自然、人文风气的关系。北京长城的简约、厚重、变化、豪迈、悲剧、想象之美分别体现其审美文化的不同层面。  相似文献   

18.
方拱乾系清初诗坛一别具认识意义之重要诗人 ,其罹科场案、遭流放至极北后之心态吐露于后人辨认清初这一层面知识分子之精神状况特备典型。同时 ,其诗歌理论倾向及创作实绩也均不俗 ,可于诗史踞一席地  相似文献   

19.
宋徽宗即位不久就实施了严酷的崇宁党禁,使徽宗朝诗人心态普遍趋于内敛,绝大多数沉沦下僚,有的布衣终身,有的遁入空门,还有一些虽曾微官,又多有黜贬经历。徽宗朝诗人的这种境遇、心态又直接影响了他们诗歌的主题——反复咏叹不遇之感、羁旅情怀、隐遁思想、高士节操。  相似文献   

20.
宣寄情志联类已身──两汉骚体赋与文人不遇心态马正学关于两汉骚体赋,古今论者已多有研究,本文试就两汉骚体赋予屈骚言志精神之承沿及其所折射的两汉文人的心态作一粗浅考察。王逸在《楚辞章句·九思序》中说:自屈原终没之后,忠臣介士游览学者读《离骚》、《九章》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