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乡一体化问题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戈 《学习与探索》2005,(4):188-190
城乡一体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必然结果。城乡一体化的灵魂在于城乡的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要实现城乡空间布局的高度融合、功能结构的高度互补、生态环境高度协调、基础设施高度共享、人口流动的高度畅通、政治文化的平等和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必须搞好城乡一体化规划,发挥城乡两个优势,优化环境,加快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应对当下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效应及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财政政策是应对当下金融危机重要的政策手段,如何针对财政政策发挥功能的特性来选择有效的财政政策加以实施,是目前急需研究的议题。为此,以当下金融危机的特点及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特征来确定财政政策的功能和取向,进而对具体实施的财政政策加以选择,是研究财政政策应对金融危机必须涉及的几项关键性内容。  相似文献   

3.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的必经阶段.中国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快速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的同时,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政府充分认识到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意义,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增长导向导致二元结构出现了削弱--强化的多次反复.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必须破除二元经济结构,为此要建构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服装制造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服装制造业销售水平、投资和消费水平、就业水平都有影响和冲击.应扩大内需,进行产品创新,加速服装产业升级,品牌建设以及产品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的逻辑及其社会后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立平 《社会》2009,29(2):1-29
目前中国的经济问题,从表面看来,是在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发生的,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一场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转不过去而形成的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原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只是引发并加速了正在酝酿中的中国的生产过剩危机。因此,美国的问题不一定是中国的问题。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更具有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的特点。这是我们分析中国在这次危机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前提,而对经济危机产生的社会后果的讨论,也必须建立在这一前提的基础之上。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表现在实体经济的层面及其该问题向社会层面的传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利用经济危机的机会,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从生活必需品时代顺利转型到耐用消费品时代创造条件;同时进行社会安全网络的建设,形成可以隔绝或减缓经济危机向社会层面传导的过滤机制。  相似文献   

6.
受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经济遭受冲击,由金融市场动荡演变为一场金融危机,并导致经济衰退。俄罗斯金融危机的演变与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国际资本流动、国内经济金融结构的失衡等因素高度相关。由于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恶劣的国际经济环境,俄罗斯此次金融危机可能要比1998年的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更深。但另一方面,如今俄罗斯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而且政府采取的多轮一揽子反危机措施也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轨迹、特征与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帆 《学习与探索》2007,(6):123-130
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反差指数和二元对比系数等指标进行测度,可以将1952年以来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划分为1952—1970年、1970—1984年、1984—1993年、1993—1997年、1997—2001年、2001—2004年共六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化存在多次反复波动和迂回,其特点主要有纵向上的演进性,横向上的滞后性和空间上的差异性三个方面。特别是,这种转化正处在"倒U型曲线"的跨越拐点阶段。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相对迟缓性,以致在资源配置、农业发展和收入分配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中国应制定更有效的公共政策,以降低交易费、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分工演进,从而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获取经济继续发展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源于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从危机传导和影响来看,美国主要因金融机构和汽车业等破产和重组引起内需下降导致经济下滑,日本则因汽车等制造业对外出口急剧减少引起的外需大幅度下降造成经济衰退,而且其衰退程度排在了G7集团之首.而严重依赖外需,尤其是出口地区集中,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成为日本经济下滑的主要因素,再次暴露了日本固有的外需主导型经济结构的弊端,说明了日本内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仍未实现.今后日本应逐步提振内需,构筑外需为内需服务,内外并重的、具有弹性的新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非政府组织是现代社会四大主体之一,在以政府主导的计划体制中具有过渡调节、协助和监督的重要作用;在以企业主导的市场机制中具有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缓冲作用;在非政府组织主导的社会机制中越来越显示出社会治理的历史趋势性和优越性。在这次金融危机应对中,国际非政府组织积极行动,密切配合,正在发挥出政府、企业和普通民众不可替代的管理和治理作用,并日益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及其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不断加深, 日本经济也开始出现了衰退.对此, 日本政府积极采取了危机应对政策.日本银行也认为为了稳定金融市场,持续不断地积极地提供资金是非常重要的.在积极推行一般对策的基础上, 日本银行陆续出台了一些非传统措施, 以支持企业融资和金融机构贷款.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 日本经济曾陷于"资产负债表"衰退,在应对此次危机时,为防止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应该借鉴泡沫经济留下的经验遗产,认真思考危机应对政策的效果与成本.  相似文献   

11.
李君安 《创新》2009,3(1):95-9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引起世界的金融动荡不安,让世界经济走向低迷,对我国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南宁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面对这一形势,南宁市应采取积极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扩大内需、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加强舆论引导、刺激消费等合理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孙艳晓 《创新》2010,4(4):56-59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困境,经济困境的发生又引发了政治效应,引起了全球的政治洗牌。在这场政治洗牌中,中国应当稳住阵脚,展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魅力,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全球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孟东梅 《创新》2010,4(3):11-13
2008年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虽然没有使东盟成为重灾区,不过却有可能促使东盟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做出新的调整,这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发展,并达到一个"战略互信"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4.
陆桢 《创新》2011,5(2):10-12,20,126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越南经济带来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出口下滑,为此,越南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措施,其关注点在保持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上。由于措施得力,越南在2009年和2010年上半段经济表现良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率。综观越南的反危机方案,规模大和对工商企业的扶植大是两大主要特征。越南应充分利用危机的"倒逼"机制,解决长期困扰的通胀、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之间失衡的难题,实现结构性调整,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兆林 《创新》2009,3(1):92-94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造成较为严重的冲击,南宁市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波动。通过运用GM(1,1)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可知:近期南宁市房地产市场供给量将呈现稳中有增趋势,长远来看全市房地产市场供给量增加是必然的;而市场需求量近期将呈现下降趋势,长远来看全市房地产刚性需求是巨大的。为此政府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营销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煜鸿 《创新》2009,3(10):46-48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从营销的角度提出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论农民工在金融危机下的弹性就业应对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松  邢成举 《创新》2010,4(4):111-114,119
从长时段的生命历程来看,农民工会依循年龄的层级不断变换工种,直至最后回村务农,这意味着村庄在同一时间点通过农民的年龄分层构成了并存的"外出流"与"返乡流"。在宏观经济下行时,年龄处于返乡期的农民工提前回村,而当经济回暖时,他们中的一部分又会到城市寻找工作。在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循环中,不同年龄段的村民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形成了动态的分工,乡村社会呈现出富有弹性的就业格局,从而在经济波动中具备了一定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与中国崛起的历史机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下世界正在经受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势必造成一些困难,但我们在积极应对危机可能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应该看到这场金融危机也为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提供了机遇.如此判断的基础在于:中国经历的30年改革开放,为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积累了经济、科技、文化等"软硬实力",而这场爆发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动摇了目前的世界秩序,因此建构一个新秩序的要求对一些新兴大国来说一定会有机遇.中国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经济、科技、发展战略和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姜琳琳 《学术交流》2005,(2):116-119
美国上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短期利率急剧上升,导致金融危机,其采取的对策是降低利率,美国实行《金融机构改革、复兴与振兴法案》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良法案》后,金融监管的调整和变化及处理金融危机的经验,对我国金融改革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