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执政党直接执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为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各级领导班子就必须具有快速应变的能力。只有党的负责人直接执政,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在政党政治条件下,政党的执政有一个合法性的问题。一个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是这个执政党取得执政地位和赖以继续执政的基本条件。所谓的执  相似文献   

3.
高新民 《领导广角》2002,(10):19-21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作用突吕地体现为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社会发展方向,体现为对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不同利益、意志进行协调.取得对社会政治资源的最佳配置,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这种配置过程,实质上就是政治协调与沟通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党在执政条件下经常面临且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贯穿于党执政兴国的全部实践之中。党实现领导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过程。科学的领导方式,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条件。邓小平同志认为,共产党应该通过什么方式、什么手段来实现党的领导,是一个关系到能不能实现党的领导的关键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自觉地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制度,转变领导方式,健全组织制度,调整组织机构,认真研究和解决自身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党…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党长期执政的能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然要谈民主:不管是党内还是党外.也都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到了民主身上。放眼今日之世界,任何一个想长期执政的政党.民主这道门槛,想绕是绕不过去的,必须过。对于已经执政了半个多世纪并将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怎样通过民主这一关,日程越来越紧迫。前不久,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确定当前和今后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坚持民主执政的执政党。这是一个新的历史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靳晓雯 《决策与信息》2011,(12):104-105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主要从加强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健全领导体制和建立完善的权力监督体制这三方面来论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从而使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成为带领人民群众获得幸福生活的服务型政党。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执政党的领导水平、执政能力、执政方式,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冷战结束以来,在西方多党制浪潮的冲击下,许多国家长期执政的政党在实行多党制后,丧失政权,有的还土崩瓦解。而新加坡虽然也实行多党制,但其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却能克服来自国内外的种种困难,在政坛上处于无人匹敌的优势地位。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新加坡独立以来,一直是该国的执政党。2001年底,人民行动党在竞选提名日因为没有遇到对手而轻松取得议会多数议席,第十度蝉联执政。该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在治党治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强化党内建设、巩固社会基础、加强执政地位的一些典型做法,值得深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游劝荣 《领导文萃》2008,(14):15-18
(一)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选择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在自觉认识、认同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的基础上。以前赴后继的牺牲,用生命和鲜血作为“选票”.对中国共产党表达了支持和拥护。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和维持其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摆在了全党面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适应世界文明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潮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  相似文献   

10.
杨雪冬 《决策》2012,(6):17
利益是观念的土壤,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会背离整个组织的信念。因此,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执政者看似顺口而出,实则意由心生的理念,看到这些理念在社会公众中产生的负面回应。在最近上海市委换届选举中,俞正声提出要着力推进执政方式的现代化。执政方式的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执政理念的改造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决定了执政者如何审视自己所处的历史地位,存在的理由,自己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尤其是执政者的理念与社会民众理念的衔接与叠合。所谓民心向背,实际上就是社会民众在观念上对执政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宣告成立,到1949年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开始在全国执政,迄今已经67个春秋。时代风云变幻,无论是世界的形势,还是中国的社会,都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党员队伍在壮大,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面临的使命和任务也不同。但不论有多大风浪,多少曲折,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长期执政呢?  相似文献   

12.
法国社会党是法国主要执政党和议会第一大党,自1981 年以来的22年中,法国社会党有15年在国民议会占多数,联合执政;有14年在政府占多数,担任总统。在法国历史上, 社会党还是第一次参政、执政这么长时间,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思考。一、“党要回归民众”,加强与党外合作组织、社会公众的联系法国社会党提出“党要回归民众”,要求自己的党务干部不要总坐在办公室里,而要经常到社区里,到人群集中的场所体察民情,同时宣传自己的政策主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报告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抓住了执政党建设的关键,阐明了执政党建设的目的和归宿,推动了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 一、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化了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关键问题。在党的各种能力中,执政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执政党必须着力建设的核心能力。执掌国家政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执政相对应,执政所需要的也必然是一个复杂的能力系统。政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政党取得执政地位,进而巩  相似文献   

14.
选举是民主政治条件下执政党取得和保持其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期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崭新课题。 包括县乡选举在内的我国选举制度发展是渐进的不断完善的,并且正在进步中,各地出现的变革创新,需要有关方面的及时总结和规范。 基层人大代表选举,迫切需要从制度设计和运行本身进行完善,还原人大代表应有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现县乡人大代表民主选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也是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与现代性是一体的。现代化是过程的表现,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结果。西方的现代化只是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有自己的现代化特色,其中党的执政方式也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党的执政方式也表现为多方面的现代化要素,并呈现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党的执政方式的人本化、科学化、科技化、民主化、法治化、制度化、理性化、仁德化、能力化、行动化。各种现代化要素有机统一能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现代化与现代性的统一体,并且具有鲜明的中国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正>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的时候,坊间流传过一个段子,大意是说奥巴马发表就职演说之后,美国各个州都召开大会传达奥巴马"重要讲话"精神,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师生员工也纷纷表示拥护之类。当然,笑话终归只是笑话。但是笑话背后提出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思考:就职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为什么在他们国家不需要层层开会,逐级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党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进行历史考察,可以看到以往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的特征:政治化特征、政策化特征、封闭化特征。新时期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就必须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体制、执政体制和政治体制、执政体制和政党体制、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是掌握国家政治领导权并负责组织政府的党。要达到执政的目标,执政党确定和采用恰当的科学的执政方式至关重要。历史告诉我们,即使是共产党,即使是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和纲领很明确的共产党,如果不与时俱进,确立一种科学的执政体制和机制,党也会变质,也会丧失生命力和创造力,也会因失去人民的支持而最终失败。 所谓执政方式,就是执政党为支配和影响政权而建立的一整套体制和机制,是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的配置、运行、制约所采取的总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王江雨 《领导文萃》2013,(16):34-36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得以在民主选举的基本框架下长期执政,其秘密何在?依笔者的观察,行动党能维持一党长期执政的局面,和它自创立以来就采取的某些亦正亦邪的立场、态度和方法是分不开的。秘诀之一是以交付业绩为中心,唯此为大,为此目的采取一切务实手段,包括去意识形态化。新加坡刚被迫从马来西亚分离出来之时,如李光耀所说,我们眼前困难重重,生存机会渺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创新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执政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无论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还是政治文明建设和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无论是经济全球化和世贸规则的强制要求,还是国际政治多极化、国家治理民主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强力影响,无论是执政几十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还是当前对提高执政能力的强力诉求,都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理论视野”栏目刊发的这篇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