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如何看待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成分,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成分,提出当代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成分的形成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在分析了正在形成的当代资产阶级与老牌资产阶级的异同后,本文提出为什么要确认当代中国有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成分并对共产党如何"领导"新生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成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民主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发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一个政治口号 ,它曾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当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兴起后 ,民主理论就成了西方资产阶级用来镇压革命、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工具。因此 ,揭露和批判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理论 ,是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战线上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3.
孔斯坦与孙中山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对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分别提出了君 主立宪和民权主义的政治主张,但孔斯坦的君主立宪思想受到当时法国及西欧其他资本主义 国家的普遍欢迎,而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却陷入了历史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孙昊 《理论界》2002,(5):76-77
1.新型知识分子的出现新型知识分子就是在传统知识分子分化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大致在19世纪80、90年代伴随民族危机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出现。首先,作为新型知识分子阶级基础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初步发展。19世纪6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已经开始出现,到了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有了20余家,80年代后逐渐增多,到1894年民族资本企业达到130余家,资本总额约为2300多万银元。成长起来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压迫和整缚,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呼唤着本阶级代言人的出现。其次,新型知识分子适应资产阶级的要求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决议或宣言,以及瞿秋白、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毛泽东等人这一时期的论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认识的渐进过程和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认为中外资产阶级没有区别,到逐渐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初步发展及其特点,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内部结构、在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对革命的基本态度,国民革命的领导者应该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等等问题上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曾经被资产阶级用以欺骗人民的民主问题,现在又被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用来蛊惑人心。因而,有必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一些根本问题。 从历史上看,世界上存在着两种较完备的民主制度,即资产阶级民主与无产阶级民主,也即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这两种民主制都是有明显阶级性的。资产阶级民主作为  相似文献   

7.
清末 ,为了救亡图存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两个派别———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都提出了各自的宪政主张。其中 ,资产阶级立宪派的宪政主张主要体现在他们与清廷的分歧上 ,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宪政主张则主要体现在对君主立宪主张的根本否定上。在这两种宪政主张中 ,都有十分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 ,原因是民族危机的驱使、对清廷失去信任和迫切的精英参政意识  相似文献   

8.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揭示了资本主义民主虚伪的特征,马克思、恩格斯也多次批判了早期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但在现实社会中却呈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平等与政治上民主并存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剥削关系形成了一种权力关系,这种特定的经济形式下所决定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关系与资本主义所宣称的政治平等并行不悖。而且,这种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通过民主制的意识形态机器不断强化,使社会主体扮演着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面对资本主义社会所形成的结构性权力压迫,列宁的阶级理论对于整合社会不同抗争群体,戳穿资本主义民主幻象,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分配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形成了其独特而深刻的分配正义理论。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权利”的过程中构建起来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产阶级权利”存在的根本原因。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按劳分配中仍然存在“资产阶级权利”,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施按需分配,才能够真正超越“资产阶级权利”。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揭示了分配由生产决定的重要观点,主张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可以为大数据时代中国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一段时期里,资产阶级自由化在我国已成为有一定市场的社会思潮,并已产生了恶劣影响。在政治上,“自由化”的提倡者把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描绘成地球上最美好的民主制度,把社会主义民主说成是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畸形早产儿”,它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因而,他们公开主张,把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收藏起来,学习西方,补好资本主义民主的课,只有这样,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会富强起来。然而,实际情況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1.
舒毅彪 《学术论坛》2012,35(2):13-17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进行过深刻的批判。批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把资产阶级利益抽象化、普遍化的虚假性;批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民主、自由等统治手段极力美化,维护其正常统治秩序的虚假性;批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以"和平演变"等手段淡化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观念的虚假性。吸收其精髓可以为新时期抵御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和颜色革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正在新的水平上展开探讨,这对于研究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对于研究近代政治史、经济史乃至整个近代史,都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我国这样一个大国中,要在总体上科学地把握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状况,就必须加强地域性研究。武汉是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较大的近代工商业城市,清代末年,武汉的工商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居第二位,仅次于上海。弄清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状况,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界对全球化理论的种类不加区分,实际情况是存在三种全球化理论。第一种是纯资产阶级的全球化理论,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政治学中的超越民族国家论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界要员的主张和言论可作典型。第二种是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世界历史理论。第三种是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现实和理论表示不满的世界体系理论,代表者有华勒斯坦、布罗代尔等人。本文所谈的全球化理论是第一种。全球化理论产生于西方,这一事实注定要给它带来根本性影响。这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它以全球为分析单元,必然会涉及到非西方国家、民族的历…  相似文献   

14.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发展轨迹●任灵兰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它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和挽救民族危机这一爱国主题而来的,但由于宣传者的阶级特性和思想局限性,西方民主思想引入中国后却表现为“民权”、“民主”两种不同的思想。从资产阶...  相似文献   

15.
民主社会主义把以民主的方法建立自由的新社会,达到整个社会的平等、自由和民主,视作自己的奋斗目标。然而,资本主义社会不民主、不平等的各种现实表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劳动阶级的一切权利的获得,一切歧视现象的消除,最终取决于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基本的社会权利”、给予绝大多数人的“平等”、“自由”,只是作为显示和标榜其社会制度“优越”的饰品。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的种种实践,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不民主的现实。  相似文献   

16.
新政学系是体制内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政治派系,他们主持的南京国民政府外交政策对中国现代政治产生一定影响.无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讲信修睦"的外交理念与实践,还是抗战前对日政策向"抵抗外交"方向靠拢,抑或抗战胜利前后保持中国主权完整的中苏外交谈判,一方面体现南京国民政府的精神意志,另一方面体现资产阶级自由派政治主张中外交理念的独立性.儒家文化是新政学系的重要思想来源,虽然黄郛、张群、王世杰具体的外交政策与实践不尽一致,但都能够以民族国家为重,是资产阶级自由派有别于霸权主义和投降主义的民族本位主义中间道路在外交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德国和日本:从上改革,形成君主立宪国 德国在近代从上改革君主专制体制,形成了君主有很大实权的区别于英国虚君议会制另一种二元制君主立宪国。 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较之英国、法国为晚。自1815年以来,组成包括34个封建君主国的德意志邦联,没有松散的邦联议会。到19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民迫切要求消除封建专制与分裂状态,实现民主共和与民族统一。这时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以德国工人为主的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已于1847年6月建立。1848年3月,普鲁士等邦爆发人民起义,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立宪议会选举。马克思、恩格斯率领共产主义者同盟从国外回国参加革命斗争。5月在菜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市召开国民议会,主张君主立宪制的地主资产阶级代表占多数,拥护民主共和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时期,喷涌出一股强大的爱国思潮,激荡着人心,鼓舞着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民主共和舍生忘死,英勇赴敌。毛泽东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思潮,既植根于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又反映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特点。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实行武装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建立保证资本主义发展的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19.
论清末地方自治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洋务运动促进及甲午战争刺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个大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不断增多,民族资本主义资金力量逐渐雄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在经济上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思想、阶级意识上,亦开始有了成熟的表现。这便是对本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有了更为切身的感受,对在发展过程中所遭受的国内封建统治阶级与外国侵略者的双重压制、排挤、欺辱、盘剥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因此,关于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如何争取一定的政治地位,如何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宋丽丹 《南方论刊》2005,1(12):7-10
第三条道路的兴起反映了全球化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巨大冲击和影响。第三条道路本质上是对民主社会主义革命性的终结、对改良主义的复兴,第三条道路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它只是资产阶级社会改良主义的最新形式。而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才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